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同促进 提高自信 幸福成长

2018-01-29张燕华

小学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班集体家校班级

◇张燕华

班集体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创建一个和谐向上、幸福感满满的班集体,可以从家校合作,共同促进;抓住细节,提高自信;展示自我,幸福成长三个方面入手,让每一个孩子都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个集体。

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李镇西这样来形容教育:“教育就是老师和孩子的生命交织,是老师阅读孩子的生命故事,同时和他们一起编织故事。”班集体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因此,建设一个幸福和谐的班集体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让学生有一个浪漫、有情趣而又富有诗意的童年,给他们留下充满人性的温馨记忆。创建一个积极向上、幸福感满满的班集体,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家校合作,共同促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在校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无一不是家庭教育的反馈,要想让学校的教育起到切实的效果,必须家校互相合作,达成共识,形成通力,共同促进成孩子成长。通过家校联动机制,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家长更多地参与班级活动,引领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优势互补,互相促进,最终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家校合作:1.组建家委会。邀请班上热心教育并有一定教育心得的家长成立家长委员会,家委会的成立将可以大大降低班主任老师的压力,建立良好积极的家校舆论氛围,促进家长与老师的关系。2.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创造条件,让家长参与到教育中来。(1)参与班级内务的劳动,例如像我校学校班级多,学校不好操作的大型清洁活动,如拆洗窗帘等需要成年人协助的内务劳动,这时充分发挥学生家长的积极参与,解决学校庞大工作量之余,既可增加孩子班级荣誉感,又能增加家长孩子的亲子劳动机会,可谓是“一举三得”。(2)参与学校的大型活动。例如招募家长组建家长志愿者,让家长志愿者参与到学校的大型活动,例如放学归程队管理、校运会安全纪律维护,这样,老师就能专注于组织开展各项活动。(3)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不同行业家长以老师的身份走进课堂,向学生讲述不同行业的特点,让学生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从而珍惜现在幸福的学习生活,做个有志向的孩子。

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有利于家校合作,有利于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抓住细节,提高自信

一个班级的舆论氛围如何,大多时候都跟班主任的价值取向关系密切,只要班主任老师能关注细节,及时表扬或指正学生的行为,班级的正确舆论风气就能形成。更重要的是,当班主任关注了学生细节,学生行为得到老师的肯定时,学生的自信心会大大提高,特别是内向、低调的孩子尤其需要老师的细致观察,及时予以褒扬,会让这类学生变得自信、乐观起来。正如李镇西校长说:“面对后进生,我们一定要坚信:无论他看起来多么满不在乎,多么流里流气,多么不可救药……他的内心深处都潜在着想做好人的愿望!”这话是多么让人兴奋,当我们教育时,怀有这样一份情感,这样相信孩子,点燃孩子上进的欲望。估计教不好的学生也是会少之又少了,我是一线教师,不是专家,我不敢说百分之百,也不敢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样的大话。但起码在接触这些后进生时会怀有一份发现孩子想做好人的憧憬,就会带上放大镜去看孩子的优点了。我班有这样一个孩子:天天不做作业,上课就是发呆,考试也总是三十分线下。了解后才知道他是单亲家庭,母亲带着孩子,既要忙于生计,又要照顾孩子的起居饮食。对孩子,她只有一个要求,只要孩子不学坏,学不学习也没关系,因此,多次向她反映孩子不做作业,她都不管不问。尽管这个孩子才三年级,但也似乎已磨成一副刀枪不入之躯,任凭你老师暴跳如雷地批评、留堂、罚抄,统统无济于事,他依旧我行我素。在一次课堂上,我正投入地讲课,孩子们都在认真倾听,谁都没发现一张生字卡片被风吹到地上,唯独这个成天发呆的孩子竟然悄悄地捡起来,轻轻地戳了一下我的手,交到了我的手中。当时,我内心一动,心里有了一个想法,我不动声色地继续讲课。下课后,我把这孩子叫到身边,本想拉他的手,却被他甩开了,跟他一同往楼下走,他以为我又会是批评,极不情愿地跟我走,我停下来拍着他肩膀,说:“刚才你的表现真棒!能为老师捡起卡片,证明你是个有心的孩子,上课是有关注老师的,希望你上课时,眼睛能看着老师这样就更棒了!能做到吗?”此时,我惊奇地发现:这孩子的眼睛亮了,意外地使劲地点点头。“好的,老师期待着!”我真诚地望着他说。待我转弯下楼梯时,我听到他欢呼地叫着:“耶!老师表扬我啦!老师表扬我啦!”在此后的好多天,这个孩子上课真的盯着我看,课后也会做些简单的作业了,这真是一个喜人的进步。

一个孩子家长的反馈更是让我觉得这样的平台可以长期展示下去。她说:“自从张老师利用生日展示孩子作品后,孩子回来总会乐呵呵地告诉我,谁谁的字真漂亮,他也要认真练练字才好,不然轮到自己展示时就丢人了,完全不用家长催了。”的确,我也发现这孩子写的字明显进步了。

三、结语

当然,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老师与家长共同配合,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给予孩子展示的平台,唯有这样,才会让每一个孩子都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个集体。如同李镇西校长说的:“让每一个人——学生、家长与教师——都感到自己很重要,让他们都能实现自己能够实现的最好发展。”

猜你喜欢

班集体家校班级
从我们的班集体说起
班级“四小怪”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不称心的新班级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Research on Band Structure of One-dimensional Phononic Crystals Based on Wavelet Finite Element M ethod
班级被扣分后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