乳腺癌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的疗效分析
2018-01-29吴晓丽
吴晓丽
乳腺癌是乳腺导管上皮异常增生性疾病,是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乳腺癌的局部病灶变化情况在不同的患者中差异很大,有的生长多年,变化不大,有的生长迅速[1]。对乳腺癌的诊断一般先行影像学检查,如有怀疑再进行病理切片检查确诊,目前手术仍然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是临床上对I、II期乳腺癌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2]。随着目前乳腺癌发病越来越年轻化,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尽量保留乳房正常组织,减少手术破坏,尤其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能够采取保乳手术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3]。现对我院收乳腺癌患者40例,对保乳手术治疗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0例,均为I、II期的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9~56岁,平均年龄(43.5±3.5)岁。所有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保乳手术组和改良根治术组各20例,其中保乳手术组,年龄29~55岁,平均年龄(42.5±2.5)岁;术前分期I期9例,II期11例;病理类型:导管癌14例,乳头状癌4例,髓样癌2例。改良根治术组,年龄29~56岁,平均年龄(43.0±3.8)岁。术前分期I期8例,II期12例;病理类型:导管癌13例,乳头状癌5例,髓样癌2例。两组患者年龄、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改良根治术组采用Auchincloss术,保留胸大、小肌,清扫腋窝淋巴结,保留腋上组淋巴结。保乳手术组采取圆状切除术,即原发灶肿瘤采取局部扩大切除,切除肿瘤表面覆盖的皮肤,包括肿瘤周围1~2 cm正常乳腺组织及相应的胸肌筋膜。腋淋巴结清除不小于改良根治术清扫范围。标本分别送病理检查,以了解淋巴结转移情况明确分期,指导术后内分泌治疗,判定预后,术后辅以放疗、化疗。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引流量进行观察,对患者术后满意情况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各指标进行比较,改良根治术组20例,平均出血量(70.3±11.8)ml,手术时间(89.6±11.5)min,住院时间平均(17.2±10.5)d,平均引流量(551±82)ml;保乳手术组20例,平均出血量(36.2±8.5)ml,手术时间(60.8±10.5)min,住院时间平均(12.8±1.5)d,平均引流量(345±52)ml;保乳手术组手术期间出血量和平均引流量少于改良根治术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改良根治术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保乳手术组术后出现皮下积液2例无坏死皮瓣发生;改良根治术组出现皮瓣坏死1例,皮下积液3例。术后美容效果保乳手术组患者满意者18例,满意率达90.0%。改良根治术组满意3例,满意率仅为15.0%。保乳手术组优于改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渐增高,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位居首位[4-5]。早期乳腺癌包括小叶原位癌、导管内癌、仅有基底膜点状侵犯的早期浸润癌以及肿块最大直径≤0.5 cm的乳腺癌[6],手术治疗10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7-8]。目前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的目的是要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组织及转移的淋巴结,保留正常组织和功能,以挽救患者生命为最高指导目标。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术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手术方式,主要采用同时对胸大肌及胸小肌给予保留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式[9-10]。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手术是乳腺癌外科治疗理念和方法的重大转变[11]。
本研究中,保乳手术组手术期平均出血量及平均引流量低于改良根治术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较改良组时间短,两组患者手术期间各指标进行比较,保乳手术组优于改良根治术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者术后对乳房的美容效果,患者术后满意度情况来看,保乳手术组满意率达90%,而改良根治术患者满意率仅为1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现代乳腺癌的外科治疗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切除范围由小到扩大,又从扩大切除到缩小切除范围的一个发展过程,随着人们对乳腺癌认识的不断提高,临床发现早期乳腺癌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对临床上较早期乳腺癌,采用改良根治术和保留乳房手术方式患者术后生存率相同[12]。但保留乳房术后患者的美容效果和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且并发症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