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雀自然学堂”:创新家庭阅读推广新途径
2018-01-29
(宁波市图书馆 浙江宁波 315010)
1 活动背景
“博物学”是一门古老学问,但从19世纪后期开始“博物学”一词主要指动植物分类学,以及对身边常见观赏性动植物如鸟和昆虫的研究。随着时间推移和意识形态的转变,“博物学家”体现出来更多的“业余爱好者”韵味。为更好服务读者,让读者从钢筋水泥的都市森林中解放出来,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2016年6月,宁波市图书馆正式推出“天一约读”之“大山雀自然学堂”系列沙龙,通过对身边动植物的观察和描述,以纪实的形式,采取寓教于乐、身临其境的教学方式,满足各年龄段读者对大自然的向往,创新家庭阅读推广新途径,推动宁波阅读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大山雀自然学堂”系列沙龙主讲人张海华,网名“大山雀”,是宁波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本地知名自然摄影师、自然教育的实践者,有着十多年的生态摄影与自然观察经验,主要致力于野生鸟类、两栖爬行动物、野花等方面的摄影。“大山雀”倡导亲子博物同行,注重对乡土的自然观察,引导公众了解乡土、热爱乡土、保护乡土。
2 活动简介
2.1 活动形式
2.1.1 室内沙龙
“大山雀自然学堂”以每月一期的形式推出,截止到2018年4月,已成功开讲23期。科普本地动植物基础知识、讲述亲身拍摄经历、引用经典文学作品、传授博物旅行技能,等等。不到两年的时间,沙龙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粉丝。随着沙龙人气飙升,引起读者强烈反响和共鸣,原来近百人的活动场地已经不能满足读者数量的增长,工作人员需要在过道上临时加座才能满足读者需要。活动激发了以家庭为单位的读者群对大自然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主动走进大自然,阅读相关书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取得了非常好的阅读推广效果。
2.1.2 户外观察
“大山雀自然学堂”除了以每月一期的室内沙龙形式固定开讲以外,还会不定期辅以户外观察的新形式开展,为亲子家庭的读者们带来奇妙与轻松的博物之旅。“慈湖踏青”,利用慈湖山清水秀的独特地理优势,张海华带领读者辨认各类野花野草,科普植物并介绍其生态特点;“夜探自然”则是在黑暗的夜里组织大家到公园、郊外一起探索、观察在夜间出没的各种蛙类、蛇类和小昆虫等动物。
2.1.3 经典书籍推荐
向广大市民推荐好书,为读者们提供经典书单是图书馆的职责所在。所以不管是室内沙龙还是户外观察活动,“大山雀自然学堂”努力做到期期有书目推荐,沙龙与经典阅读同行。沙龙向广大读者推荐了《诗经选》《诗经名物图解》《博物人生》《赛尔伯恩博物志》《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笔记大自然》《飞鸟记》《中国鸟类野外手册》《常见昆虫野外识别手册》《浙江野花300种精选图谱》等经典系列丛书。
2.1.4 讲座、展览的多元互动
沙龙、讲座、展览属于不同的活动形式,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之上经常能够以各种形式呈现资源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大山雀自然学堂”呈现给读者的众多本地动植物,宁波市图书馆工作人员已经按学科和种类进行划分,并在“天一展览”平台上进行展示。已经展示过蛙类和蛇类等,近期还将展示鸟类和野花类等类别;宁波市图书馆举办的“天一讲堂”活动中,“大山雀”张海华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刘华杰主讲嘉宾共同阅读《植物图鉴》,与读者们分享博物学带给大家纯天然的快乐时光。
2.2 活动主题
2.2.1 缤纷四季
“大山雀自然学堂”第二十一期主题为“早春博物之旅”。张海华向广大读者介绍了宁波早春时节最具代表性的动植物,有“中国原生郁金香”之称的老鸦瓣已率先绽放,镇海林蛙、中华蟾蜍迫不及待抱对繁殖,有些鸟儿逐渐换上“春装”。在春意悄悄萌动的江南地区,有哪几处非常适合“博物踏春”的地点等内容,与读者们领略宁波的二月之美。“大山雀自然学堂”第十二期主题为“初夏博物之旅”。该期介绍了初夏时节能在宁波看到的鸟类、昆虫、青蛙、野花等,带大家进入一个七彩活泼的原生世界。同时为了提醒大家安全地欣赏自然之美,还特别提到了初夏时在野外活动的注意事项。“大山雀自然学堂”第十七期主题为“秋天的博物旅行”。介绍了秋天迁徙的鸟类、山中的野花、蝴蝶,从博物学的角度品读与秋季物候相关的古诗,那些在诗中咏唱过的鸟、花、蝶,与读者们共度“秋天的博物旅行”。
2.2.2 各类动物
