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ICC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2018-01-29马莉娟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7期
关键词:渗液置管病症

马莉娟

(西安电力中心医院脑病科,陕西 西安 710032)

PICC属于临床上一种常用技术,主要适用于需要长期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例如需要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等,PICC技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上的应用得到较多患者的认可,通过加强治疗过程中的不良病症预防护理,能够有效控制不良病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1]。本次从2016年的6月到2017年的8月这个时间段中取材并开展研究,所选取患者接受PICC治疗,综合分析与患者相关的各项资料,研究PICC治疗中的护理对策,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6年的6月到2017年的8月这个时间段中取材并开展本次研究,所选取PICC患者总计24例,其中男性患者18人,女性患者6人,患者的年龄都位于15岁以上、85岁以下,平均值为58岁。患例类型:肝癌脑转移1例,脑出血1例,尿路感染1例,脑梗塞1例,电击伤后植物状态1例,植物状态1例,脑出血后遗症2例,脑梗死16例,这些患者均接受PICC治疗,患者的导管的置入深度在45厘米以上、55厘米以下,导管的置入时间均在20天以上,364天以下,导管置入时间的平均值为198天。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做好术前准备后开展置管手术,患者选取平卧位,手臂展开与身体成90度角,然后从选择好的穿刺点入手,使用碘伏以及酒精进行皮肤表面消毒,由具有导管穿刺植入资质人员进行操作,穿刺患者的皮肤组织血管出现回血时,左手将针头固定右手则开始送管,导管进入腋窝部位时,让患者将头部转向穿刺上肢方向,并尽量向锁骨靠近,避免导管插入颈静脉中,然后继续送入导管,直至达到预定长度为止,然后将穿刺针拔出,修剪导管并使用敷贴固定穿刺部位完成置管手术。

1.2.2 护理方法

(1)术前护理 大量的研究显示,癌症患者较多方面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其中心理领域的需求最为严重,因此PICC患者的治疗中应当加强心理护理,置入导管前通过给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讲,帮助患者认识置管操作的整个流程以及每个操作的作用,清楚置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适反应,从而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增加患者的沟通交流,与患者之间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将自己的专业素质以及专业知识展示出来,取得患者的信任,让其相信自己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从而在行动上积极配合治疗工作。患者家属方面也要做好心理护理,及时将患者的基本情况告知患者家属,让患者家属不要担心,认真听从护理人员以及医师的嘱咐。最后需要测量患者的静脉长度,确定穿刺位置以及穿刺血管,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2)术后护理 置管结束后及时将手术情况告知患者,让患者不要担心,并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感,如果存在强烈的不适感,需要及时与护理人员或者医师取得联系,由专业的医师进行病情分析并制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进行处理。患者的档案资料上也要认真进行记录包括患者的手术时间、穿刺部位以及导管置入深度等,还要适时测量患者的体温等生命指标,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避免感染事件的发生。患者需要输液治疗时应当先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导管冲洗,敷贴定期更换,穿刺后,前三天容易出现渗血渗液,根据渗血渗液情况,随时进行敷料更换,由于夏天天气炎热患者爱出汗、皮肤易潮湿所以我们每三天进行一次导管维护,冬天每六天进行一次导管维护,出现任何感染情况如皮肤潮湿、贴膜脱落等需要直接更换,更换敷贴的过程中需要动作轻柔,避免撕扯。穿刺点出现红肿以及脓性分泌物现象时,需要使用生理盐水棉球进行擦拭,碘伏进行消毒[2-3]。

