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一小步 育人一大步

2018-01-29

江苏教育 2018年27期
关键词:结构化隐性课外活动

课程是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有什么样的课程就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我们对课程的认识也不断地深化。课程不仅在“课堂”,课程不仅是教材。课程是人本的,课程是生成的。课程的适切性、丰富性、选择性已经成为课程质量的重要指标,在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终身发展方面发挥根本性作用。实践表明,课程向前迈出的每一小步,都是育人迈出的很大一步。

回顾近些年课程的发展,我们从课程意识淡薄到课程意识增强,从狭隘的课程观到全面的课程观,从机械的课程观到人本的课程观,课程建设已经进入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个性化、选择课程丰富化、个人课程多样化的现代课程建设阶段。

审视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从课程的成熟度看,对课程认识从低到高的四个不同层次,标志着课程改革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层次,认为“课内的才是课程”,处在传统课程观阶段。它的特征是国家课程加上课外活动,包括校内课外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在这个阶段,课程主要指的是国家给出的课程。校内外的活动、实践,作为教育内容不容偏废,其必要性毋庸置疑。但活动就是活动,活动缺少围绕学生发展的顶层设计,育人目标不明,课内课外活动关系缺少逻辑,活动还不叫课程,也真的不能称为课程。这种课程水平就是课内的课程加课外(包括校外)的活动。

第二个层次,认为“活动也是课程”,处在课程意识启蒙阶段。这个阶段把课外活动规范上升到课程层面。学校教育有了两种课程,即国家规定的、学校课堂实施的显性课程,课外的、校外的从活动丰富、提升和有目的设计而来的称为隐性的课程。从活动上升到课程,从课外活动规范为隐性课程。尽管隐性,但有了课程的概念,有了课程的设计和规范。隐性课程丰富了课程的内容,扩展了课程的边界。

第三个层面,认为“课程是一个整体”,处在课程观提升阶段。这个阶段,课程不是零散的、独立的、无序的存在,是需要结构化、可以整合的一个整体。针对课内课程加课外(校外)活动课程这样一个课程架构,对课程进行结构化整合,梳理课程条理,建立课程逻辑,形成整体的、结构化的课程。这个阶段的课程是一个整体,但仅仅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多个、多样化的整体。

第四个层面,认为“课程需要灵魂”,处在现代课程观形成阶段。在结构化课程以后,课程还是缺少“魂”,就是结构和整合课程的指导思想。于是在育人目标指导下的课程设计应运而生。不是看学校能提供什么课程,而是考虑不同的学生发展需要什么课程;不是看学校有多少种课程,而评价课程组合能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在新课程理念下,系统地规划设计课程。课程服务于培养目标,课程更加多样、丰富,而又紧紧围绕学生发展目标。课程有了价值观,才有了灵魂,才真正指向培养每一个个性化的、完整的人。

回顾我们走过的课程建设历程可以看到,我们的课程理念得到了更新,课程视野得到了拓展,课程的定位更加明确,课程的灵魂得以确立……今天的课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

社会在进步,培养目标在更新,我们的课程观还会再改造吗?答案是肯定的。

猜你喜欢

结构化隐性课外活动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改进的非结构化对等网络动态搜索算法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丰富课外活动内容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