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与唯物史观的构建

2018-01-29李彬彬

山东社会科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德意志文集人民出版社

李彬彬

(中共中央党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91)

在马克思的早期思想发展中,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和唯物史观构建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参见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5-167页。参见汪行福:《意识形态批判与唯物史观》,《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这个过程开始于《莱茵报》时期对黑格尔理性主义国家观的反思,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基本完成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清算。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页。。这一命题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破”和唯物史观的“立”是一个交织在一起的过程,唯物史观恰恰是在颠覆了德意志意识形态思想传统之后的理论建构。事实上,唯物史观在西方的哲学和思想传统中革命性变革的意义就在于,它颠覆了西方两千多年以来把理念世界视为感性世界的根据、把尘俗历史视为精神历史的验证的柏拉图主义传统。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关注从《莱茵报》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反思马克思哲学与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关系。

一、批判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国家观,从政治国家走向市民社会

在接触到黑格尔哲学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马克思都是黑格尔哲学的拥趸,这一影响一直延续到《莱茵报》时期。《莱茵报》时期的“物质利益难题”给马克思带来很大的挑战,他发现:“私人利益的空虚灵魂从来没有被国家观念所照亮和熏染,他的这种非分要求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个非常严重而切实的考验。如果国家哪怕在一个方面降低到这种水平,即按照私有财产的方式而不是按自己本身的方式来行动,那么由此直接可以得出结论说,国家应该适应私有财产的狭隘范围来选择自己的手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1页。这一时期的工作经历让马克思认识到,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国家观并没有现实根据,生活中的物质利益无时不在左右着国家的行为,使其偏离它作为伦理实体的理性指向。

“物质利益的难题”促使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进一步研究黑格尔的法哲学和欧美历史,得出了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重要结论。“黑格尔觉得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的分离是一种矛盾,这是他的著作中比较深刻的地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4页。马克思指出,黑格尔所谓的家庭和市民社会向国家的过渡,“不是从家庭等等的特殊本质以及从国家的特殊本质中引申出来的,而是从必然性和自由的普遍关系中引申出来的。这完全是在逻辑学中所实现的那种从本质领域到概念领域的过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马克思放弃了这种逻辑学的抽象,转而基于人类社会的历史考察了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他认为,国家和市民社会相互分离并不是某个理念发展的结果,而是历史的结果。“历史的发展使政治等级变成社会等级……从政治等级到市民等级的真正转变过程是在君主专制政体中发生的……只有法国大革命才完成了从政治等级到社会等级的转变过程……完成了政治生活同市民社会的分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0页。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都是非常晚近的产物。现代的政治国家同历史上“作为人民的整体存在的国家”是不同的,它只具有“政治意义”。相应地,市民社会则只具有“私人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8页。,“现代市民社会是实现了的个人主义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页。。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二元对立的观点为马克思提供了一个认识框架,他正是在这一框架下分析、解决德国的“犹太人问题”的。在与布鲁诺·鲍威尔争论“犹太人问题”的过程中,马克思提出,德国的犹太人问题需要分“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两个步骤来解决,并指出“人的解放”最终需要以“社会解放”的形式完成。马克思关于“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或“社会解放”的区分,是在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二元对立的理论框架下提出的,即从政治生活和市民社会生活中消除宗教的影响所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政治解放”,后者是“人的解放”。“犹太人问题”这个个案让马克思看到了以鲍威尔为代表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抽象性,开辟了马克思研究市民社会的道路。

二、破解“思辨结构的秘密”,全面清算德意志意识形态

《神圣家族》是一部直接以围绕在布鲁诺·鲍威尔周围的青年黑格尔派为批判对象的著作,这是马克思在唯物史观创立前夜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一次全面清算。不仅如此,这部著作的重要性还在于,它首先深化了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指出德意志意识形态所共有的“思辨结构的秘密”。其次,它把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扩大到对宗教神学和一切形而上学的批判,指出德意志意识形态与一切宗教神学和形而上学有着共同的思维模式。

