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及网络游戏成瘾应对策略

2018-01-29夏晓彤牛溪溪

江苏教育 2018年56期
关键词:个体青少年游戏

/夏晓彤 牛溪溪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游戏依托于网络的发展而蓬勃兴起。《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1~11月,网络游戏的业务收入达1341亿元,相较于2016年同比增长22.1%。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好奇心旺盛的阶段,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有较大的吸引力。本文主要论述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并提出防治网络游戏成瘾的策略。

二、网络游戏的定义及现状

网络游戏是指利用TCP/IP协议,依托于信息网络进行具有一定规则的可以多人同时参与的新型游戏或服务,如客户端游戏、手机游戏、网页游戏等。其目的是通过人际互动来进行交流和娱乐休闲,并在虚拟的空间传播特定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我国的网络游戏产业发展呈现移动化、国际化、竞技化的趋势。近年来,移动网络游戏发展迅速,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的布局得到拓展,品牌影响力得以提高。2022年中国杭州亚运会,电子竞技将首次作为正式的比赛项目。

三、影响青少年参与网络游戏的因素

英国心理学家Griffiths认为个体会参与到网络游戏中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容易被游戏的刺激性所吸引;二是把游戏当作替代的活动,或是为了减少来自某方面的压力,从而将网络游戏当作一种寄托。

(一)个体因素

以往的研究表明,人格与网络游戏参与度之间呈显著相关。林以正的研究证实,个体焦虑越高、自尊越低、忧郁越高、自我概念越不明确,则越倾向于在网络游戏中寻找成就感,进而越可能出现网络游戏成瘾。也有研究表明,拥有抑郁、孤独、敏感等人格特质的个体更易受网络游戏吸引,原献学基于路径分析技术提出并验证了精神质、神经质和掩饰性等人格特质能正向预测网络游戏成瘾倾向的形成。

应对方式也是导致个体倾向于参与网络游戏的原因之一。应对方式是指人们应对压力性事件时所采取的策略,积极的应对方式负向预测网络游戏成瘾,而消极的应对方式则正向预测网络游戏成瘾。职晓燕等人发现,不良的应对方式会导致个体网络游戏成瘾行为,选择自责、逃避等消极应对方式的个体,其网络游戏成瘾程度远高于选择解决问题、寻求社会支持等积极应对方式的个体。

(二)环境因素

家庭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的网络游戏参与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显著预测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行为,在惩罚严厉、过分保护和干涉、拒绝否认、缺少温情等教养方式的维度上,网络游戏成瘾个体显著高于正常个体。在亲子沟通方面,网络游戏成瘾和有成瘾倾向的青少年的亲子沟通质量显著低于非成瘾个体。此外,在亲子关系方面,网络游戏成瘾青少年的亲子关系显著差于未成瘾青少年。

同伴因素也是导致青少年参与网络游戏的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与父母的相处时间减少,与同伴互动大幅增加。一方面,青少年倾向于在网络中进行社交互动,而网络游戏就是互动中的重要一环,当现实中参与网络游戏的同伴增多时,个体社交的重心可能会偏向网络游戏;另一方面,过分沉迷网络游戏会让青少年不被父母、老师及大多数同学所接受,这增加了青少年的现实压力,而他们又会通过网络游戏来逃避这些压力。

青少年长时间在学校学习,因而,学校也是影响青少年发展的重要环境。大量研究表明,学校环境对青少年的情绪调节及网络游戏成瘾行为存在显著影响;学校氛围负向预测青少年的网络游戏成瘾:在不良的学校氛围中,个体的基本心理需要没有被满足,导致其沉迷在网络游戏中以满足基本心理需要。

社会因素也会影响青少年的网络游戏参与。随着经济的发展,多元社会价值观产生冲突,青少年受到多种价值观影响,这导致部分青少年缺失目标,将网络游戏作为打发时间及排解空虚的手段。

