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同组提高肝胆外科护理质量

2018-01-29——李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8年3期
关键词:同组责任制医护

——李 伟

当前,临床工作对护理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1]。医护同组责任制护理模式提升了护士积极性,增加了医护合作协调性,使得护患关系更加融洽[2]。医护同组责任制通过建立护理制度,由医护合作组对其分管的患者进行24小时不间断整体护理[3]。近年来,医护同组模式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并起到了积极作用[4-5]。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在实施医护同组后,护理整体效果明显改善,满意度大幅提升。

1 资料与方法

以该院肝胆外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7年6月采用医护同组护理管理模式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1)住院天数≥5天;(2)年龄33岁~65岁;(3)无手术禁忌症;(4)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不符合纳入标准;(2)合并有心、脑、肺功能衰竭;(3)合并有其他恶性肿瘤;(4)精神功能障碍;(5)听视力障碍;(6)不配合完成相关评分项目。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

观察组一般情况:男29例,女16例;年龄35岁~62岁,平均43.7±6.3岁;疾病种类:胆囊结石15例,胆囊炎10例,胆管结石5例,胆管炎9例,肝细胞癌6例。对照组一般情况:男27例,女18例;年龄33岁~65岁,平均44.1±7.5岁;疾病种类:胆囊结石18例,胆囊炎12例,胆管结石3例,胆管炎7例,肝细胞癌5例。两组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医护同组责任制管理模式

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由护士进行“一对多”广泛护理,常规入院宣教,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给予心理、饮食及体位护理。护理人员遵医嘱实施药物干预、治疗手段和康复方案。各班护理常规交接工作,周一到周五常规上班,周六、周日由值班护士完成常规护理任务。观察组实行医护同组责任制模式,具体如下:

2.1 转变传统护理理念

通过培训学习,转化护理理念。由科主任、护士长带头,所有医护人员主动学习医护同组新理念,转变观念,明确意义,积极动员,达成共识。

2.2 医护合作

在常规护理路径基础上建立医护合作。通过医疗+护理的协作模式进行医护分组,实施病区责任制,实现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一体化医疗护理。

2.3 建立医护同组小组

2.3.1 制度建立 分别建立科主任—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的三级责任制度,以掌握并监控肝胆外科患者病况。通过小组指导,实时处理病情。

2.3.2 小组建立 护士长根据床位数及护理人员结构,将病区护士分为2个~3个小组,每个小组包括护理组长1名,责任护士3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3名。

2.3.3 小组职责及排班情况 护理组长由临床工作5年以上的护师及主管护师担任,分管3张~5张病床,责任护士由临床工作3年以上护理人员担任,分管3张~5张病床,每个护理小组分管12张~18张病床。护士长根据护理工作采取弹性排班法,可随时调整。具体安排如下:护理组长上白班,设置两个早班,1个巡回班,1个办公班,中班、夜班各1个。护士长提前1周排列班次,周六、周日进行小组全面交接,并让患者知晓。若出现脱岗现象,实行追究责任制。

2.4 诊疗方式

责任护士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病情、病史等基本状况;医生进行诊治工作,并制定诊疗方案,责任护士全程参与。护理组长带领责任护士随同医疗小组进行晨查房。首先,责任护士报告患者夜间病情变化情况及护理工作,护理组长补充评价,对存在问题给出指导说明,同时对疑点问题进行现场探讨。其次,主管医生报告最新病况,布置下一步诊疗工作,现场解答咨询问题。最后,由医疗组长对患者后期诊疗、护理、检查、康复等计划作出安排及修正。

查房结束后,医疗组长及护士长根据各医护小组分管患者病况进行重点讨论,整理分析,结合新诊疗方案,进行护理工作整体讨论与安排。各组全部组员全程参与。责任护士制定具体护理计划。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程治疗及护理由同组医护人员整体负责。

2.5 细化护理操作方法

(1)生命体征检测。护士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记录,术后24小时内实施30分钟记录1次,之后实施每6小时~8小时记录1次,实时观察患者神志及术后伤口红肿、渗液情况,并及时向同组医生汇报解决。(2)管道管理。对病房各种管道标记固定,实时监控管道是否存在挤压、扭曲、引流不畅、脱落等问题,尿道消毒每日两次,及时更换尿袋,引流量超过100ml/日时,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并及时拔出引流管。(3)宣教护理。责任护士术前术后进行健康宣教,对患者的体位、饮食等随时观察,患者出院前评估患者病情恢复效果,制定详细的后期护理方案,让家属熟悉后办理出院,后期随访提醒复查,巩固效果。

3 应用效果

分析护理前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6]的评分情况,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指征(如下床时间、进食、排气、住院时间,感染、胆漏、胆道出血、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机抽取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名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质量评分。护士长依据《护理服务质量量表》[7]评定护理质量,分半信度为0.783,Cronbach’s α系数为0.787~0.921,结果可信。该量表包括病区管理、服务态度、护士工作能力、护士形象、健康教育等5个维度,共计20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进行评定,每个维度分值范围均为0分~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护理服务质量越好。

