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童话本色 探究教学真谛
2018-01-29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小学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小学 须 艳
儿童在阅读童话时,常常会为那些鲜活逼真的人物形象所打动,被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尽情释放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获得如游戏般的快乐体验。同时在不知不觉中,他们的内心也建立起了生活的常识,形成了一般生存和融入社会群体的必要的价值观念。因此,童话深受儿童喜爱,同样的,它也是小学中低年级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童话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过于强调道德教化和思想教育的使命
现在很多童话教学中都要求通过分析文章,要告诉儿童一个道理。这种倾向表现在教材的编排上,也表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如《猴子种果树》表达了做事要有耐心的主题,《小鹰学飞》告诉孩子们人外有人的道理;《神笔马良》《卖火柴的小女孩》向儿童揭露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这种重教化式的童话教学不仅忽视了童话的特点,更是忽略了儿童独特的文化特点。儿童文化是审美的、感觉的、热情的,比如说:在《小猫钓鱼》中的小猫与蜻蜓和蝴蝶追逐嬉戏, 而不是专心致志地钓鱼,这正是小猫天性的使然,是儿童文化的表现,那我们为什么非得要求它从事钓鱼这类成人世界中严肃的事情呢?
在进行童话教学时,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教育功能,因此,童话教学就往往变成了德育课,异化了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功能。
(二)过分注重角色教学
童话作品一般具有较强的故事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许多教师在教授童话作品时,喜欢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表演。当然,在语文课堂中角色扮演得当,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便于他们理解其中的形象。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假使只追求表面的热闹与好看,表演只是做给旁人观看的,那语文课就沦为了表演课,失去了教学的价值。
以下是一位教师执教《三袋麦子》的教学片段:
师:小猪看到土地爷爷,说了一段话后,不由得舔了舔嘴唇。小猪是如何舔嘴唇的?哪位同学来表演一下?
生1:舌头伸了伸。
师:这个小猪有点可爱,谁再来试试?
生2:舌头伸了伸,舔了舔。
师:这个小猪比刚才那个小猪更可爱,还有谁想演?
生3:舌头绕着嘴唇转了一圈。
师:你看,这个小猪多么憨厚可爱呀,同学们想不想演?
生齐喊:想!(全班学生一起表演小猪舔了舔嘴唇的样子。)
……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发现在课堂中的童话教学充满了表演性,让学生在表演中理解课文,读出趣味,读懂人物形象,这是一种好的教学策略。然而,这位教师引导学生表演的内容肤浅,仅仅是对课文直接描述的动作进行简单的再现,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孩子并没有真正走进童话的世界。
二、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对于以上在童话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了追究其形成原因,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分析:
(一)传统童话教学模式,促使童话教育功能得不到真正的发挥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第一学段阅读目标提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景,关心自然和生命”,从这一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童话在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是,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童话并不用于教学,而只被作为思想教育的工具。虽然在课程改革中,童话找回了自我,但是,从目前童话教学的现状来看,一方面,童话教学仍受传统童话教学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对新课改理念和童话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他们在采取角色扮演这种教学手段的时候,内容很是肤浅,扮演的目的也过分地注重知识灌输和道德教育,忽略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对于童话作品的解读也不够深入。
(二)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不足
从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教师虽然都看过童话,但是他们对于童话的理论掌握不足,文章意识也不强,更有甚者都不能分清教材中哪些是童话。曾经做过这样一份访谈,问他们是否看过童话或是相关的童话理论书,回答基本上都很相似:“看过童话,但是没有看过童话理论。”“觉得没时间也没必要去看。”“看过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但那都是以前看的。”现在,大多数教师都过分的依赖教参,他们对于教参上的内容选择无条件的接受并传授给学生。翻开教参可以看看,到底教参中关于童话的理论介绍了多少呢?我们很遗憾地发现其理论的介绍是微乎其微的。
另外,很多教师对于教材与参考书的研究胜过对于文学作品的研究,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研究一些儿童文学作品,缺乏很多这方面的知识,致使他们在童话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情感等方面的培养,造成童话教学呈现形式化和表演化。
三、小学低年级童话教学的策略
(一)让学生充分朗读童话
特级教师于永正倡导的“三本五重”教学法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以读为本”,这就告诉我们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活动,只有让学生在读童话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从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好童话,享受阅读童话的乐趣。
例如,教师在教授《狼和小羊》中,在狼第一次找茬儿时是这样安排的:学生自由朗读2-3自然段,边读边想,有读不懂的内容做好记号,并以四人为小组,对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解决。学生经过自主读书并讨论,解决了不懂的问题。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读”贯穿始终,是课堂中的主要活动,学生们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说”。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二)尊重每一位学生表达的权利,关注他们的阅读期待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教师都只是单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不注重学生的想法。新课改以后,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也就是说学生应该要有自己的思维,教师只是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更加关注学生,思学生所想。那么,在童话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营造良好的氛围,学生勇于各抒己见,教师针对学生的观点加以分析讲解补充,就变得尤为重要。这样有助于他们学好语文,学好童话,教师的教学活动也能事半功倍。
(三)学生多讲童话,尝试多种形式的改编
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练习讲童话。如:可以从复述开始,指导学生复述简单的童话故事,学会合理地展开情节,融入自己的感情。逐渐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已有故事,进而合理发挥想象,独立讲童话。当然,也可以让学生对童话进行多角度地改编,如续编童话,改写结局,替换文章角色等。通过此类活动,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情节美,也能锻炼儿童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学《狼和小羊》这篇课文的时候,对于文章的最后一幕“说着,向小羊身上扑去”,可以让学生展开大胆想象,想象一下狼扑上去后,会发生一系列怎样的事情呢?学生编一个故事。
(四)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儿童文学素养
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影响着语文教学水平,现在很多教师缺乏童话的理论知识,对童话题材的文章阅读也不够广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童话,提升自己的儿童文学素养显得迫在眉睫。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自学或参加培训,获取儿童文学理论知识。教师应该给予自己更多的阅读时间,通过自己不断地阅读来获得更多的儿童文学知识,也只有积累了足够的童话作品,才能推荐给学生更多的优秀作品,帮助学生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增掌各方面的知识。那学校就应创造更多的培训机会,让教师不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其次,教师应借助书籍、报刊、网络等渠道阅读有关的文学评价,获得具学术价值的童话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对每位学生不同的阅读反应有正确的态度和回应。
当然,教师要多与文化素养高的人交往,多和自己的同事进行相关的交流讨论,进行资源共享,相互学习,更好地提升自己。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做与时俱进的教师,改变陈旧的教材观,不拘泥于教材,要走出教材,立足于学生,做到学生为本,灵活处理好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结 语】
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不免存在各式的问题,通过大量的探究考察,笔者发现了童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本文以小学低年级童话教学为例,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寻找对策。但由于笔者的专业水平有限,论文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笔者希望通过之后的再学习,对这一话题进行进一步地研究。当然,笔者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童话教学会受到语文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从而改进童话教学方式方法,让童话真正造福于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