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背景下常州市高技能人才供给路径研究
2018-01-29
智能制造,即制造智能化,指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最优化,包括制造过程链、制造产品链、制造供应链、制造服务链的智能化[1]。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2]。当前,我国智能制造以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为代表的装备产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下一阶段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支撑,要从区域人才供给的角度,探求智能制造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挑战与改革路径。
一、常州市打造智能制造名城的现实基础
围绕建设制造强国,国家提出了打造“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苏南城市群。作为苏南地区的老牌工业城市,常州提出了打造中国智能制造名城的口号。智能制造名城指依靠科技创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制造业城市[3],具有产业集群(如智能车间、智能装备)、地标企业、智能产业及智能制造服务配套[4],助力常州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
常州代表性的高端产业有中国高铁终极核心部件(齿轮传动系统)、机器人、石墨烯等,超100个产品达世界领先水平,拥有200多家国内外行业隐形冠军。从中国“知识型产业工人”代表邓建军,到“技能奥林匹克”夺冠者宋彪,常州孕育有一大批“大国工匠”。截至2017年底,常州市高技能人才总量已达29.65万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1053人,连续4年居江苏省首位,为“常州制造”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在由“常州制造向常州智造”转型的过程中,对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和结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出更大规模、更优结构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满足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需要,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智能制造背景下常州市高技能人才供给面临的现实困境
当前,常州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与打造常州智能制造名城的需求还不匹配,在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和品牌、产业结构、信息化水平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关键技术、核心部件对外依存度高,缺乏核心竞争力。按照“技能龙城”建设计划的要求,到2020年常州市技能人才总量要达到120万人,高技能人才35万人,实现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达1200人。在学龄人口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很大。同时,高技能人才培养要做到培养数量充足,培养渠道通畅,培养模式科学,培养内容先进。而现实情况是后续培训乏力,培训投入总体不足,没有形成系统的、可持续的培训,如常州的中高端模具人才、热处理人才严重缺乏。制造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学校和培训机构基础能力建设滞后。智能制造青年技术工人的培养不足,没有结对帮扶机制,成长缓慢。智能制造发展指数体系不完善,智能制造发展水平不够,行业智能化仍处于布局阶段,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有限,培养不够。另外,高技能人才的供给侧与需求侧信息资源不匹配,导致用人不畅。企业在智能制造人才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智能制造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领军人才和大国工匠紧缺,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不强。智能制造人才生产一线职工,特别是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整体较低、发展通道不畅。
三、常州市高技能人才的供给路径
(一)政府不断加大支持力度
一是给予政策扶持。常州市政府发放创新券,降低创新成本,利用创客、创新部落、创新联盟、创新平台、创新企业、创意工作室等培育创新链。以一个拳头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品牌,延伸产业链,抢占智能产业链的制高点与价值链高端,增强行业话语权。在各级产业园区开设智能制造实验室,培育智能制造孵化器,建立智能制造共生群落,共建智能制造配套产业。
二是实施产业教授选聘制度。常州市政府在市域范围内,开展常州市产业教授选聘工作,统一培养、逐行选拔,聘请企业中具有高尚职业道德、丰富实践经历和管理经验的企业家、技术专家和高技能人才,每年分批聘任产业教授,整合常州市地方产业和技术优势资源,产业教授的聘任推动所在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建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载体。聘期内,产业教授通过开展课程教学(实践指导)和学术报告,参与高职院校学科团队建设。在科教城,根据劳动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特点,加快实现智能产业化、规范化,实现传感技术、设计技术、协同技术、故障诊断与维护技术、实时通信技术、特种工艺与精密制造技术、建模与识别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建成较为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围绕工业企业产品研发、生产控制与优化、经营管理、节能减排等关键环节,提供专业定制、购买租赁、咨询服务等多层次的云应用信息化服务,解决企业投入不足、数据资源利用不高、高端人力资源匮乏、个性服务满足度低等行业共性问题。
三是推出多种人才计划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建立蓄水池。全市“重大项目增效年”动员大会明确,常州市将以更大力度推进人才引育。盯准站在学术前沿、掌握关键技术的领军型人才,重视练就精湛技艺、有操作经验的技能型人才,同时关注在新业态、新模式等领域崭露头角的新锐型人才。建立高技能人才的能力评价、激励绩效和流动机制,如学徒制试点、企业新型学徒制、发放带徒津贴等。通过引进来和联合研究等,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补足短板;通过走出去,促进技术、产品、服务的国际推广。
(二)职业院校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
一是产教融合培养高技能人才。常州职业院校帮助学生了解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及细分行业的投资环境、商业机会。寻找行业市场的空白点、机会点、增长点、盈利点,识别新兴市场机遇,确定发展重点和具体目标。助力企业量身定制业务模式,调整产品组合,占领市场竞争高地。常州职业院校以文化为抓手,提高制造业的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在文化、智能与制造业的融合中使制造业走向高端先进,富有文化内涵之路。
二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常州职业院校搭建多层次实践教学平台,即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平台、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平台、工程综合技能训练平台,依次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职业院校建立实训基地,采用校中厂、厂中校等合作模式,采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培养模式,开展技能实训。建立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实训载体,为教师与学生精进技术提供场所与氛围。
(三)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一是引进科技研发机构,帮助高技能人才搭建沟通交流圈。常州优先建设重点实验室,以创新园区带动实验室,引进顶尖研发机构与团队,以产学研联盟、实力企业带动实验室,注重实验室软件环境的建设。开设鲁班学院、鲁班工坊、鲁班实习所,以先进技术提升产品品质。促进科技研发与产业企业对接,促进科技成果与资本对接,促进科技产品与市场对接。建立研发中心,提升核心技术,打造专精新特的企业优势,增加市域、省域等不同区域的技术创新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二是打造多层次平台,为高技能人才提供技能提升场地。坚持“前瞻布局、重点突出、创新跨越,引领产业”的发展思路,常州正围绕“中国制造2025”加速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建设产业新城、科技新城,最终实现拟人化智能制造。城南科教城高职园区通过工业互联平台,开启家电定制化规模生产;建立了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科技平台建设要有大资源的概念,常州需打通平台的底层数据并开放平台,供有偿使用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平台集聚<=>企业集聚<=>产业集群”的良性循环。
三是建设特色职教小镇,厚植高技能人才培养土壤。常州建设智能汽车小镇、职教特色小镇(城西殷村职教园),省级示范特色小镇实现任务共担、资源共享、经费共投、教学共抓、文化共融和责任共担。殷村职教特色小镇是全省首批25个特色小镇之一,是全省获批立项的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项目,在打造国际先进技术殷村转移中心、国家级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及大国工匠培养摇篮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