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培育与大学生职业认同的融通
2018-01-29郑景云
郑景云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广东 广州 510507)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手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匠人”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铸剑、陶瓷、印刷、建筑等具有几千年特殊历史文明的行业无一不是靠特殊的匠人用“意志”支撑,这种特殊的行业“意志”就是工匠精神。当下的中国,自媒体泛化,大量的年轻人全身心投入到网络虚拟平台,缺少实业工作的精神,有实业工作精神的人也被快节奏的现实社会所迫缺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在职业中的工匠精神是当代中国大学教育所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1 工匠精神与大学生职业认同的融通
1.1 何为工匠精神
中国自古就有“工匠”一词,工匠专指从事传统手工业的人。在历史上,“泥匠” “木匠” “铁匠”是中国手工业的重要支撑者,同农业一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手工业与农业并举成为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人们对于各行各业多有不同的审美,但是无一例外都相信具有悠久历史感的品牌。于是“百年老店”“祖传几代”成为消费者热衷的方向。究其原因,是这些行业之中独特的工匠精神。究竟何为工匠精神?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解释,笔者认为新时代经济背景下工匠精神应具有以下几个特质:
1.1.1 高度的职业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是每一个匠人所必须具有的基本职业素养。匠人们所从事的工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是单调的,传统的手工业匠人流传着“师傅带徒弟”的工作模式,过程往往是严格甚至可以说是苛刻的。没有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学徒是不可能坚持下去的。真正成为“工匠”的人必定是对本行业具有高度职业认同的人。用新时代的话语来说就是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愿意时刻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
1.1.2 不断突破与创新精神
在高度的职业认同的基础上,工匠们日复一日、兢兢业业地将重复的、单一的工作做到极致。工匠精神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的突破与创新,时刻跟上时代的步伐并保持最纯本质。
1.1.3 精益求精的专注感
工匠精神除了要具有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和不断突破与创新的精神之外,还必须具有一个重要的特质——精益求精。真正的工匠在工作过程中秉承着对工作负责的态度,不断追求工作的精致、完美,使物品更加精致,工作更加专业。
1.2 何为大学生职业认同
“职业认同”源自于Erikson的自我同一理论,是个体在职业情境下的重要心理和职业基础之一。职业认同对个体职业发展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自我效能等多方面[1]。它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一种认可与肯定,是一种持有乐观积极态度去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大学生职业认同,就是大学生对自我与社会的正确认知,对自己将来所从事工作认可与肯定的态度。
1.3 工匠精神与大学生职业认同感的融通
职业认同与工匠精神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工匠精神中对自己工作领域的执着正是职业认同高度责任感的充分体现。大学生职业认同是作为准职业者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想从事什么职业和能够从事什么职业形成清晰而稳定的认识,只有当大学生拥有高水平的职业认同时,才能实现个体和社会的融合[2]。
2 培养大学生具有工匠精神特质的职业认同感的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与社会年轻群体受互联网虚拟平台影响较深,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高度的职业认同感。这种职业认同感的缺失,在本质上正是缺少工匠精神。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工匠精神很有必要。
2.1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现实要求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为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精尖人才。大学是培养社会精英的重要场所,未来大学生必将担负起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担,因此必须培养大学生的高度职业认同感,培养他们具有工匠精神特质的认同感。当下许多学者也都认为大学生必须培养工匠精神,但是目前学术领域对于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仅仅局限在高职院校、基础就业和企业之中,因为学界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将来所面临的工作更多地是技术类工作,而技术类工作是对中国传统手工业的传承和发展。
但是,笔者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大专、本科院校,无论是技术性专业大学生还是文职类大学生都必须对自己的职业认同有明确的方向,并且在此基础上培养工匠精神。技术性专业大学生毫无疑问需要具有严格的工匠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领域的工作做到极致,增加我国经济发展的硬实力。但是,非技术性专业的大学生更需要培养高度的具有工匠精神特质的职业认同感,这种工匠精神特质不是传统手工业的直接搬运,而是大学生对自己专业领域精益求精的一种严格要求,是一种软实力。只有大学生在技术上和文化上都具有较强的工匠精神特质,新时代背景下才能从硬实力和软实力上共同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2 现实的就业压力的必然要求
当下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多达数百万,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就业压力大。现实就业环境中,大学生面临着无工作可做,专业不对口,入职无法接受高压力工作以及频繁跳槽等诸多问题。许多大学生眼高手低,不愿从基层做起,也有些大学生虽然就业但是工作周期往往很短,在一个公司两三个月感觉没办法实现自身价值因而频繁跳槽,更有许多大学生放弃了就业机会选择啃老或者利用直播软件在虚拟网络活动。种种现实生活中的表现,表明大学生缺乏具有工匠精神特质的高度职业认同感。这种现实的就业情况都是不健康的经济发展现状,因此必须在大学生校园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让大学生学会脚踏实地的工作,用自己的实力正确的择业并就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3 泛滥的网络虚拟平台的挑战