采用NHP量表[8]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分为6个维度,分别为躯体活动、社会生活、疼痛、精力、情感反应、睡眠,每个维度分值范围均为0分~100分,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差。对抽取的20名医护人员以及所有患者(出院前)进行满意度调查,分为满意与不满意,满意度=满意的人数/总人数×100%。选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医护同组责任制的应用降低了患者焦虑及抑制程度,舒缓了患者心理压力。

两组患者临床指征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指征(如下床时间、进食、排气、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说明医护同组护理模式改善了患者临床指征,提高了医护对不良反应的预判及处理能力。

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评分情况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干预后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医护同组责任制模式优于常规护理模式。

两种护理方案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显示,干预后两组NHP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医护同组通过明确护理责任对象,增加了医护融合度,主动发挥了小组优势,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

患者出院前,对患者、护士、医生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满意度(48.9%)高于对照组(28.9%);观察组护士满意度(60.0%)高于对照组(10%)(P<0.05);观察组医生满意度(70%)高于对照组(20%),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分析与讨论

4.1 提高了护理质量

肝胆外科患者病情发展迅速,且多采取有创性手术治疗,患者对临床护理治疗工作要求较高[9]。医护同组责任制管理模式可打破传统医患、护患格局,重建医、护、患三位一体的新局面[10],增加医生、护士交流,提高医护配合度。医护共同交班、查房,讨论并制定患者治疗方案及护理方法,可实现病区细化管理。增加患者及护理人员对病情的了解,提高护理照看接触频率,丰富护理内容,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和护理质量。

4.2 激发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医护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医嘱由不同班次护理人员执行,使医护患三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沟通障碍,影响诊疗及护理工作进展[11]。成立医护同组责任制小组,医生与护士积极配合,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有利于全面了解患者身体状况,进行准确护理操作。护理人员固定床位,可增进医护交流,获得患者信任,还能提升护理人员自身责任意识,主动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并详细报告主治医师。实行弹性排班方式,依据病情需要随时进行调整,可优化护理资源配置。实行追究责任制有利于护理人员自我约束。护理人员全面参与医生诊疗工作及康复方案的制定,有利于体现护理人员自我价值,调动工作热情,同时也可提升个人工作能力,让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护理。

4.3 提高了医护患多方满意度

医护同组责任制查房有利于促进医护患之间交流,护士可在查房过程中了解患者诊疗方案进展,医生也可在此过程中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恢复情况,患者对医护的熟悉度和信任度提升,有利于提高医生及护士工作质量,促进患者康复,进而有利于提高患者、护士、医生对治疗及护理的满意度。林雪琴等[12]认为,医护同组管理模式有利于医、护、患三者沟通,对降低医疗风险有重要意义。覃美凤等[13]研究发现,责任护士经常参与医生查房或患者病情讨论,可更加了解患者病情,且在与医生沟通时可较为准确地提供医疗数据,降低差错事故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尽管医护同组责任制管理模式的应用取得一定效果,但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外科医生下午多在手术,故医护查房只能在早晨同组,因此在具体临床工作中还需细化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

[1] 郭燕红.把握工作实质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6):381-382.

[2] 覃美凤,梁惠芳,莫喜萍. 医护同步全程服务责任制管理模式在普外病房的应用体会[J].右江民族医学院,2011,3(4):583-585.

[3] 李春梅,胡爱玲,郭珊珊,等.医护合作模式对脊髓损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6,31(2):41-43.

[4] 唐小卓.医护一体化提高危重症患者管理质量[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5,22(5):70-72.

[5] 张朱虹妃.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预后及满意度的影响[J].检验医院与临床,2015,12(20):3099-3100.

[6] 叶瑞繁,耿庆山,陈 剑,等.3种焦虑评定量表在综合医院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3):271-273.

[7] 韩俊林,王润兰,李建华.护理服务质量评价量表的初步研制[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3):12-15.

[8] Tidermark J, Bergström G. Responsiveness of the EuroQol (EQ-5D) and the Nottingham Health Profile (NHP)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s[J].Quality of Life Research, 2007, 16(2):321-330.

[9] 何 吉,尤振兵,田文泽,等.医护一体化护理对食管癌患者焦虑抑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12):2052-2054.

[10] 吴海珍,许 芳,Wu Haizhen,等.医护同组责任制护理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36):4394-4396.

[11] 黄运清,姜广荣,彭俊秋,等.医护同组查房对护士专业素质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3,28(4):8-10.

[12] 林雪琴.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心血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影响[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23(s1):380-381.

[13] 覃美凤,莫喜萍,杨立倩,等.医护同步全程服务责任制管理模式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初步构建[J].护理学杂志,2016,31(6):53-56.

猜你喜欢

同组责任制医护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新知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顺利“首考”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杜润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幕后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