《神圣家族》破解了德意志意识形态所共有的“思辨结构的秘密”。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以“苹果、梨、草莓、扁桃”和“果品”的关系为例指出,思辨结构的秘密就在于它颠倒了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的关系。思辨哲学是通过两个步骤完成这种颠倒的。第一步,“从各种不同的现实的果实中得出一个抽象的‘果实’——‘果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7页。,把这个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概念“果品”说成是苹果、梨的真正的本质,宣布“‘果品’是梨、苹果、扁桃等等的‘实体’”*《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6页。。第二步,把千差万别的果实宣布为“‘统一的果品’的不同的生命表现”*《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8页。,“宣布为绝对主体即‘果品’的自我活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0页。。“这种办法,用思辨的话来说,就是把实体了解为主体,了解为内在的过程,了解为绝对的人格。”*《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0页。颠倒具体的事物和抽象的概念之间的关系,这就是黑格尔哲学以及以黑格尔哲学为基地的青年黑格尔派共有的思想特征。按照这种手法,千差万别的感性事物就是无足轻重的,关键在于理解作为主体的概念实体是如何自我区分的。马克思说,青年黑格尔派从黑格尔那里学会了一种技艺:“这就是把存在于我身外的现实的、客观的链条变成纯观念的、纯主观的、只存在于我身内的链条,因而也就把一切外在的感性的斗争都转变成纯粹的思想斗争。”*《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8页。马克思对于思辨结构的秘密的揭露,以形象的语言点破了意识形态理论家共同的思维方式,深化了意识形态批判。

《神圣家族》揭示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黑格尔哲学的“漫画”。青年黑格尔派虽然学到了黑格尔的思辨结构的思维形式,但是却无法提供内容丰富的哲学体系,只能提供“毫无内容的漫画”。马克思指出,“如果说黑格尔的《现象学》尽管有其思辨的原罪,但还是在许多方面提供了真实地评述人的关系的要素,那么鲍威尔先生及其伙伴却相反,他们只是提供了一幅毫无内容的漫画,这幅漫画只是满足于从某种精神产物中或从现实的关系中撷取一种规定性,把这种规定性变为思想规定性,变为范畴,并用这个范畴充当产物、关系或运动的观点,以便能够以老成练达的姿态,扬扬得意的神气从抽象概念、普遍范畴、普遍自我意识的观点,傲然睨视这种规定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8-359页。马克思在这里点明了为什么把青年黑格尔派视为“以漫画形式再现出来的思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3页。。如恩格斯所言,黑格尔的思维方式“有巨大的历史感做基础。形式尽管是那么抽象和唯心,他的思想发展却总是与世界历史的发展平行着,而后者按他的本意只是前者的验证。真正的关系因此颠倒了,头脚倒置了,可是实在的内容却到处渗透到哲学中;何况黑格尔不同于他的门徒,他不像他们那样以无知自豪,而是所有时代中最有学问的人物之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2页。与黑格尔不同,青年黑格尔派的理论撇开历史发展的真实过程,把历史的真实过程理解为理论批判的创造物,他们所能提供的只是缺少真实内容的“思辨哲学的漫画”。以布鲁诺·鲍威尔为例,他从黑格尔的体系中抽出“自我意识”。马克思精确地把握到,“在鲍威尔那里,自我意识也是提高到自我意识水平的实体,或者说,是作为实体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从人的属性变成了独立的主体。”*《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0页。但鲍威尔的“自我意识”概念又不同于黑格尔的自我意识,他立足于“费希特主义的观点”把自我意识理解为作为创造性的否定性,所以鲍威尔把自己的哲学叫做“绝对的批判”,即“按原则和本性‘不能提供任何东西’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1页。。为了达到无限的自我意识,鲍威尔反对一切有别于自我意识的实体性要素,不承认任何有别于思维的存在,把一切有限的物质存在都归为“单纯的假象和纯粹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5页。。与黑格尔类似,鲍威尔也是在试图把人类历史理解为真正普遍的自我意识自我发展完善的历史,但是与黑格尔精神哲学所具有的丰富历史内容相比,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发展的历程中除了宗教信仰之外并没有别的历史内容。马克思说,鲍威尔所能提供的只是一副干瘪的“漫画”。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进一步扩大为对宗教信仰和一切形而上学的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和一切形而上学的共同点在于,把彼岸的、超感性的世界理解为此岸的、感性的世界的根据。宗教信仰具有这种特点,一切形而上学也具有这一特点。“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亚里士多德的一部以“存在者之为存在者”(being qua being)为主题的手稿的中译名,安德罗尼克在编辑出版这些手稿时把它命名为“物理学之后”(ta meta ta physika)。这种研究“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学问就是哲学史上的“第一哲学”或“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把研究“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学问称为“第一哲学”,这一点受到了他老师柏拉图的影响:“形而上学发端于柏拉图的思想。柏拉图把存在者之为存在者,亦即存在者之存在,把握为理念。”*海德格尔:《尼采》(下卷),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904页。由此,柏拉图主义或者唯心主义成了西方形而上学的主流。始于柏拉图的这一思想传统历经新柏拉图主义、中世纪神学、唯理论一直延续到德国古典哲学。其基本信条就是,现存的、可感的世界是不可靠的,其存在的根据是理念的、观念的世界。*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在《神圣家族》“对法国唯物主义的批判的战斗”一节中,马克思所批判的形而上学首先是指从笛卡尔到莱布尼茨的17世纪形而上学,“这些哲学学说本质上关心的是,在感性经验的彼岸假定超越的本质之物和‘真正的’哲学的第一原则——如不朽、上帝、自由等,它们避开所有那些借助于感官经验而进行的科学的检查,而只为纯粹的思辨理性所通达。”*汉斯-马丁·格拉赫:《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批判》,朱刚译,《求是学刊》2005年第6期。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的兴起标志着17世纪形而上学的衰败,在马克思看来,理论发展的这一进程可以从“当时法国生活的实践形态来解释”,“这种生活所关注的是直接的现实,是世俗的享乐和世俗的利益,是尘俗的世界”。与这种“唯物主义的实践”相适应的必然是“唯物主义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9页。。马克思意识到在他所生活的以物质利益为轴心的时代,唯物主义的理论必将完成对黑格尔的形而上学王国的批判,“这种形而上学必将屈服于现在为思辨本身的活动所完善化并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7页。。简单地说,这种新唯物主义是在黑格尔思辨哲学、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和英法共产主义思想基础上的理论再造。马克思高度赞扬法国人和英国人的共产主义是“对现存社会的生动的现实的批判”,“是那些作为社会积极成员的个人所进行的现实的人的活动”,是改变世界的“实践的、明确的实际措施”*《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5页。,这是马克思对英法共产主义思想的评价,也是他本人理论发展的方向。