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手机电脑已经成为人人必备的通讯工具,新媒介背景下更是有许多直播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主播获得的相对可观的经济收入,吸引了一大批大学生一毕业就放弃了在社会中寻找工作的机会,通过在房间中直播的方式获得经济收入,造成与社会脱轨的现象。直播软件泛滥等现象决定了必须在大学中培养学生具有工匠精神特质的职业认同感,培养大学生求真务实的态度,使大学生认清社会现实,切勿过渡沉迷于网络虚拟空间。
3 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
当下我国必须培养大学生具有工匠精神特质的职业认同感,培养他们对自己本职专业和职业生涯的认同感,这需要国家、个人、社会多多管齐下,共同努力。
3.1 国家必须制定相应政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2016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工匠精神,号召“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3]。可见,培养大学生工匠精神,是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是新形势下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4]。
我国虽是制造业大国,但是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质量水平严重滞后于规模增长,关键核心技术严重缺失,知名品牌企业不多,整体在全球范围内还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5]。同时,这个时代的大学生,从出生起就受到先进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熏陶,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可以全方位获取国家政策信息。因此,国家必须根据当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大学生就业现状制定适合大学生职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其职业认同感。只有大量的具有高度职业认同感的大学生群体在就业岗位上精益求精,秉持工匠精神,才能在新时期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3.2 高校必须引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
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与人才培养工作密不可分,只有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保证国家各项发展工作的全面、顺利推进[6]。新时期背景下,我国高校必须发挥培育社会精英的真正使命,学生在校期间不仅仅是完成学业那么简单,学校所做的也不仅仅是教授专业课程,更为重要的是高校必须培养学生制定既适合社会经济发展又符合个人兴趣爱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
首先,加强职业生涯思想教育,强化学生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职业素养培育。在大学生职业理念教育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思想教育,牢固树立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理念。高校可以通过选修课甚至是必修课的形式,要求大学生接受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帮助大学生形成工匠精神价值观念。其次,在正确职业价值观引导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课堂。高校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形势,建立起适合大学生个人的职业生涯课堂规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完成课业教学计划,还要引导大学生以工匠精神特质为目标,培养学生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学会运用专业知识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再次,教师要将最新的社会发展状况以及社会就业情况反馈给学生,分析社会发展情形使大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社会。在大学生就业统计方面,高校必须拒绝弄虚作假,要严格根据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链接社会资源,提供更多的社会工作岗位。
3.3 大学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正确的职业认同感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学生职业认同和工匠精神的培养最为重要的就是大学生本身必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十年寒窗,大学生都怀着不同的愿望来到大学,想要通过努力为国家做贡献,提升个人价值,谋一个大好前程。但是现实情况是许多大学生认为到了大学就没有人管,开始了放养模式。旷课、熬夜打游戏、蹦迪、泡吧成为一部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考试前突击背书,考试后基本全忘成为大学生最典型的特征,大好的青春年华都被浪费,享乐主义思想严重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当下,大学生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不能忘记自己读大学的初衷,无论是为了谋得一个好职业,还是为了在社会某一领域做贡献,都必须在大学过程中严于律己。大学生必须时刻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动态和学生就业形势,认清自己所处社会环境,并在国家政策以及学校教学计划引导下建立起以工匠精神为引导的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要在大学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完成学校职业生涯课程,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自己大胆突破、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为将来踏入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