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人文关怀*

2018-01-29丁子晨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老年痴呆症疾病患者

张 薇,李 婷,丁子晨,尹 梅

(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susan-1992@163.com)

老年痴呆是一种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认知障碍、智力衰退及患者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的临床老年疾病[1]。据2015年老年痴呆报告报道,全世界现约有4600万老年痴呆患者,预计到2050年全世界老年痴呆患者人数将增加到1亿3千万。[2]目前我国老年痴呆患者人数呈持续上升趋势,65岁以上人群老年痴呆患病率为4%~6%,80岁以上患病率为20%。[3]然而在我国针对老年痴呆病的研究却远不及国外,因此,随着社会老龄化的问题日趋严峻,老年痴呆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1 我国老年痴呆患者现状

1.1 高患病率与低就诊率

研究表明,影响老年痴呆病的有:饮食结构与习惯、心理与行为因素、社会环境与工作因素等多种因素,即不健康饮食、无法保证充分的体育锻炼、脑力劳动等都易患老年痴呆病。且老年痴呆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会随之增高,30岁之后即可发病,60岁以上的患者最为常见。据原卫生部2012年公布的老年痴呆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老年痴呆发病率为4.2%左右。[4]面对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逐步增长的趋势,老年痴呆患者的数量也会逐年增加;同时,已有老年痴呆患者的病情发展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高而愈加严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即便我国老年痴呆病高发,但前去医院的就诊率却极低。由于目前疾病相关知识普及度较低造成大多数人无法及时对老年痴呆症进行鉴别,甚至老人已经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早期症状也被家人误认为是年龄所导致的正常现象,从而无法提前对疾病进行预防、预判,及早发现病情,进而延误患者的治疗。

1.2 病程较长与经济负担较重

老年痴呆病为一种较为复杂的慢性精神神经障碍疾病,病因较多,且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均不可逆。疾病目前尚无治愈的方法,即一旦患病仅能凭借医学和非医学手段延缓疾病的发展,且疾病过程可长达十几年,期间患者的人格、个性发生变化,脱离社会日常生活,不易被他人理解,使患者容易产生痛苦、抑郁、孤独的心情,同时由于社会相关福利及支持无法满足患者的长期需求,也加重了患者及其照护者的负担[5]。我国大多数老年痴呆患者的看护是以家居照护模式为主,因此照护者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也极大的影响着患者病情的进展,而患者的照护者所掌握的照护技巧及疾病相关知识大部分来源于书本介绍或与老年痴呆患者直接接触的经验等,缺乏相应系统的培训,无法保证患者的日常护理及生活质量。

由于目前老年痴呆病的治疗药物还未被纳入医保目录,由此导致老年痴呆患者家庭负担的经济压力也相对较大。研究表明,老年痴呆病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在过去的25年内增长了76%。由于患者病程较长,大部分家居照护者需耗费大量时间及精力专职对患者进行照护,但较难得到患者积极的反馈,因此照护者同时也负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少数照护者在看护患者的过程中患有抑郁症。

1.3 疾病难治愈与安全隐患大

由于老年痴呆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活动能力逐渐丧失,极易导致患者疾病出现较高的安全隐患,如:走失、跌倒、误服等情况。社区老年痴呆病人发生走失率高达60%~70%[6],且走失行为的频率也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患者走失不仅对患者自身人身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如易发生交通事故、受伤、感染等,同时也为患者家属造成精神上的痛苦及舆论的压力,无法对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起到积极作用。老年痴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记忆、智力及行为能力等障碍,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如:跌倒、烫伤等。此外,由于老年痴呆患者无法正确表达自身诉求,因此在患病期间还易发生喊叫、打骂人等激越行为,激越行为处置不当也易发生伤人或自伤等严重后果。

2 对老年痴呆患者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2.1 医学精神的本质诉求

人文关怀为医学精神本质的诠释与诉求,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关怀有利于病人疾病的治愈与延缓。因此老年痴呆患者也应与一般患者一样享有自主及被尊重的权利。老年痴呆患者所受疾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限于身体功能方面,如:视觉、听觉、其他感觉等衰退,还包括病痛无法及时正确的表达与诉说,继而使得患者在承受疼痛时,只能靠照护者细致的观察来分辨患者的需求。尤其处于中后期的患者,其在生理上,因其他疾病的治疗十分困难而无法配合医务人员的检查与治疗。同时,患者还承担来自精神层面的影响,如被他人指责埋怨、不被理解的无助、迷茫的痛苦等。由于老年痴呆病的特殊性,加大了就医诊疗及医患沟通的难度,导致医护人员无法准确得知患者的心理需求。因此对于老年痴呆患者,应给予其充分的人文关怀与人权尊重,以延缓其病情发展。