三、完成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前提批判,实现唯物史观的思想构建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集中清算了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代表的“一般意识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表示,他们的意识形态批判适用于对整个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批判。在思考马克思哲学与西方思想传统的关系时,如果不能深入到他对于整个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颠覆,则很难领会他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与此前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此时是站在唯物史观的思想高度上批判意识形态的,他们认识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颠倒世界观是从德国颠倒的现实生活过程中产生的。马克思对现代市民社会的批判以及对其进行革命的要求,也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在现实生活中的根基的批判,是对其存在前提的批判。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再次总结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共同的思想关注,“从斯特劳斯到施蒂纳的整个德国哲学批判都局限于对宗教观念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44页。。之所以局限于宗教批判,是因为他们都认为“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现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44-145页。。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既然青年黑格尔派认为,观念、思想、概念,总之,被他们变为某种独立东西的意识的一切产物,是人们的真正枷锁,就像老年黑格尔派把它们看做是人类社会的真正镣铐一样,那么不言而喻,青年黑格尔派只要同意识的这些幻想进行斗争就行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45页。马克思指出,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工作局限于观念批判的领域,“他们只是用词句来反对这些词句;既然他们仅仅反对这个世界的词句,那么他们就绝对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世界” 。青年黑格尔派不仅没有反对现实的现存世界,反而是在用一套逻辑来解释现存世界的发展,把它解释为“自我意识”、“类本质”和“独自性”等发展的历史。他们改变意识的要求,就是要求“用另一种方式来解释存在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6页。。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并没有局限于对以青年黑格尔派为代表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进行批判,而是把他们的批判扩大到对整个德国唯心论的批判。在马克思起草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底稿”中,他指出:“所有的德国哲学批判家们都断言:观念、想法、概念迄今一直支配和决定着现实的人,现实世界是观念世界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0页脚注。或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校,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不仅如此,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更进一步地揭露了全部唯心主义哲学共同的思想基础。“德国唯心主义和其他一切民族的意识形态没有任何特殊的区别。后者也同样认为世界是受观念支配的,思想和概念是决定性的本原,一定的思想是只有哲学家们才能理解的物质世界的奥秘。”*《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10页脚注。或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校,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颠倒了包括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内的一切意识形态和形而上学。他们指出:“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所谓从人间升到天国,就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出发,“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马克思指出,颠倒整个意识形态的思维方式之后,包括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在内的一切意识形态“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页。。打碎意识形态具有独立性的外观,否定意识形态具有历史,这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共同点的最大攻击。我们知道,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又被称为“意识的经验科学”,它所展现的是精神达到绝对知识所经历的历史,人类求知的现实历史成了精神自我发展历史的外在体现。马克思指出:“黑格尔完成了实证唯心主义。在他看来,不仅整个物质世界变成了思想世界,而且整个历史变成了思想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0页脚注。可参见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校,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在黑格尔看来,一部人类历史无外乎是精神达到绝对知识的历史,粗糙的物质生产领域根本没有历史可言。马克思针锋相对地指出,意识没有历史,它是随着人们现实生活过程的改变而改变的。马克思得出结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藉此他颠倒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颠倒意味着马克思翻转了整个西方形而上学。这就是唯物史观之于整个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革命性意义。“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停留于颠倒德意志意识形态,而是致力于颠覆德意志意识形态赖以存在的现实生活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成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页。马克思在这里揭露了意识形态虚假性的社会历史根源。他们认为,只有从社会生活本身“颠倒性”中才能找到意识形态作为颠倒意识的起源。青年黑格尔派和德国社会主义者之所以把抽象的观念颠倒为历史的决定性因素,是因为他们生活的德国处于“时代错乱”的现状之中,在当时的德国,思想观念领先于现实的关系。因此,青年黑格尔派把观念视为引领、规定现实发展方向的力量,他们认为只要对旧观念进行批判,消灭思想观念中的束缚,德国人的解放事业就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但是,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由于他们只是局限在思想观念的范围内,没有意识到这些观念是从特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没有对束缚人、压迫人的社会经济关系提出质疑和批判,最终成了“最大的保守派”*《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6页。。马克思最终亮明了他颠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路径:“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只有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页。这也就意味着,颠覆德意志意识形态,并不是简单的理论批判就能完成的,必须立足于社会关系中的革命,即消灭现代市民社会中普遍与特殊的二元对立关系,德意志意识形态以抽象理念统摄具体现实的理论才能被消灭。

