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准“语用”点,深入练中学

2018-01-29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兆丰学校朱书铭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8年5期
关键词:自然段文本课文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兆丰学校 朱书铭

新课标对语文明确定位,“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而,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也就是所谓的“语用”。

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会读、会写、会说是最基本的语用能力。

一、聚焦教学目标,寻找“语用”点

教学本身不是目的,教学的过程只是实现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必要途径,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我们的语用教学,首先应该从不同的教学目标中遴选更突出、更有效、更适合小学生实现的精确目标,来贯之以语用,而成为语用教学的重点。基于文本的单元导读、提示语、文本中的小气泡以及课后启示类问题等,再根据实际进行设置,对学生的语用能力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

《狐狸和乌鸦》是一则小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寓言故事,语言生动,对话精彩,富有哲理。在教学这篇寓言时,教学目标当然离不开识字、写字和读,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弄懂一个道理,那就是爱听奉承话的人容易上当。因此,教师在完成读写训练之后,把教学重点放到了让学生体验狐狸和乌鸦的语言和心理活动上,在原有文本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推动他们加深对这个道理的理解和内化。于是,板书“狐狸叼起肉,钻进洞里去了……”让学生以这句结尾的话为开篇编故事。教师顺便做了提示:“乌鸦的肉被骗走了,它回到家会是什么状态?会怎么想和怎么做呢?”“狐狸吃了骗到的肉,会怎么想、怎么说呢?”“乌鸦还会上当吗?”这样一延伸,在模仿和模拟的过程中,就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够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也就是语用的道理,用行动来体验,在做中学、练中学,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中的语用点,通过或读、或写、或演、或说,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二、聚焦学生认知,寻找“语用”点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上的一岁之差,在身体发育和认知能力上的差异是很显著的,因此在语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最适合他们学习和实践的内容,让他们在自己喜闻乐见的“语用”环境中,加深感受,提高能力。因为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只有适合的才是高效的。也就是说,语用教学需要因材施教,才能事半功倍。

对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而言,除了个别有农村生活经验的孩子之外,绝大多数学生对扁担没有直观的认识,因此在教学《朱德的扁担》一课时,我们首先面临的是一道横亘在学生和扁担之间的“鸿沟”。令人敬仰的朱德总司令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与长在新时代的孩子们产生了距离感和生疏感,怎样才能从中获得真情实感呢?怎么才能激发同学的想象力,实现与那个时代的沟通和串联呢?首先是引导学生多“读”,在课外多涉猎一些关于朱德的故事,对这位伟人和他的可贵精神有一个了解;然后是把语用侧重点放在了“咬文嚼字”上,比如第一自然段“山下不远处”,引导学生体会当时严峻的形势;第二自然段,让学生通过“因为……所以……”的语言训练,感悟挑粮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五六十里”“山高路陡”等感悟挑粮的艰难。第三自然段,抓住“一道”“一块儿”来感悟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小学低年级学生更喜欢动、更喜欢玩、更喜欢新奇,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出适当的语用安排,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加深理解、增进感悟,才能达到理想的语用教学效果。

三、聚焦文本特点,寻找“语用”点

教材文本是教学的载体,依托文本寻找语用点是必不可少的。课文就是范例,文本句段即是“语用”的范式,结合文本解读,使用语用实践,将文本当中诸如写景状物、抒情言志、刻画人物、修辞、对话等经典、精彩的语用手法,“按葫芦画瓢”,慢慢就会掌握和提高语用能力。

比如,在教学《欢乐的泼水节》一课时,教师就紧紧抓住了文本的细节,首先让学生们把这篇文章“读好”,读出情感、读出味道来。“端着”“提着”,这些词语在读的时候要用心去揣摩是一种什么样的姿势和情境;“大家来得可真早啊!可是,离泼水开始的时间还早,你们为什么来得这么早呢?”有的学生在读课文时自然而然地加上了动作和表情,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和点赞。“街上的花香越来越浓,赶来的人潮如流,大家说着、笑着、等着、盼着,终于,开始泼水了!谁先来泼一泼?”然后再用多媒体播放了泼水节的视频画面,同学们一下子融入了泼水节的情境中去,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好像加入了泼水节的人群。通过“读”“看”和“演”,创设出傣族人民泼水节的热闹情境,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把泼水节的欢乐之情通过语言训练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小学语文教材丰富多彩,内容五花八门,不可能用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就能贯通,而需要根据每一篇课文形式特点和内容的不同,来寻找更合适的“语用”点,也就是“因地制宜”。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需要通过一定的语用实践点来切入,面对同一篇课文、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学目标,执教者不同,对语用切入点的选择往往也不同,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高下。因此,教师应精选语用切入点,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1】麦秀芳.如何构建“积极语用”视角下的语文课堂【J】.小学语文,2016(11)

【2】刘仁增.建构“语用型”小学语文教材的思考与设想【J】.课程.教材.教法,2007(11)

猜你喜欢

自然段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秋天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美丽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