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湿性愈合联合药物干预在癌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相关研究进展

2018-01-29匡剑英谭修琴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7期
关键词:湿性渗液癌性

匡剑英,路 虹,谭修琴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乳腺内科,广东 深圳 518000)

1 癌性伤口的概述

1.1 癌性伤口的概念

癌性伤口是指癌症原发于皮肤局部或其他部位转移至皮肤所致的损伤,是一种无法愈合的伤口, 往往也象征着癌症患者病情的恶化,癌性伤口的发生率为5% ~ 10%,其中62% 发生在乳腺癌[1]。癌性伤口表现为大量渗液、出血、恶臭、疼痛、周围皮肤浸润等[2]。癌性伤口作为一种不能治愈的姑息性伤口,要尽量满足病人要求,通过防治感染、管理渗液、减轻疼痛、防治出血、消除臭味等手段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伤口进展和控制肿瘤的过程中,利用湿性愈合和药物的干预,可以更好的控制渗液和减少感染,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2 癌性伤口的护理进展

癌性伤口在临床研究方面较少,暂时没有形成统一的护理标准,特别是对患者自身如何面对癌性伤口的进展和与家人之间的交流等问题都是值得探讨的。因此,癌性伤口的管理对肿瘤患者的护理,仍具有很大的意义。

2 湿性愈合的概述

湿性愈合疗法[3]在各种创面的治疗及管理中得以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多年的实践证明保持伤口的湿性环境可以增加肉芽组织,使创面缩小,加速伤口的上皮化。同时,湿性的环境无结痂的形成,避免新生肉芽组织的再次机械性损伤,减少出血。各种湿性敷料的应用,可使纤维蛋白及坏死组织有效溶解,减少感染几率。湿润且具有通透性的伤口敷料可加速愈合过程。打开了湿性愈合的大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湿性愈合观念及技术正逐渐被广泛接受和应用,各种敷料的研制、生产与使用,使湿性愈合技术日趋完善,也使个体化的伤口治疗成为可能。

3 湿性愈合联合药物干预在癌性伤口护理的应用

在癌性伤口的进展的各个阶段,会不同程度的出现出血、渗液、感染、疼痛等症状。我们应针对各个症状加用合适的药物进行干预加上湿性愈合的理念,控制感染,并减少以上症状的出现。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减少因以上症状引起的焦虑和自卑。

3.1 伤口管理

3.1.1 创面处理创面处理我们可采用机械性清创和自溶性清创相结合,合理应用冲洗方式及自溶性敷料,患者经济允许的情况下推荐生物酶清创可减少伤口的出血。在换药时我们可采用5%氯化钠溶液预防伤口感染。使用密闭性的敷料,使伤口处于湿性环境中,有利于伤口好转,也可预防频换更换敷料引起的感染。

3.1.2 避免换药出血 ①保持伤口处于湿性的环境和溃疡面适宜的温度,防止在移除敷料时敷料与创面粘连而产生的出血;②评估伤口的出血原因,选择合适的低压冲洗和清创方式,以免造成评估不当引起出血;如出血量过多可用云南白药粉喷洒创面,促进创面凝血,当敷料粘附与创面时,先用生理盐水浸湿敷料以防止对伤口产生损伤而引起出血[4-5]。

3.1.3 恶臭的护理癌性伤口产生的恶臭可能来自于坏死组织,感染或饱和的敷料。我们可通过清洗伤口、清创、控制感染、敷料等方式来减轻和控制异味。也可通过在伤口外加放干茶包,使用空气清净机等方式来降低伤口发出的臭味。

3.1.5 疼痛管理传统换药方法容易使创面脱水,更换时造成再次机械性损伤,患者在换药过程中自感疼痛很明显,所以,换药时应:①避免因换药中的机械性损伤引起的疼痛,对可预见性的疼痛,我们在换药前可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预冲洗后再换药;②对于患者自身肿瘤进展产生的疼痛和伤口破坏真皮层产生的疼痛,我们可选择合适的药物镇痛方法,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三阶梯疗法来控制疼痛。按时用药,用药剂量个体化;③对于疼痛程度的评估,在创面处理过程中我们可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SA)或数字分级法(NR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④对于伤口渗液及恶臭级别低的患者,我们可通过减少更换敷料频率来减轻疼痛。

3.1.6 癌性伤口护理中的美学癌性伤口的外观通常比较恐怖,伤口的位置常常也是在患者比较尴尬的位置[6-7],例如乳房、生殖器或比较明显的头面部,使患者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痛苦。因此,适当的敷料包扎遮盖会使外观得到改善,使病人的自尊得到维护、情绪得到缓解。

4 小 结

综上所述,专业护理的介入会在癌性伤口的护理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认同度。肿瘤患者在积极控制自身肿瘤的同时,对癌性伤口的认识与护理应更加的理性和重视。湿性愈合发展至今,已在癌性伤口的护理进展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在癌性伤口的创面处理、控制渗液、控制出血,恶臭的控制及疼痛的管理等各个环节合理的进行药物的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值得我们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湿性渗液癌性
腹腔引流管管口渗液应对方法的研究进展
自制式弹力绷带在重度水肿患者股静脉拔管后渗出中的应用
湿性愈合法在慢性伤口愈合护理中的运用分析
糖尿病并发足部感染的伤口评估及湿性换药护理探析
补气养血通脉饮辅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观察
PICC穿刺点渗液的护理体会
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磁共振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筛查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改良换药法在PICC置管口液体渗漏患者中的应用
湿性敷料用于感染伤口换药的效果观察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