正如俞吾金教授指出的:“与前人和同时代的人比较起来,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全部特性在于,它是一种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而这种理论的优点和特点在于,它表现为元批判,即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先行地对前提加以澄明的批判方式。”*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5页。当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马克思并没有完全破解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颠倒的世界观与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的内在关联。随着对资本主义社会研究的深入,马克思逐步破解了这一谜题。在《资本论》第3卷中,马克思提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神秘化,社会关系的物化,物质生产关系和它的历史社会规定性直接融合在一起的现象已经完成:这是一个着魔的、颠倒的、倒立着的世界。”*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40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就是被神秘化的、颠倒的和倒立的。在这个倒立的物质生产过程的基础上,产生出了倒立的意识形态。马克思曾经指出过,德国的自我意识是法国的平等观念的哲学表达。联系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所具有的颠倒特点的揭示,德国的自我意识哲学作为一种颠倒的哲学,也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在思想观念中的表现。到这里,我们也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为什么马克思说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家们满口“震撼世界的词句”,但却是最大的“保守派”。事实上,不论是德国的自我意识哲学,还是法国的平等观念,都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在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开辟道路。而这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主义主张是对立的,因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7页。。

四、小结

在更大的思想史视野里来看,马克思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是对一般意识形态和整个西方形而上学的颠倒和颠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实现了西方思想传统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海德格尔曾指出:“形而上学就是柏拉图主义。尼采把他自己的哲学标示为颠倒了的柏拉图主义。随着这一已经由卡尔·马克思完成了的对形而上学的颠倒,哲学达到了最极端的可能性,哲学进入其终结阶段了。”*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244页。暂且不论海德格尔关于马克思与虚无主义关系的评判,仅就马克思与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思想关系而言,海德格尔的判断无疑是正确的,他准确地把握住了马克思所带来的变革:马克思“完成了”对柏拉图主义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颠倒。马克思把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中的思维和存在、理念和现实、精神和历史的关系颠倒过来,提出“意识(das Bewusstsein)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das bewusste Sein),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页。。不是意识决定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而是人们置身于其中的现实生活过程决定了人们的意识。哲学关注的焦点从精神的天国下降到物质生产的尘俗世界。马克思不仅颠倒了西方形而上学,还为颠覆传统形而上学指出路径:只有“从市民社会出发”才能“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形式”,只有从社会关系入手才能消灭一切唯心主义谬论。就此而言,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对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乃至西方形而上学传统都是一种“元批判”,是对其存在前提的批判,在对作为其前提的社会基础的革命要求中蕴含着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彻底颠覆。

猜你喜欢

德意志文集人民出版社
《熊铁基文集》出版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TÜV 南德意志集团
TÜV 南德意志集团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郭汉城文集》简介
抉择
人民出版社
在德意志的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