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职教中心助力乡村振兴培养新时代农业人才的作用与经验
——全国县级职教中心联盟2018年年会综述
2018-01-29荣国丞张祺午
荣国丞 张祺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就必须培养、造就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农村发展建设带头人和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县级职教中心作为我国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的主体,理应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其综合性多功能作用,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做出新的贡献。2018年9月27日至28日,全国县级职教中心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举办2018年年会暨聚焦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教育部职成教司一级调研员刘杰,黑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副处长赵立新,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陈嘉兴,以及来自联盟成员单位和相关企业的代表3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期间增补了联盟领导机构成员,并围绕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一、完善联盟平台建设,彰显联盟智库功能
全国县级职教中心联盟是由全国各地县级职教中心和有关各级行政机关、各类科研机构、行业组织、企业及其他有关社会团体自愿参加的开放型、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联盟旨在加强全国各地县级职教中心之间及其与有关单位的联系,交流信息,研究问题,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服务[1]。联盟自2018年1月6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以来,先后召开“新时代县级职教中心振兴发展研讨会”和“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深化产教融合研讨会”,组织联盟成员围绕职教中心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展开研讨。开展了两次科研课题立项工作,并制定了评审资助机制,对立项课题进行评审资助。联盟联合部分省市职业教育研究所,起草了关于服务乡村振兴计划进一步办好农村职业和成人教育的意见,教育部以此为参考编写了《中国县级职教中心发展报告2018年度白皮书》。联盟办公室主任张志增在《光明日报》发表的“县级职教中心,乡村振兴不能少了你”被改为内参上报中央,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参考,联盟的智库作用得到充分彰显。同时,联盟创建了全国县级职教中心联盟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为各县级职教中心之间加强交流搭建了平台。
二、发挥典型经验示范作用,助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县级职教中心的根本任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县级职教中心必须肩负起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会上部分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较好的县级职教中心进行了典型经验交流,发挥示范作用,助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黑龙江省甘南县职业教育中心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校长由全县公开竞聘产生,学校中层干部全部采用竞聘上岗,制定了合理的激励分配制度,实行全员绩效考核,用人机制的活化带来了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甘南县职教中心在“百村千户万人大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农民个性化、分散性、碎片化的特点,制定了《甘南县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课程对接农业产业标准,适应农民需求,形成课程反馈生产,生产反馈于课程的良性互动。固定课堂、流动课堂、田间课堂和在线课堂等灵活多样。2016、2017年连续开展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培训,为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转型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学校创办了以劳动力转移、对外经营为主体的劳务服务公司,与县劳动就业局共同举办“甘南人才大集”22期,吸引450多家省内外企业参加,参与人数在4万人以上,现已推荐就业2000余个岗位。截至目前已经安置进城务工入员就业超1500人,年劳务输出2200人以上,满足了企业用人和劳务输出的双向需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河北省威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教育部定点帮扶县。2018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体现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要求,教育部把直属机关专项党费800万元用于援助威县脱贫攻坚培训,包括各种培训37项,开展各种技术技能培训4万人次。其中,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促进贫困人口脱贫、提高农民就业竟争力为目标,通过开展订单培训、定性培养、定向输出等方式,对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农村贫困人口、职业教育教师进行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此外,“控辍保学”是各地扶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威县县委、县政府开创性地在职教中心试办“职业初中班”,让威县义务教育阶段厌学学生认识、体验职业教育,对学生开展职业认知与规划教育,从而形成学生多元化成长的“立交桥”,加快实现教育多样化发展。