(3)并发症

整个治疗过程中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病症,其中包括2例穿刺点渗血渗液患者、1例静脉炎患者以及1例静脉血栓患者。穿刺点渗血渗液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患者躁动因素、上肢过于频点愈合繁的活动,影响穿刺。对于出现穿刺点渗血患者我们给予压迫止血,教育患者适当限制置管侧手臂活动。采取了置管前了解患者血常规、凝血时间等,仔细评估血管,置管侧手臂避免提重物,置管后密切观察24小时的预防措施。静脉炎发生的原因有置管过程中损伤血管内膜、静脉瓣、药物刺激血管内膜、导管材质过硬、导管固定不良。处理措施给予抬高患肢,在肿胀部位给予湿热敷,进行导管维护及治疗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并采取了妥善固定导管、提高穿刺水平、选择合适的导管,缓解患者紧张情绪的预防措施。

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采取了行PICC置管前,对患者进行评估,分析形成血栓的危险性;行PICC置管后,应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红肿,及时发现进行处理,正确冲封管;做好护理记录,尤其要记录臂围,置管后前三天每天测量臂围一次,如发现臂围增加立即寻找原因进行处理;置管后做好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平时的体位对于PICC的影响等,加强对护工及家属的培训,使其了解PICC的日常护理等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4)健康教育

置换24小时内如实向护士反应身体及肢体情况,如穿刺点有少量渗血属于正常现象,告知患者不要紧张,若穿刺点持续出血不止,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穿刺后第一天减少肢体活动,有利于穿刺点愈合,第二天估计患者握拳松拳,也可以握小球,可帮助建立侧肢循环。

穿刺肢体避免长时间下垂,平时穿衣服避免过紧,洗澡时不要把敷料贴弄湿,对于皮肤过敏者可以选用抗过敏敷料贴进行更换。

患者带着导管出院回家后,需要每周回医院一到两次进行导管情况调查,维护导管的正常功能,还可以通过电话咨询的方式询问导管问题,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到当地的医院进行检查维护。

2 结 果

查阅与所选取患者相关的各个方面资料,发现治疗过程中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并发症,其中包括2例穿刺点渗血患者、1例静脉炎患者以及1例静脉血栓患者,这些患者出现不良病症后均及时发现并制定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进行处理,上述不良病症均得到有效解决,患者治疗效果较好。

3 讨 论

PICC临床上属于一种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较好的治疗方法,为需要长期治疗的肿瘤患者以及静脉穿刺困难者,开辟了一个静脉通道,不仅减轻了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而且直接将化疗药物通过静脉通道送入患者身体内的大静脉中,化疗药物得到稀释,对血管以及血管周围组织的损伤明显减轻。

PICC落实后,肿瘤患者的输液治疗有了新的路径,患者所承受的疼痛感明显减轻,其治疗依从性也得到有效改善,能够在行动上积极配合治疗工作,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PICC虽然操作较为方面,而且安全性较高,但是在治疗过程中穿刺点以及导管会出现不良病症,影响其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上需要掌握出现不良病症的原因,并加强不良病症的预防护理,控制不良病症的发生。本次从2016年的6月到2017年的8月这个时间段中取材并开展本次研究,所选取PICC患者总计24例,查阅与这些患者相关的各个方面数据,在患者的治疗中加强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健康宣教,帮助患者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让患者能够在治疗过程中尽量避开各种危险因素,正确合理的使用导管,全面进行不良病症预防,提高导管的留置时间。整个治疗过程中只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病症,其中包括2例穿刺点渗血、渗液患者、1例静脉炎患者以及1例静脉血栓患者,及时发现并制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进行处理,上述病症均得到有效缓解,没有严重的不良病症出现,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除此之外,PICC的穿刺成功率以及留置时间也明显较长,得到较多患者的认可使用,与外周留置针进行比较出现治疗中断的情况较少,属于一种依赖性更高的通道,应用价值更为显著。

猜你喜欢

渗液置管病症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腹腔引流管管口渗液应对方法的研究进展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自制式弹力绷带在重度水肿患者股静脉拔管后渗出中的应用
青春期病症
PICC穿刺点渗液的护理体会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改良换药法在PICC置管口液体渗漏患者中的应用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不同深静脉临时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