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问题及提升策略
——以H大学为例
2018-01-29毛明明
毛明明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一、H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概况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简介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了不断满足公共服务需要,提升公共利益和增进公共福祉,国家对政府发展公共事业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虽然公共管理教育始于20世纪的西方国家,但隶属于公共管理学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近些年在我国却得到了蓬勃发展,目前已有三百多所高校开展了该专业的本科教育。所谓公共事业管理,主要是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它不仅包括政府对以满足公共需要为主要目的的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也包括政府对从事公共事业产品生产或服务供给的事业单位进行的各项管理活动。作为专门培养公务员及管理公共事务和研究公共政策等公共管理人才的专业,其具有实用性、研究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并在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基础上,从公共事业管理的本质和现象、制度和过程、主体和客体等出发来探究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性,以助推公共事业活动的合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为国家发展公共事业和政府为民谋取公共利益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二)H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概况
H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于2001年开始招生,其间因学校学科调整,从2014级本科生开始,该专业从J学院分出后隶属于Z学院政治和公共管理学系。该专业制定的培养目标是学习和掌握现代管理学、行政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具备能够在党政机关、公共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新型社区以及其他公共性部门从事相关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本领,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符合本区域特色的现代公共管理型人才。通过借助Z学院雄厚的政治学和社会学学科及人才资源,该专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截至目前共有四个年级的本科生专业教育,在校学生人数239人,专业教师25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讲师11人,师生比约为1:10。从专业招生到学校教育以及毕业见习,H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得到了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并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良好口碑,但就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看,本科生专业认同问题表现较为突出。
二、H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存在的问题
(一)认同和专业认同
“认同”一词最先出现在心理学相关研究领域中。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指个人与他人或者个人与群体在心理和感情上逐步趋同的一个过程”。我国学者基于文献综述对“认同”做出了进一步的概念阐释: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某一个体对客体事物的接纳、认可和趋同,它是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等不断移入的过程,并最终随着时间、环境和个体经历的不断变化和客体事物达成同一状态。因此,通过对认同的内涵分析,我们可以把专业认同界定为学习者在对所学专业充分认识和了解的前提下,基于对这一专业积极学习和以后打算从事与该专业相关行业的意愿,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情感投入、认可和接纳行为。
(二)专业认同问题的具体表现
1.学科归属感不强
从学科归属来看,与公共管理学科下设的行政管理专业不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只有本科教育,没有研究生阶段的专业设置。这就导致学生在修完本科学业以后,考研时会选择政治学或者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攻读硕士甚至博士学位。不少本科生会认为,他们的专业优势不明显,在理论学习上和行政管理专业相比处于劣势。另外,从H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所在的Z学院来看,该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基本和该学院发展基础雄厚的政治学类专业趋同,二者在核心专业课划分上不明显,多数专业课都是合班开设,但从专业培养目标来看,二者差别较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体现更多的是社会性和服务性,需要用管理学的视角来审视公共活动,而政治学更多的是从法学的视角来看待国家和政府的统治性以及阶级性,所以即使二者有理论和学科上的交叉,但由于专业设置的界限模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常常会感到专业归属的盲从,专业认同感和该学院的强势本科专业比显得捉襟见肘。
2.专业课学习无所适从
由于学科归属感不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常常把握不住学科规律和相应的学习技巧,大学一年级在学习大学语文和高数等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基本没有开设,大二开始学习专业基础课,但由于核心课程设置杂乱,直至大学三年级还没有清楚该专业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由于大三已经处于大学的后半阶段,学生面临实习和找工作等各项事宜,俨然在专业课学习上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另外,从毕业论文设计来看,学生难以找到所学专业的结合点,导致论文选题偏离学科轨道以及论文撰写质量不高。
3.专业就业取向不明确
