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的真实内涵
2018-01-29陈冬
陈 冬
(闽江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1)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核心价值理念,是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根本准则,是我国社会主导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认为,集体主义就是强调集体利益的优先性以及坚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辩证统一的关系。在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西方各种思潮不断涌入国内,逐渐渗透和侵蚀着人们的思想,对国内人们的价值观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人打着“解放思想”的旗帜,鼓吹西方民主自由,否定集体主义;有些人抛出“民主是以我为主,自由是随心所欲,理想是自我实现,前途是自我设计”的错误论调,[1]把集体主义丢之脑后;有些人滋生了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等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早已过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之风在国内逐步盛行开来。那么,集体主义是否真的已经过时了?
一、集体主义“过时论”的反思
一段时间以来,围绕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的关系问题,一些人持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市场经济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时代,集体主义早已过时,市场经济条件下倡导的不该是集体主义,而应是个人主义。“现在都市场经济了,讲究的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集体主义不是已经过时了吗?”有些人对此提出了疑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还要不要提倡集体主义?”可见,在当前,集体主义遭到了奚落,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消极思想给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个人主义成了一些人眼里所追捧的价值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是该坚持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该问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引发了社会上很多人的争议,也引起了学术界关于此问题的激烈讨论。
1996年10月,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决议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在全体人民中提倡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精神,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2]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集体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2001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中指出:“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3]强调要把集体主义融入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引导广大公民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是国家对公民在基本道德素质的要求。可见,集体主义非但没有过时,反而应大力提倡。
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过时论”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计划经济体制下集体主义的认识存在着误区,使他们错误地理解为就是要求人们大公无私,过于强调集体利益而轻视个人的利益,过于强调个体对集体的义务而忽视集体对个体的义务,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了人们对集体主义的态度和践行。二是集体与个体之间利益发生了变化。市场经济确立了个人作为市场主体的独立地位,使个人有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权利。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影响下,市场经济的盈利性使人们更加关注和追求个人利益的满足,特别是市场激烈的竞争加剧了人们重视追逐个人利益而忽视了集体利益。三是西方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使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追逐个人利益是世人所追捧的价值观,集体主义早已过时。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的内在必然性
在集体主义“过时论”一度兴起的今天,我们要用科学思辨的眼光来看待其“过时论”。同时,要进一步厘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的内在必然性,这是理解和把握集体主义真实内涵所必须打好的基本功。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否定集体主义
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来分析,市场经济与个人主义有密切的联系,但不等同于个人主义。市场经济本身也蕴含着集体主义的价值诉求,它不仅重视经济主体之间相互竞争、优胜劣汰,更强调相互合作,以达到互利互惠的目的。市场经济中的商品买卖,通过在流通过程中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过程中实现其经济利润。可见,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创设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一致的经济前提,在不断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为社会和他人创造了财富和价值。从这个层面来看,市场经济也蕴含有利他主义的成分,不能简单地把市场经济等同于个人主义。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否定集体主义。当前,在我国并不存在与社会主义道德相对立的特殊道德。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在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和道德原则。在当前,个人主义就应取代集体主义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原则。该理解显然是不正确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过去适用,当前在我国仍然适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而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这特征首先体现在它是建立在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上,而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则决定了其必然要以集体主义作为全社会的道德原则和价值导向。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决定了应倡导和弘扬集体主义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则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强调资本家个人利益,为了追逐并获取更多的利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为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基础上;是建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依法治国的政治制度基础之上;是建立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基础上;为我们提倡和弘扬集体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4],不仅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保证劳动者之间公平地享有竞争与合作的平等关系,更注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形成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决定了我们要坚持和弘扬集体主义,强调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3.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的价值选择
当前,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人奉行“金钱至上”的原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纯粹金钱化,用金钱来判断和建立人际交往关系;一些人为了追逐更多的经济利益,或抵挡不住巨额利益的诱惑,无视国家法律,侵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或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权钱交易,侵吞国家资产,为自己谋私利,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不断滋长,这种置国家、集体利益不顾,惟利是图的行为是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所不容许的。在经济利益面前,不同的人呈现出不同的价值观,只有用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体主义来加强引导、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才能在价值观纷繁变幻的当今时代,保持清醒的头脑,划清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界限。只有顾全大局,把个人当作是社会大集体的一员,想问题办事情从集体的全局、长远利益出发,不损人利己,不做危害社会成员的事情;只有将个人的力量拧在集体的一股绳上,齐心协力,才能在社会这个大集体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4.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和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刚建立二十多年,还不是很完善,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人在经济活动中盲目追求自身利益,置社会他人的利益不顾;有些人为了追求一己私利,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有些人崇尚金钱、追求个人利益,导致价值观扭曲、道德败坏等不良现象。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体现,如果这些矛盾和问题没有被得到清晰的认识和重视,没有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那么,发展就容易偏离社会主义的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健康发展除了用行政、法律的手段加以规范之外,还必须要在全社会树立一个必要的价值观来加以规范。只有坚持并弘扬集体主义,用其来规范各种市场行为,调节各种利益关系,使他们都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在法律和道德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同时,而不损害社会集体利益,能自觉做到以社会集体利益为重,这样才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和健康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的真实内涵