2015年以来,共落实中职资助400余人次,让许多贫困家庭孩子走上理想的工作岗位,带领全家脱贫,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河北省丰宁县委、县政府以“培训一名技师,富裕一个家庭,带动一方经济”为目标,将县内各种培训资源集中到丰宁职教中心,建立了“政府统筹、人社局负责、乡镇招生、职教中心承担培训”的运行机制,并实行免收培训、职业资格鉴定考核、住宿、伙食、教材资料五项费用,对贫困建档立卡农民工发放交通补助的“五免一补”政策,为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近年来,丰宁县共组织30多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农民工1.8万人次,1.6万名农民工通过培训考核取得了资格证书,1.3万人实现了稳定就业。实施农民技能培训,提升了职业教育服务全县经济社发展的能力,走出了一条依托教育资源助推全县脱贫攻坚的致富之路。目前,丰宁农民技能培训已经实现了“由分散到集中,由季节到常态,由计划到市场,由县内到县外,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巨大转变,培训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中等专业学校发挥人才集聚优势,转换培训思路,实现了由“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的转变。打造“兴国表嫂”“兴国工匠”“兴国能人”三大培训品牌。自2013年以来,完成各级各类培训8000余人次,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助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兴国县依托兴国中等专业学校于2009年创建了全国首个直接服务于“三农”的生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平台集人才培训、技术推广和信息咨询于一体,以科技为先导,项目为载体,业主(协会)为依托,技术入才为基础。通过平台,收集各种农业信息,引进新技术、新品种8个,解决种养难题50余项。据此发展起来的杜鹃花花卉专业合作社,西甜瓜专业合作社、广西大花边鸭贩运联合体,庭院发展甜橙协会、协成葡萄基地,裕茂农场、远昌杨梅基地、特种养殖场已成为县、市知名种养基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并发挥了示范、引领和辐射周边地区的作用。
山东省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立足“中国蔬菜之乡”的地域优势,坚持“对接产业提质量,为农服务创特色”的思路,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施“校园+田园”培养模式。构建职前教育职后培育人才链,把中职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学生培育成“准新型职业农民”,把普通农民培育成新型职业农民。以“新科技”引领学习积极性,借助“校园”打基础、学技术、习管理,让学生掌握农业科技、经营管理等基础知识;利用“田园”用知识、练技能、做管理,让学生学会网上营销、成本核算等智慧农业新技术。双园共育,农学交替,能力递进,科技富农。2013年以来,学校先后培育“准新型职业农民”2247人,新型职业农民3860人。同时,学校创新自然式田园化教学模式。根据农情、学情,以学习创业共同体组织教学;搭建“三产融合”的校园田园“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先后建设了校园田园融合的蔬菜育苗组培中心、植物医院、科技示范中心等38所实训基地,开办了“家庭农场”“农产品网店”等创业实体;利用“城乡校园课堂”“田间地头课堂”“网络空间课堂”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目前,已累计培育农村实用人才22000多人,解决技术难题7万多个,推介优质农资800多种。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17个,总数达2569家,已取得认证资格证的家庭农场1315家。农民收入迅速增长,2016年达到27324元,特别是新型职业农民,最低年收入能达10万元左右。
三、强化县级职教中心服务乡村振兴的功能
县级职教中心是县域经济发展人才供给的主要载体。其功能就在于整合各类资源、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培养适合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人才支撑的合力。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全国现有县级职教中心1800多所,发挥县级职教中心涉农职业教育主阵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重要力量的作用,具有大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2]。
刘杰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历史及现实意义,职业教育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肩负的新使命、新职责、新任务作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和剖析,并对县级职教中心发展提出要求。第一,明确办学定位。目前,一大批县级职教中心通过与各类高等学校对口合作等来作为发展手段。虽然提高了国民教育水平和新增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但部分学校的升学率已经达到50%~80%,严重偏离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各校要合理调控学生升学率,避免将职教中心办成普通中学。第二,要坚守阵地。2017年中职招生578万人,比2016年减少了21.57万人。面对生源减少的现状,要加大各类媒体的宣传力度,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典型经验,加强培训特色优势和办学成果宣传,引导和激发广大有志之士、有识之士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第三,要强化县级职教中心服务乡村振兴的功能。全国县级职教中心联盟为各地县级职教中心的发展提供了交流平台,同时,乡村振兴战略更进一步激发了县级职教中心的办学活力。县级职教中心要根据新时期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就业与再就业等功能进行不断优化,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