按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该专业的学生理论上应优先选择和公共活动密切相关的职业范畴和就业单位,如具有行政编制的公务员、事业编的事业单位亦或者是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但从大四学生的择业取向来看,除了一小部分学生打算考研之外,多数都在准备中小学的教师资格证考试,而选择公务员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学生少之又少。从这种情况来看,显然这和专业设置以及学生培养目标背道而驰,更无法体现专业的价值所在。
三、H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问题的原因透视
(一)学生影响因素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产生专业认同问题的主观原因所在。首先,从专业招录的生源来看,以2017级本科生为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共招收60人,其中文科30人,理工科30人,由于部分理工科学生的文科基础偏弱,在专业接受程度上、专业课学习上和文科生相比显得乏力。其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往往需要接受调剂生才能完成招录任务,一部分学生第一志愿并非选择该专业,在认知上存在明显的专业认知偏差,常常抱有无所谓学习态度。最后,从学生的性别构成来看,以2015级本科生为例,女生占班级总数的83%,男生仅仅为17%,这不仅是学生选择中小学教师作为职业首选的直接原因,也反映出了男生对这一专业的关注度和认可度比较低,更不愿选择此专业作为职业发展目标。
(二)学校影响因素
一方面,专业发展在学校层面受限。H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虽然已于2001年开始招生,师资配备也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但由于该专业只属于普通学科,受重视程度远远不如学院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的政治学专业,这必然会影响学生的专业认知和认同程度。另一方面,专业发展在学院层面受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附庸在L学院政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教师多数都是政治学学科背景,学校和学院涉及到的学术报告、科研项目等更偏向于政治学和行政学学科,教师教学缺乏针对性,专业学习内容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低下,这直接导致了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选择上并没有得到该专业学生的完全认可。
(三)社会影响因素
从社会上对该专业的了解程度来看,作为20世纪从西方发展起来的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存在感非常低,社会对该专业并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即使在H大学校园内大学生对该专业的认知反应也非常平淡,甚至不知道它所在的学院。另外,从社会的专业需求来看,市场中的企业单位基本把该专业排除在外,相对于公务员单位和事业单位,该专业似乎对口,但从每年的招录计划来看,需求数量和岗位很少,远远比不上同属于管理类的行政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这对于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本科学生来说,势必会造成学习该专业无用的心态,对他们的专业认同水平造成了消极影响。同时,这也形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由于社会评价度不高,考生通常不会把该专业作为第一志愿,学校也很难招到优质的生源,专业发展举步维艰。
四、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的策略
(一)学生层面
学生作为专业学习的主体,在专业认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要通过创新专业认同的方式和方法来提升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好奇心和自豪感,比如可以通过和优秀毕业生进行信息共享和知识互换提升专业认同感和获得感;其次,学生自身要多关注专业优势,对专业发展前景和就业前景有充分的认知,可以从事业单位考试和公务员招录考试中找寻专业存在感,并进行不断的心理暗示,以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欲望;最后,在专业认同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学习计划,树立自身发展目标,在和同学、老师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中体验专业学习乐趣,探寻符合专业价值的个人发展道路。
(二)学校层面
学校是专业建设的载体,更是提升学生专业认同的重要场域。因此,学校应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加强专业建设,不厚此薄彼,依托学科平台实现专业的均衡发展。第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要严格按照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发展的要求来设置,并和相近学科进行明确区分,其中学理性课程和社会实践性课程要相得益彰;第二,要对学生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价值的提前灌输,可以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专业基础课程,让学生了解该专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第三,学校要加大专业宣传力度,在高中生填报志愿之前就应对专业课程的开设和专业就业前景进行针对性宣传,避免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第四,学校要给予学生具体的就业指导教育,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对本专业的考研方向和就业前景有相对明晰的了解,做出符合自身能力和条件的就业选择。
(三)社会层面
进入社会工作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动力所在,社会中的人才需求也是专业存在和专业建设的意义体现,社会对公共事业专业的基本评价、认知程度以及认同状况会对本科生专业认同程度造成重要的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由于专业影响力弱,社会认知匮乏和自身发展高度的欠缺,其就业形势严峻。因此,社会中的用人单位特别是政府、事业单位和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等要在充分了解专业培养人才目标的基础上,认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存在价值以及为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通过正面和客观的评价推动此专业的良性循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