2.2 对医学治疗效果不佳的必要补充

由于我国针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研究起步较晚,相较于国外,我国对疾病的机制、治疗、流行病学统计、人文关怀等研究还远不足够,且目前针对老年痴呆病国内外并未发现其确切的病因且也并无有效的治愈药物及方法。因此,针对患者的治疗,仅凭医学手段治疗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长期需求。为对老年痴呆医学手段治疗效果不佳进行弥补,还需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使痴呆老人在生理及心理上得到应有的照护与关爱,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的家庭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3 给予患者及家属更多的心理支持

老年痴呆患者照护难度较大,目前我国大多数老年痴呆患者均由家属或看护人照护,少数患者由养老院照护。家居照护者在照顾老年痴呆患者时需承担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如:心理、经济、社会等,而国家及社会却无法为照顾者提供足够的帮助与支持,因此照护者极易产生负面情绪。研究发现,照护者在照护过程当中甚至对老年痴呆患者普遍存在虐待倾向。[7]我国现有养老院大多仅能提供针对一般老人的保健服务,不具备接收老年痴呆患者的能力。现有的专业医疗机构当中,也鲜有为老年痴呆患者提供专门的门诊与治疗。因此,我国仍需大力推进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社会支持与服务。此外,良好的社会氛围对老年痴呆患者疾病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能让公众对老年痴呆病有更多的了解,为痴呆患者提供一个宽容、友善的环境,使痴呆患者能够被人们善待、接受。

3 践行对老年痴呆患者人文关怀的路径

3.1 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是保证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前提,老年痴呆病不仅是患者的问题,而且还与社会关系密切。因此,政府应在现有基础上加大对老年痴呆病患者的重视程度及财政投入,规范管理制度,从国家层面提出相关政策,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及卫生保健服务,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如在日本,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十分严峻,因此日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便从国家层面提出了针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福利政策,又先后提出:痴呆老年人对策的综合实施、认知症对策五年计划等不断调整跟完善政策制度,成立专门的看护中心、养老服务机构等,联合保健、卫生等部门为老年痴呆患者提供上门服务、机构日间照料等多项医疗服务,定期举行防治老年痴呆的讲座,极大地推动了保障老年痴呆患者的权益及老年痴呆护理工作的进展。

同时,还应加强非医学干预手段研究。自1980年以来,我国关于老年痴呆症的研究文献数量才逐渐增多,但研究的视角主要侧重于疾病本身,关于疾病的照护、非医学手段等研究较少。相较而言,国外针对该方面的理论及实践研究则更加丰富。美国学者提出了创造性故事疗法,活动引导者通过图片等,来激发老年痴呆患者的创造性思维,使患者充分地与他人进行分享、创造,以期通过该种手段影响并干预患者的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情绪。Norris将怀旧疗法引入老年痴呆治疗中,使患者在照片和音乐等熟悉的音像资料提示下,唤起过去事件和经历并讨论[8],使患者的疾病状况得到改善。

荷兰的霍格威小镇(Hogewey)就是这样一座专门为老年痴呆患者建立的现代化居住小镇,相较于普通传统的疗养院,小镇中的老年痴呆患者生活的更加活跃,并且对于药物治疗的依赖也相对较少。小镇中设立了广场、超市、理发沙龙、电影院、咖啡馆以及23栋用于患者居住的房屋,雇用了250位工作人员[9]。其中的医生、护士等都在尽可能地使患者的生活更加接近现实生活:老年痴呆患者们可以在超市中购物或者在家里进行烹饪;相较于身着传统的医疗制服,小镇中专业的医疗人员们都穿着日常生活的衣服进入角色,从而使老年痴呆患者们能够居住的更加舒适;“居民”们居住的房屋均为依据不同的风格、年代而建,有着不同的外观建筑、桌椅设置,每位患者都有自己的卧室,并和房屋内的其他的老人们一同使用客厅、厨房、餐厅等。每扇门都没有设置门锁,老人们可以在小镇内自由的行走,选择自己想去的地方。整个小镇对患者运用24小时全天候的“回忆疗法”,使患者能够更加安心地居住在小镇内。