传统意义上的集体主义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是国家、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反对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集体利益之上;三是个人利益必须自觉服从于国家、集体利益,当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必要时要求牺牲个人利益。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集体主义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个人利益要绝对、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当前,在保留传统意义上的集体主义基本内涵不变的同时,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并挖掘集体主义的真实内涵,使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能更好地发挥价值引领作用。
1.价值导向:真实集体利益的优先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著作中提到了真实集体的概念,还指出了真实集体与虚假集体的区别。他们认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5]他们所描绘的共同体所代表的就是社会普遍成员的共同利益,这就是真实的集体;另外他们还指出,那种“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5]的集体是虚假的集体,因为它完全排斥和否定个人的利益,一味地强调集体利益至上,个人在集体中只是新的桎梏。从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所提倡和呼吁的是真实的集体,才能代表社会普遍成员的共同利益。传统意义上的集体主义要求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之上,反对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可是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集体是个什么样的集体,是代表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利益的真实集体,还是仅仅代表着极少数人的虚假集体?一直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人们没有注意到真实集体与虚假集体的区别,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动乱期间,有不少人假借集体的名义,要求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必须绝对服从于集体利益,甚至牺牲个人利益。这种做法使得集体成了极少数人特殊利益的代言词,个人正当合理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很大程度上破坏了集体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和谐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集体是否属于真实的集体,而不是简单的个人利益的叠加,也不是与广大人民利益相对立的狭隘的小团体利益。只有坚持真实集体利益的优先性,才能保证集体中社会成员的普遍利益,体现所有社会成员长远、全局的利益,才能保证个人权益得以充分发展,个人创造性和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才能实现个人自由联合,这才是集体主义的真正价值所在。
2.现实基础:个人正当、合理利益的重要性
它指的是个人正当、合理的利益,排除个人不正当的利益。集体主义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努力实现个人正当、合理的利益,为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和条件,要求国家、集体尊重劳动者的个人才能和正当合理的个人利益,不断地调整政策,为其实现提供必要的条件。传统意义上的集体主义往往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表现在道德原则上往往由原来的“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兼顾”到了后来的“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正当、合法利益的实现。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我们党和政府要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的合法权益,为个人坚持集体主义,施展抱负、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必要的条件,使人们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中心内容: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和谐统一性
在真实的集体中,集体与个人利益的辩证关系体现在集体是个人利益的代表,为个人利益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保障;个人要自觉以集体利益为重,自觉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为实现集体利益做出自觉应有的贡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体现得更为明显。脱离了集体利益的个人利益,很容易就变成个人私利,演变为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脱离了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则会使集体异化为虚假的集体,异化为集权主义,实质上是放大的极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是对集体和个人的双重要求,不能简单地认为是集体对个人的道德要求,认为是对个人利益的限制。可见,我们要坚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和谐有机统一,集体和个人都要从各自的角度来重视两者的和谐统一关系,不能简单地选择一方,否定另一方。在当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这种和谐统一性的关系更是为国家和人民所提倡。
4.重要环节: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处理的有条件性
传统意义上的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具有绝对优先性,集体利益总是无条件地优于个人利益。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必然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甚至以牺牲个人利益作为代价。其实,集体利益的优先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反对在任何条件下,都要求压抑、放弃个人利益的错误做法。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冲突时,要突破传统意义上的集体主义所认为的个人利益牺牲的无条件性和必然性。[6]集体主义要求个人利益做出牺牲不是盲目、无条件的,而是理性的,有条件的。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更大程度上来保证个人正当、合理利益的重要性。只有当国家、集体尽了最大努力一时间仍无法满足个人正当利益;或是只有当国家遭遇外敌入侵,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时候,才要求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国家、集体利益,甚至为国家、集体利益做出暂时的、必要的牺牲。但作为集体的一方,应对个人利益的牺牲做出最大程度上的补偿。作为国家、集体利益的代表,应建立适当的补偿机制,尽量地弥补个人利益所遭受到的损失。此外,还应考虑到刚才所阐述的集体是否代表真实的集体以及个人利益是否具有正当合理性,要注意防止集体成为个人谋取私利的代言词。因此,对两者冲突的情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定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真实的冲突。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使这种冲突的处理方式更具人性化。
5.必然要求:不同对象区分的层次性
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所倡导的道德原则是有层次性要求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状况,可以把集体主义分成三个层次:一是把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完全结合,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计报酬,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主要适用于中国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二是自觉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先公后私,先人后己,努力为国家、集体利益尽个人应尽的义务,适用于具有较高社会主义道德素质的人们;三是遵纪守法、顾全大局、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这是对全体社会公民的普遍的道德要求。可见,集体主义是有层次性要求的,公私兼顾、先公后私、大公无私是一个逐步递增的道德要求,也是适用于不同的人群的。[7]然而,对传统的集体主义,人们的普遍理解确是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却没有注意到集体主义道德要求的层次性。作为一个社会所倡导的道德原则,应该能够普遍适用于社会不同层次的人群,而不能一味要求全体社会成员以最高层次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对于一般人来说,只要能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就可以允许。
反思社会上一度泛起的集体主义“过时论”,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集体主义缺乏正确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的真实内涵,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真实集体利益的优先性;二是个人正当、合理利益的重要性;三是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和谐统一性;四是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处理的有条件性;五是不同对象区分的层次性。只有从这五个方面充分把握集体主义的真实内涵,才有助于我们破除对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的错误理解,意识到集体主义并未“过时”,继续坚持并弘扬集体主义,将个人利益融入国家、民族的集体利益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勇于担当、甘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