“大山雀自然学堂”第二期主题为“认识宁波常见夏候鸟”。在宁波,夏候鸟有数十种之多。最常见的夏候鸟就是燕子与鹭科的鸟类。其他不为大众所知的宁波夏候鸟还包括赤腹鹰、发冠卷尾、水凤凰、东方大苇莺、普通夜鹰等。“大山雀自然学堂”第四期主题为“鸟类世界的爱恨情仇”。该期重点讲述了“白额燕鸥的爱情”与“东方大苇莺家庭的劫后余生”等故事。“大山雀自然学堂”第五期主题为“迁徙的鸟儿”。张海华从他自己国庆假期外出拍摄时偶遇无数鹭鸟迁徙路过东钱湖的场景说起,提及往年在海边拍摄水鸟迁徙的场面,直观展示了鸟儿迁徙高峰的壮观景象。然后以林鸟和水鸟这两类为重点,介绍了宁波秋冬季节的部分候鸟及其识别特征,让大家认识它们;通过讲述鸟儿在迁徙途中的“历险记”,让大家记住他们、爱护他们。此外,还有微凉的九月,秋风渐起,北方野地里的食物渐渐缺乏起来,于是很多小型雀鸟开始启程南迁。而与此同时,高居食物链上层的猛禽也动身了,迁徙的路上,小鸟成为猛禽的理想食物。沙龙介绍了宁波的各种猛禽的故事,包括白天活动的鹰、隼、雕等,也包括晚上活动的猫头鹰。对于动物类别,“大山雀自然学堂”还推出了第六期“青蛙的隐秘世界”、第十期“鸟类的亲情”、第十一期“救助身边的野生动物”、第十六期“九月鹰飞”、第二十期“一个城中湖的‘鸟类志’”,等等。
2.2.3 博物旅行
博物旅行是“大山雀自然学堂”第一期内容,主题为“博物旅行,从身边开始”。张海华告诉读者,论物种的丰富度与珍稀程度,宁波虽然无法与国内外不少著名地方相提并论,但具有依山傍水、面朝大海的地方特色。宁波地处东海之滨,向东即是大海,向西出城半小时左右可以进入连绵的四明山。这种山海相依的地理形势使得良好的生物多样性成为可能。利用宁波具备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好好探索本地的“生态秘境”,同样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大山雀自然学堂”第三期主题“带孩子去博物旅行”、第十三期“陪着孩子去荒野”。通过活动的开展,一些家庭也开始重视带孩子亲近自然,不仅感受草木花鸟等自然之美,同时也让孩子在探索荒野的过程中得到很好的锻炼,培养孩子学会观察、注重细节、勇于尝试等优良品质,在真正意义上学会尊重自然、了解并热爱乡土。
2.2.4 解读《诗经》
“大山雀自然学堂”第七期主题“雎鸠是什么鸟——漫谈诗经中的鸟类之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张海华把《诗经·关雎》这首诗作为谜面,采取排除法,运用自己的鸟类知识为大家仔细分析“雎鸠”究竟是什么鸟。这是“大山雀自然学堂”第一次以自然观察与古典文学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沙龙。
“大山雀自然学堂”第八期主题“‘飞’在诗经里的宁波鸟类”。张海华利用业余时间将《诗经》中与鸟类相关的诗句都摘抄出来,然后根据各家注释及自己十多年的野外观鸟经验,通过近半年的研究,尽可能准确地推断出具体鸟种,最后像现代的观鸟爱好者一样列出清单。通过《诗经》中的诗句与鸟儿的照片,介绍鸟儿的名称、生活习性和分布的地域特点等内容。
“大山雀自然学堂”第十四期主题“聊聊自然与文艺”。张海华从中国古典文学的诗歌与自然的关系说起,着重介绍一些著名诗词作品中体现的博物学。并结合自己的自然观察与自然摄影、自然文学创作的经验,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切身感受,鼓励大家多亲近自然。
3 活动特色
3.1 “陪伴”——浓郁的家庭共读氛围
美国著名生态学家、享誉世界的环境保护主义理论家奥尔多·利奥波德在他的经典之作《沙乡年鉴》中说:“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大概,这也是狼的嗷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原来荒野并不是荒凉、可怕、没用的代名词,相反,它是丰富而美丽的。
针对大多数亲子家庭周末空闲时间少、博物专业知识缺乏等现状,宁波市图书馆推出的“大山雀自然学堂”沙龙,通过主讲人对身边动植物的观察和描述,以寓教于乐、身临其境的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年龄段读者对大自然的向往,倡导父母与孩子们一起参加活动,一起吸收博物“养分”,一起阅读经典书籍,一起探索了解大自然,让大家明白“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和爱。
3.2 “经典”——《诗经》的博物解读
孔子云:读《诗经》,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经》里面的很多歌谣来自民间,那些“草根诗人”对于身边的动植物的描述与吟唱,本身就是日常的博物观察内容。“大山雀自然学堂”的趣解《诗经》版块,通过自然观察与古典文学相结合的形式,让古典不再有距离感,开始变得趣味盎然。层级递进的《诗经》解读方式让读者们在欢乐愉悦的沙龙中加深对经典文学的学习和领悟。
3.3 “实例”——主讲者的亲身体验
每一期“大山雀自然学堂”的教学内容,都会分享主讲者张海华的亲身经历和体验,而这珍贵的分享恰是最吸引读者们的地方。张海华为读者们展示的物种照片或视频,不一定稀有但却感觉近在眼前;展示的动物类音频,让大家身临其境百听不厌。真实、贴近、美妙的自然感触吸引着无数读者们日渐成为“大山雀自然学堂”的忠实粉丝。
3.4 “宁波”——本地地域特色鲜明
“大山雀自然学堂”除了倡导亲子博物同行之外,更加注重对乡土的自然观察,引导公众了解乡土、热爱乡土、保护乡土。沙龙立足宁波本土,让读者感同身受,一起来认识宁波、珍惜宁波的生态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