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器人配药在配置化疗药中的应用

2018-01-29赵燕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内科辽宁沈阳11003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23期
关键词:配药注射器针头

赵燕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辽宁 沈阳 110031)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机器人配药技术在配置静脉输液化疗药物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12名护士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配药机器人的操作方法,对115 例需要静脉输液配置的化疗药物采取机器人配药方法,观察配药机器人在配置化疗药时的应用效果。结果:采用机器人配制化疗药物,护士与药物完全隔离,有效减少药物残留和配药错误的发生。结论:护士在配置化疗药物过程中,采用机器人配置药物,更加安全、准确,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同时能有效地进行职业防护,减少院内感染发生。

众所周知,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抗肿瘤药物在临床应用广泛,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增加了护士职业风险。很多化疗药物具有致畸、致突变作用,即使长期少量接触也会对人的身体产生潜在的不良危害。近年来,职业安全已成为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越来越关注的问题[1]。配药是护士日常工作最基本、最常规的操作,但在此项操作中护理人员经常会发生手划伤等损伤事件,影响正常工作,增加感染风险,增加护理人员的心理负担[2]。如何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科室从2017年1月开始采用机器人配置化疗药物,由12名护士经过培训后,在临床中应用配药机器人配药观察效果,发现配药机器人配置化疗药物能有效进行职业防护、提升护士工作效率、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提升了患者满意度,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科室2017年1月~2017年12月,115例需要静脉输液配置的化疗药物,采取机器人进行配药。肿瘤内科共有12名护士参与本次研究,护士年龄22~39岁,平均30岁。其中主管护师 1 名,护师 5名,护士 6名。护士学历2名大专,10名本科。

1.2 方法

1.2.1 配药前准备

对12名护士进行职业防护和配药机器人操作方法的培训,每位护士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配药机器人的使用方法,并将常用的化疗药物输入参数模板。

1.2.2 材料与仪器

安之卓配药机器人,注射器。

1.2.3 操作方法

将配药机器人置于封闭的洁净环境中,按下一键启动按键,等待设备启动并完成自动复位。摆放输液袋于输液夹,安装西林瓶,每上一支药瓶,圆盘自动旋转至下一个西林瓶工位。安装针头及注射器(针头一定要先顺时针旋转拧紧),注射器针帽无须拔除。触控界面参数设定:根据实际配药需求选择合适界面,配置合适的参数,通过设置好的抽拉及摇瓶次数、选择正负压、安瓶数量。一切准备就绪,在显示器上按“配药”选项,配药机器人进行定量药物配制,药物的挥发性物质会通过设备的负压抽吸系统专门处理,配药完毕后,自动卸下西林瓶,注射器针头自动切割、分离。按关机键,配药完成,护士在整个配置药液过程中不直接接触药物。

2.结果

在临床中应用配药机器人配置化疗药物与传统配药方法相比,能使静脉输液配药过程操作更为高效、便捷、安全,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药物残留和配药错误的发生。药液配制过程中,人与药物完全隔离,对护士提供有效执业防护,同时减少院内感染发生。

3.讨论

护士在配置化疗药物过程中,存在针尖刺伤,西林瓶、安瓶瓶割伤等操作风险。气溶胶是空气中肉眼无法看见包含有毒颗粒的气体,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在配置化疗药物以及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药物过程中,都会产生气溶胶。有关研究结果显示,接触化疗药物的频繁程度与护理人员化疗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有关[3]。化疗药物对配药护士的危害,是构成化疗药冲配工作的主要职业风险。长期接触化疗药物容易出现蓄积现象而产生毒性反应。如造血系统、消化道上皮细胞等组织脏器不同程度的损伤,常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口腔溃疡、脱发、月经紊乱等,同时还会产生远期不良反应,如致癌、致畸、致突变等[4]。

医务人员受到的职业性暴露及损伤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医务人员也采取了多项防护措施来积极应对[5]。本科室采用机器人配置化疗药物,效率优于人工操作,注射器的针头、针筒自动切割、分离,不用通过人工手动分离;配置药物由设备自动完成,护士可避免接触西林瓶穿刺过程中喷溅的气溶胶,极大地减少了由于配药环节造成的职业伤害,保障了护士的健康。

传统的配液方法需要手动完成抽液、注入安瓶、摇晃至混悬液、从安瓶抽出药液、注回原液袋、手动分离针头针筒6个步骤。每天重复操作,劳动强度大,短期操作,每人配液均值为60袋/h,长期操作配液均值为50袋/h以下,为了满足科室配液要求,护士工作强度不断增大。重度劳作长期工作,导致配药护士压力增大,身心疲惫。采用配药机器人配置药液后,提高了护士输液配置效率,每台配药机器人配液量为90袋/h,比传统手工配置输液提高工作效率3~5倍,有效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护士拥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从而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护士在人工配置输液时工作强度较大,在操作过程中,使用注射器加药尤其是多支加药,需要反复抽吸、穿刺瓶塞或装卸针头,不仅直接或间接增加针头及针栓活塞暴露的机会,而且容易造成手的污染。在临床实际操作中,护士配置输液时难免有不规范操作的情况,可能出现不及时清洁手部的情况,手卫生、手消毒不规范,这些都极易增加院内感染概率。有时配液数量大,操作失误也可能发生抓握针筒推杆的情况。因为人为手部会携带细菌、病毒,有可能会造成药物污染。另外,空气也可能污染药物,目前西林瓶大部分都是负压药物,需要在等压压强下才能抽取药液,为了调节压强,护士在配药时都需要注入一定量的空气。空气中可能含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在配置药物时注入人体,也会增加感染概率。用药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积极控制药物配置,降低药物配置差错是临床研究重点。配药机器人的应用能取代人工进行静脉输液药品配置,配药过程没有人工参与,避免人为可能会给药物带来的污染,配药机器人在负压状态下定量抽取药液,垂直拔针,避免药液残留,尤其是粉剂化疗药物,保证了药物剂量的准确,又避免了残留药物对工作人员及环境的危害。能减少配药过程中的药品交叉感染,降低输液反应发生率,解决配药难题。

当今,先进的医疗信息技术和设备层出不穷,使得智能机械代替人工配药成为发展趋势。在北美和日本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倾向于分散性配置模式,采用灵活的配制时间和人员利用的最大化。本院作为三甲医院,在肿瘤内科率先引进了配药机器人用于配置化疗药物,极大地提高了护士工作的效率,减少职业伤害。

猜你喜欢

配药注射器针头
多功能配药器在骨科配药中的应用效果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配药机器人主要技术方案及临床使用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按摩注射器
远离打针恐惧的儿童玩具注射器
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