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淄河与齐文化的关系

2018-01-29边农方彭俊峰金梦杰

治淮 2018年12期
关键词:龙池临淄齐国

边农方 彭俊峰 李 波 金梦杰

一、基本情况

淄博市是一个建国后新兴的组群式工业城市,位于山东省中部,西接济南,东临潍坊,南界是泰沂山脉,北界是黄河,面积5965平方公里,人口471万。市域内高山、丘陵、平原、河谷、湖泊等地貌景观齐全,曾经是齐国故都,人文历史久远,文化沉积厚重。

从水资源自然赋存条件看,全市分为3个独立的水资源区域:南区(沂源县)、北区(高青县)、中区(张店区、淄川区、周村区、临淄区、博山区、桓台县)。南区是沂河的源头,大气降水是其唯一的水资源支撑条件 ;北区主要依靠自身大气降水和过境的黄河水作为水资源支撑条件;中区也是一个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位于南端封闭高起、两翼平缓外延的簸箕状淄博向斜盆地内,大气降水和引黄引江客水是其水资源支撑条件。淄博向斜盆地内有2条大致南北走向的河流,东侧是淄河,西侧是孝妇河,两河之间有地表分水岭,所以,淄博向斜盆地内又可分为2个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淄河流域和孝妇河流域。

临淄位于淄河下游山前冲洪积平原上,因临近淄水而名。8000多年以前,就有人类在临淄这片区域繁衍生息,先后创造并留存下了后李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纵观古今中外,任何地域文化总是与水有着难舍之缘,齐文化也不例外。

二、鬼斧神工,大美天成,大自然赋予了临淄得天独厚的地理水利条件,为齐文化孕育成长奠定了自然基础

发源于泰沂山脉、最终注入渤海的淄水,是一条沿断层跟踪发育的河流,全长155.1公里,流域面积1511平方公里。由于3000多年前姜太公封国安邦在临淄建立齐国,就注定了淄水及其泉流在齐文化历史上要留下浓彩重抹的一笔。

大自然造化大美。在大致由西南向东北流淌、100多公里长的淄水河道上,分布着高山、丘陵、平原、湖泊等齐全的地貌景观,三大岩之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均有出露,地质演变剧烈久远,水文构造精美绝伦。特殊的地质、水文地质构造,使素有“淄河十八漏”的一江淄水,摇头摆尾,在山前深深地扎了一个猛子,不但筑就了我国北方罕见的特大型岩溶地下水水源地——大武水源地,而且在山前冲洪积平原上,自南西而北东衍生出溡水(乌河)、画水、康浪河、渑水等四条常年流淌的泉源型河流,滋养着万物。

三、上善若水,润物无声,一江淄水演绎了齐国故都波澜壮阔的千年画卷

由于有自流灌溉和肥沃的土地,加上“因其俗、简其礼、包容、开放、崇商、民本、创新、共赢”的治国理念,姜太公及其后代们在临淄这片土地上创造了“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光辉灿烂的齐文化,一江淄水演绎了齐国故都波澜壮阔的千年画卷,存续了众多与水有关的美丽传说。

1.古临淄的景

明代诗人韩超然曾赋诗颂扬古临淄八大景,其中,有五景与水息息相关。

(1)高阳馆外酒旗风。因为有发源于大武水源地地下水的乌河,方有乌河之阳的高阳故城;因为有了乌河中流淌的源于南部石灰岩山区的优质岩溶地下水,方能酿造出好酒,才有了高阳酎酒醉刘伶的传说。

(2)矮矮槐荫夏日浓。矮槐树村位于临淄城区西南、胶济铁路北侧,现隶属于临淄区辛店街道办事处。矮槐树泉群是大武水源地地下水的天然露头,也是溡水之源。战国时期,齐宣王田辟疆曾巡游夜宿至此,是为宣王店。后来,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征战到这里,将战袍披挂到泉池旁边的槐树上,自此该槐树再无拔高之力,从此,宣王店改为今天的矮槐树村。春秋时期,奠定了齐桓公姜小白霸主地位的干时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3)秋入龙池月皎皎。龙池位于淄水东岸,现齐陵街道办事处东、西龙池村之间。昔日,龙池北边曾建有龙泉寺,殿宇轩昂,石佛屹立,碑碣幢幢,绿树掩映,为一方胜地。北宋金石学家赵明诚曾临景赋词:“原水混混,绿竹猗猗。”池的左右两边分别有两口水井,井里的水面比龙池的水面还高,每当皓月悬空的时候,月影就倒映在井中,好像一个大玉盘沉到了井底,显现“秋入龙池月皎皎”的盛景。