四、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网络游戏逐渐成为青少年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也是其沟通交流、相互影响的重要渠道,对青少年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研究发现,青少年参与网络游戏的内在动机主要包括:纯粹享受由游戏本身带来的乐趣和兴奋;提高自信心、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学习如何进行社会交际并结交朋友;超越现实的束缚,实现在现实中难以完成的愿望。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个体有寻求挑战和效能感体验的需要。网络游戏通常需要玩家完成特定的目标后才能获得升级或者奖励,这可以被认为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同时调用多种认知功能,如注意、动作、语言和思维等。通过逐步升级,玩家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认知功能及协调能力的提升,这增强了青少年的自我能力体验。同时,目标完成的成就感和及时的奖励反馈,也能够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

(二)对同伴交往的影响

网络游戏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都具有较强的个体互动性和社会互动性,对青少年的同伴交往具有重要影响。目前较为普遍的网络游戏多为团队协作游戏,不仅是人机互动,更是玩家之间的互动:一方面,游戏过程中需要玩家分工协作,互相传授策略和操作技巧;另一方面,游戏结束后玩家们也会根据游戏过程和内容等进行语音、文字或者面对面的讨论与交流。网络游戏从多个角度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根据学习迁移理论,网络游戏促进了虚拟与现实的社会互动,在增进同伴亲密关系的同时,也能够丰富同伴交往技巧。

五、网络游戏成瘾问题及对策

网络游戏作为问题解决训练过程,对青少年的认知功能和心理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同时,网络游戏的暴力内容及网络游戏成瘾问题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也逐渐受到重视。

(一)网络游戏成瘾问题

网络游戏成瘾个体指过多或不可控制地沉迷于网络游戏,且极度依赖网络游戏带来的快感,并有可能损害个体的身心健康及社会功能。网络游戏成瘾会给青少年带来很多消极的影响,如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为青少年逃避现实世界的社会互动提供了可能,从而损害青少年的现实人际关系;对网络游戏的过度依赖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兴趣,阻碍其学业发展;网络游戏多为竞技性游戏,有研究表明,暴力性游戏内容会增加青少年的攻击性。

近年来,关于网络游戏成瘾的研究开始关注网络游戏成瘾对成瘾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游戏不仅会损伤成瘾者大脑的基本认知功能,如影响注意功能,导致个体注意障碍;也会影响其高级执行控制功能,如任务转换功能:网络游戏成瘾者在进行一项任务时较难从该任务中转移出来进行另外一项任务。

(二)防治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的对策

网络游戏成瘾对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和学业都产生重大影响,应当从各个方面防治网络游戏成瘾。

1.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游戏。

目前,大部分家长或教师对网络游戏持负面态度,视其为洪水猛兽。究其原因有如下两点:首先,没有认识到网络游戏本身对青少年注意、思维等认知功能训练的积极影响;其次,没有将网络游戏与教育相融合的意识。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使得教学也开始网络化,网络游戏的情景化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家长和教师应正确认识网络游戏,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游戏。

2.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行为进行干预。

可根据网络游戏成瘾形成的主要机制对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进行干预。首先,众多研究表明,处于青少年期的个体有较强的挑战感和控制感的需要,这是其网络游戏成瘾的首因。参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期待进行挑战性的活动并对自己有掌控感;其次,现实需要满足的缺失是导致网络游戏成瘾的重要原因。当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时,会转向虚拟世界来寻求这种满足,而过度沉溺于虚拟世界的满足就容易导致成瘾。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性,家长和教师要对青少年现实生活中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等有所关注和了解,并指导青少年正确对待自己的需求。如:通过与青少年进行游戏竞争活动满足其挑战性的需求;当其胜利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选择网络游戏的时间,以此满足青少年的控制感。

网络游戏的普及性和广泛性对青少年具有重大影响,网络游戏成瘾不仅与青少年的人格特质、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有关,也与网络游戏企业有关。网络游戏企业应该开发适合青少年的网络游戏,并积极地采取行动引导青少年以健康的方式进行网络游戏,在社会中树立健康、积极、有责任感的企业形象。因此,发挥网络游戏的正性作用,防治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需要家庭、学校和网络游戏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个体青少年游戏
青少年发明家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