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生应用文写作兴趣的培养
2018-01-29江苏省高港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省高港中等专业学校 张 珺
应用文,就是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并具有固定格式的文体,是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联系工作、洽谈业务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在当前社会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开展应用文写作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应用文写作已成为中职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必备的写作能力之一。
但由于中职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文字功底差,又误认为应用文课程理论很简单,没啥可学的,无非是套用一些固定的模式,一读就懂,一讲就会,但一写就错。另外,中职生对未来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自己的目的是学习专业,他们尚未涉足社会看不到应用文与其未来岗位工作的密切联系,对应用文的重要性缺乏起码的认识,学习目的不明确,因而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写作效果很差。因此,培养学生对应用文的写作兴趣是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巧妙导入,培养写作兴趣
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说:现在中小学教学方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有目的地培养儿童对学习的需要,即激起求知欲和对知识本身的浓厚兴趣。应用文写作体现的是实用性,它是不能与文学性写作的趣味性相提并论的,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容易产生厌倦的心理,因此可以在应用文写作课堂中用故事导入的方式来引发兴趣,活跃气氛,点燃激情。比如教写书信的时候,可以导入“飞鸽传书”“鸿雁传书”“青鸟传书”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书信的作用功不可没。也可以播放李春波的歌曲《一封家书》,让学生尝试找出歌词中的格式错误,激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比如教写求职信、应聘信时,可以引入一些学长们成功的求职信、简历,以及求职经历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写好求职信,在求职过程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若能用一个个小故事来导入常识的学习,就必然会使一向沉闷的应用文写作课堂增添不少生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创设情境,引起写作兴趣
创设生活情境,力求再现某种职业情境,将应用文写作需要掌握的知识,渗透在模拟情境中,让写作训练为用而写,给学生真正“应用”的感觉。比如,将本地特产“黄桥烧饼”拿到课堂,让学生写广告词,向大家推销家乡特产;如果你要竞选学生会的某个职位,就要写一份演讲稿;替学校“红五月”合唱比赛写一份海报,让同学们最终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布置作业时从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写作,如调换宿舍、调换专业、生病或突发事件需要请假、申请加入社团、前往其他科室领取物品、不小心遗失物品时向其他同学求助等,“请假条”“领条”“申请书”“寻物启事”这些常用应用文改编成教学情景,通过实物呈现、角色扮演、工作参与等途径,让学生身处其中,既能完成应用文写作的任务,而又不觉得枯燥乏味。在这样的写作过程中不知不觉掌握了各种应用文文体的写法,认识到作文不过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记下来的一个语言的书面化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对作文的畏惧情绪。
三、以生评生,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传统的应用文习作评讲方式是每次练习完成后,作文本交给老师,由老师千篇一律地从批改到评讲一包到底,长此以往,势必会形成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也会造成学生极强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机械呆板的状态,缺乏创造性。因此, 笔者常发动学生相互点评,相互挑习作中的毛病,相互改作文,于修改中巩固文体知识,提高写作能力。开学初,我就把本学期所学应用文的评价标准以表格形式打印出来,发给学生人手一份。把学生分组, 学生习作完成后先在组内参照标准互评, 互改, 改后再收上来。课堂上,请学生站板,或出示病文,发动全班学生进行点评。在对病文的“查漏补缺”中, 将学生置于“把关者”的位置上,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课堂延伸,在实战中激发写作兴趣
应用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怎么写。这不但要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还必须通过实践与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最为直接的是通过实战演练来获得技能。一方面,学校本身可作为学生实战的场所,可充分利用学校的机会资源进行写作训练,例如,在学期之初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学期末指导学生写好总结;在“五四”青年节之前指导学生写入团申请书,“教师节”来临之际指导学生给教师写慰问信;对临近毕业的学生指导其写自我推荐书、求职信;针对学生关注的学校环境、饮食、安全、教学等诸方面的看法和建议,指导他们写调查报告;利用学校的日常资源,搜集各种海报、寻物(招领)启事、通知、通报等,加以修改和评价。即把校园生活融入到学习之中,在实训中完成知识的建构。另一方面,可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将社会作为实训的场所。比如可利用假期开展实践活动,撰写调查报告,教师汇总学生作品,进行分析评价;依托校企合作办学的平台,在互利、双赢的前提下,让学生体验企业生活,完成企业运转过程中应用文书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