(4)春回牛山雨濛濛。牛山,位于淄水南岸,天齐渊泉的东南侧,现齐陵街道办事处南山村西,与北部平原上的齐国故都遥遥相对。这座山不算高,海拔174米,但在齐文化历史上却久负盛名。传说,当年姜太公被神牛引领才定都临淄(最早在营丘),牛山乃神牛幻化而成。战国时期,景公“牛山叹”的故事也是发生在这座山上。

(5)淄江钓罢归来晚。齐国故城临淄水而筑,元代,曾有匾额“淄流斜抱”镶嵌于临淄故城东门。当年,姜太公在渭河岸边“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定都临淄后,临水垂钓成为上至达官商贾、下至庶民百姓修身养性的一大爱好,以至于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在临淄留下了“淄江钓罢归来晚,西寺楼头听晓钟”的千古绝句。

2.古临淄的水

(1)溡水(乌河)

发源于矮槐树泉群的乌河,带着淄河南部山区的岩溶地下水,源源不断地灌溉着沿岸农田,滋养着万物。因为这条河,有了愚公山(今“路山”)东麓田旺~桐林龙山文化遗址,便有了高阳故城“瓜熟而代”的故事,便有了高阳太守贾思勰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农学巨著《齐民要术》。

(2)画水

画水的源头是位于现稷下街道办孙娄东街村原东岳庙前的泉池,现夷为废坑,几十年前这里还有一条向北流淌的河流。战国时期,孟子去齐的故事就发生在画水,所以,在古代“画水”又名“三宿水”。

(3)沧浪河

这条发源于现凤凰镇西河头村西的河流,遗迹尚存。公元前315年,35岁的孔子周游来到齐国,一住就是3年,但其政治主张一直未被齐景公、晏婴所接受。一天,孔子来到齐故城西边的沧浪河散心游玩,抒发胸臆,发出一番感慨:“沧浪河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河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4)渑水

发源于现齐都镇西关西北洼地的渑水,位于桓公台西侧,是齐故城西墙的护城河,如今河迹隐约可见。渑水泉源又称“申池”,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稷下学宫就建在申池附近。与渑水有关的历史典故有齐景公“有酒如渑”、易牙“先辨淄渑”、田单“骋于淄渑之间”等。

四、物阜年丰,人杰地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启了新时代除污治水新篇章,期待着河清泉涌、人水和谐

一方水土孕育了一方文化。没有淄河就没有大武水源地,没有大武水源地也不会衍生出流淌在临淄大地上的众多河流泉池。

大武水源地上有一些大型石化装置,对地下水水质安全构成了污染威胁。一方面,由于上游拦蓄、地下水超采,导致地下水位持续连年下降,河道干枯,泉流消失;另一方面,水源地个别地段个别水井地下水也出现了水质污染。但总体而言,大武水源地地下水水质良好,能够满足工农业及城市供水需求。

就淄河流域而言,地表水、地下水、上游下游,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大气降水基本不变,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基本恒定,地表水与地下水,上游水和下游水,是一个此长彼消的关系。要恢复淄河特别是下游临淄境内的水生态环境,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统筹考虑和有效治理:

一是对淄河流域水资源实现总量控制,统一管理,统一确权,统一调度,统一配置,确保下游河道一年四季常流水。否则,东周欲为稻、西周不放水的故事也许将会重演。

二是尽量减少淄河流域水资源使用量,所有工业生产用水改用引黄、引江水及非常规水资源,把太河水库地表水、大武地下水合理蓄积起来,以实施连续特枯年份区域水资源战略调控。

三是根据2019年6月完成的《淄博市大武水源地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提供的技术支撑,下大气力做好大武水源地地下水水污染防治和水源涵养工作,确保区域供水安全。

五、结束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了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凭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把淄河与大武水源地保护管理好,不把临淄的水生态环境治理好、恢复好、保护好、利用好,重现20世纪70年代之前淄江碧波荡漾、泉池流水淙淙的盛景

猜你喜欢

龙池临淄齐国
庾雪水彩画作品
龙池
老马识途
沾化至临淄高速公路北贾枢纽立交段选线研究
四季里的江南风景
健全机制 优化环境 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富足繁华的第一大都会
齐国强 作品
婺源龙池汰的春日下午
秉笔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