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个幸福的读书人

2018-01-29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李勤燕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林斯基苏霍姆书籍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 李勤燕

几年前我有幸在苏州独墅湖图书馆与在海内外享有盛名的台湾学者林清玄面对面,听他畅谈“文学与人生”。他说:读书就是不断地追求生命的最高境界,不断地触及心灵更深的体验。

听了林老师的讲座,感悟颇深。林老师的成长、成材之路值得我们每个老师反思。林老师从小家里很穷但他非常好学,小学时住在一个离家很远的学校读书。学校人也很少,图书馆也特小,他利用课余时间从图书馆的第一本书开始看,一直看到最后一本书。可以说那个小小的图书馆造就了今天的林老师。由此我又想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话:“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教师只有掌握了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才可能为学生很多方面知识提供机会;才可能及时发现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才可能把所教的学科与其它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可能在重要的学科领域中,达到较高的水平,掌握今后从事工作的真才实学。这正如德国“教师的教师”第斯多惠所说:“谁要是自己还没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为了适应时代的特点,作为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终身学习为目标,让读书成为习惯。这就需要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塌实做起。

首先,要多读书,让读书成为习惯。

据调查:全世界平均每人每年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族人,为64本;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国家是前苏联,为55本;美国现在正在开展平均每年每人读书达50本的计划。而我国的阅读是什么样的状况?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九年期间,学生课外书阅读字数要达到400万字,如果每本书是10万字,九年读书量为40本,平均每人每年读书量不足5本。如果我们再不重视阅读,我们的民族前途和命运就会令人担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要每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河流。”

读书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是通向成功的起点。犹太民族的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在《圣经》上滴一点蜂蜜,让自己的孩子去吻,使其从小就知道书本是甜蜜的。这个崇尚读书的民族,诞生了象马克思、恩格斯、弗洛伊德等一大批让世人瞩目的天才。

学校是读书的场所,真正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读书爱好者。无数教育前辈用实际行动证明:教育的真谛在于“做”而不是“教”。教师的读书习惯会影响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

教师读书既可以保持教学的“源头活水”,保持职业不倦不殆的活力,又可以保持心灵的润泽、灵魂的高尚,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智慧的教师。

读书,使精神高贵而丰富,使生命深刻而辽远。让我们在有限的从教时间内实现自身的无限。今年暑假我认真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书中既有生动的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让我深受感动。

苏霍姆林斯基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我们都知道,要教给学生一滴水,那么自己就应有一桶水,甚至整条河流。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让我记忆犹深: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他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他:“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

我们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才想起去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相关的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篇论文,才趴在电脑前冥思苦想、绞尽脑汁却无从下笔。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读书,不积累,急来“抱佛脚”的后果。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

其次,要广泛涉猎,读“杂”书。

林清玄大师说:我什么书都读,可以叫我杂学家、宽士。所以我懂很多杂学,有时候别人会吓一大跳。

鲁迅先生也曾言:读书如同采蜜,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每一种书都有其营养价值,如同吃菜一样,要荤素搭配,摄入的营养就充分。教师读书也是如此,不要只专注于自己的学科类书籍,要博览群书,比如:数学教师也要多读读文学类作品,语文、英语教师也要读读科学类书籍。对学生也一样,我们应该放手让我们的学生去读书,没有了阅读,孩子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就会过于单纯。

最后,要有选择性的读书,善读书。

我们的时间有限,我们要工作,有这样、那样的事要做,所以我们就应该把时间用在最有用的部分。因为一个人的生命有限,不可能读遍每一本书。所以我们就应该选择性的读书:一是选择性情跟你相映的书。我们跟书都有因缘的,觉得这个书跟我有缘就拿来看。二是选择可以启发你的书。三是选择那些可以使你快乐的书。四是选择那些让你更丰富的书。而有些书,你根本不需要去浪费时间。

如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捧起一套经典,与知识为友,与真理为友,用最静心的阅读,来充实自己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如果每一个中国家庭都能坐拥一壁藏书,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草木虫鱼,大至立身处世,小至人情物理,情的萌动,语的呢喃,灵的呼唤,尽在其中。那么我们的民族将成为一个学习型的民族,一个不老的民族。

作为今天的教师不但要喜欢读书,还要善于读书、能够思辩地读书。倘若教师能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为提升自己而持续不断地读书;倘若教师们都能够边读书,边思考;倘若读书能成为教师的生活的习惯。那么,他们的生活会更充实,人生将就更有意义。

“书香一页,心香一瓣”让读书成为一种乐趣,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平常生活的方式,让书香伴随着整个人生。

猜你喜欢

林斯基苏霍姆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做教师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二)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三)
O.B.苏霍姆林斯卡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