此外,还需继续加强社会支持。在社区服务方面,需加强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管理,对患者信息进行整合,定期对老年痴呆患者家庭进行随访并提供帮助,形成完整有效的医院-社区-家庭网络。设立老年痴呆患者信息共享网络,以便在患者丢失或发生意外时及时联系医疗机构或监护人。同时,还应为老年痴呆患者提供社区照护服务中心,为痴呆患者提供家居照护所无法提供的服务,一定程度上减轻家居照护者的负担。除针对患者外,还应对患者家居照护者提供咨询服务与支持,以提高家居照护的水平。此外,还应设立足够的专门接收老年痴呆患者的养老机构。目前,我国仅有个别此类机构,但对于庞大数量、急需专业照护的老年痴呆患者而言仍是供不应求。

美国除政府、医疗机构外,还积极调动社会资源,成立阿尔兹海默病协会,为老年痴呆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心理及疾病的照护服务与帮助,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活动,邀请患者的家属或其他护理人员进行座谈,组成小组。会中,小组成员可以相互交流在照护过程中的经验及遇到的困难,再由协会中的专业人员进行解释与疏导,从而更好地照护患者。此外,美国的一些公司也开始注重员工家庭中老年痴呆患者的问题,为他们提供目前现有的社区、医疗机构最新信息资源等,方便员工照料患者。

3.2 加强老年痴呆症的疾病健康教育

老年痴呆病早期发现并治疗可有望治愈,然而老年痴呆早期症状较为隐匿,疾病的发现较为困难,因此加大老年痴呆症的疾病宣传与健康教育尤为必要。通过媒体、宣传海报、健康讲座等对大众进行普及提高群众对于老年痴呆病疾病相关知识,对老年人进行正确生活方式及合理饮食习惯的教育及引导,群众对疾病有正确的认知及预防保健知识有利于减缓社会上老年痴呆患者的患病率。同时,加强对患者照护者照护技能的指导及培训,也能使患者在家居照护中得到更专业、系统的护理。此外,针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照护者还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减轻照护者的精神压力,使照护者在看护过程中能够为患者提供一个放松的环境与氛围。我国照护者多为患者子女、伴侣等关系上较为亲密依赖的人,照护者应用爱心、关怀来通过日常生活接触取得患者的信任,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照护,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发展。

英美两国在老年痴呆健康教育方面相继出台了有关老年痴呆预防指南,如:《预防阿尔兹海默病—你知道哪些?》《老年痴呆:预防以及早期干预》《老年痴呆的初级卫生保健:预防、早期诊断与早期管理》等。指南主要定义了老年痴呆的概念,提出了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流行病学、筛查手段、防治措施等,推动了老年痴呆防治事业的发展,保障了老年痴呆症早期的诊断与治疗,从而减少社会老年痴呆患者的患病人数。

3.3 加强培养专科医护人员

医疗机构应大力培养老年痴呆专科医护人员,有计划的开设专科护理指导培训课程,进一步加强医学心理学、沟通学及伦理学等人文知识的讲授,倡导“以人为本”的照护理念。邀请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对学生和护工进行照护技巧及人文知识的培训,从而提高专科护理人员的整体服务水平和技能,使专科医护人员们能够不仅掌握疾病的机理、影响因素还能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心理、生活上的关怀,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护理,最终筛选并培养出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熟练运用照护、操作技能的专业人才。

卫生行政部门应逐步完善老年痴呆病人的保障机制,建立老年痴呆专科病诊治与照护指南,完善具体的规章制度,对行为操作进行规范并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监督,充分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1] 李志运,宁群.老年痴呆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药物治疗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4):131-132.

[2] World Alzheimer’s Report 2015:Global Impact of Dementia[R]. Medscape,2015.

[3] 宋保利.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痴呆症病人智能精神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7,15(27):3384-3387.

[4] 杨茜.你能分辨出老年痴呆么,判断老年痴呆试试让他画个钟 [N]. 钱江晚报,2014-10-15.

[5] 范晶,沈军.老年痴呆症患者照顾者的认知情况及干预研究现状[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23):86-88.

[6] 陈妮,张彩华.老年痴呆患者走失行为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3,28(1):88-91.

[7] 杨萍萍,沈军.老年痴呆照顾者虐待倾向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2013, 33 (3) :642-644.

[8] SubramaniamP,WoodsB.The impact of individual reminiscence therapy for people with dementia:systematic review[J].Expert Rev Neurother,2012,12(5):545-555.

[9] Henley, Jon.The village where people have dementia and fun[Z].The Guardian, 2012-12-16.

猜你喜欢

老年痴呆症疾病患者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老年痴呆症体感互动游戏干预与感觉刺激联合护理效果分析
甲减患者,您的药吃对了吗?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认知行为治疗在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治疗中的应用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医改如何切实降低患者负担
Chocolate improves 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