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素养培养导向下的初中劳技教学

2018-01-29

江苏教育 2018年83期
关键词:笔袋劳技包装盒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技术素养的培养日益受到关注与重视。然而,现阶段大多数初中劳技教学仍局限于“照本宣科”,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实施效果。近几年来,笔者立足校本教研,本着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以“体验”为切入点,积极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型课堂,力图将劳技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成就学生精彩的技术学习生活,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制订符合技术教育理念的学习目标

一直以来,劳技课堂学生学习目标主要是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进行表述的,一些教师不自觉地忽略它们的统一性和内在的一致性,他们的课堂教学追求的是技术的完整性,强调知识的“反复告诉”和技能的“重复训练”,技术被当作理解和认识的工具,以致课堂教学较多地停留在视知觉层面,忽略了技术学习对学生成长的价值和意义。技术素养视域下的劳技课堂,要求教师综合“科学”与“社会”的教育观念,引导学生认识技术的本质、作用和价值,使学生在实践探究和实际体验过程中培养技术学习兴趣,培育初步的技术思维方法和技术行为能力,同时形成一定的与技术相联系的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审美意识、环保意识和经济意识等,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及其终身发展的要求奠定必要的基础。

“包装盒的制作”是八年级劳技教材《工艺制作》中的一项内容,专业性强,制作难度大。备课时,笔者确立了如下教学立意:着眼于提升学生的技术理性,让间接的“符号知识”与“技术世界”联系起来。据此,设置了如下学习目标:了解包装盒的结构、特点及应用;知道包装盒作品展开图中各种符号的含义;初步掌握包装盒的制作流程与加工工艺;学会美工刀、圆规等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利用卡纸等材料设计、制作一个有创意的礼品包装盒。

围绕上述目标,笔者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环节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拆一拆等活动,感受包装盒的外形、色彩、材质和构造。环节二:动手实践,掌握技术。在明确实践任务和要求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制作一个礼品包装盒,并对其进行装饰。环节三:课堂感悟,技术升华。思考和回答包装盒设计和制作中的基本问题:你学到了什么?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意义吗?为什么?环节四:学以致用,提升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尝试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一件你喜欢的包装盒作品。如此,以项目教学为载体,整合主题情景线、技术实践线和价值引领线,使包装盒与包装工艺发生关联,为静态的知识赋予技术气息。这样的教学,使知识“流动生成”与“意义增值”,让学生成为知识建构的主体,也使教师实现了角色的转变,即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者”、创新精神的“培育者”和实践能力的“引导者”。

二、创设物我交融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已成为当前劳技教学的一种新常态,但仍然存在着三大误区:一是“举例式”,即把情境当作理解知识的“例子”,与学生主体关系不大;二是情境呈现碎片化、虚拟化,缺乏真实性,削弱了情境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和激发动机的功能;三是情境缺乏生成性和深刻性,难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劳动与技术课程重视挖掘知识内在的意蕴与学生个体世界的关联,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有社会现实意义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观察、交流、推理、操作、反思等活动中认识当前所学技术的意义,体会技术学习的过程及规律。

在八年级《创意笔袋的制作》教学中,笔者创设了如下两个活动性情境。

【情境一】

教师:笔袋,又称铅笔包、拉链文具袋,它是文具盒的延伸,又有文具盒无法达到的妙处。它方便实用,深受同学们喜爱。(播放课件《精美的布艺笔袋》)

学习与探究1:你认为布艺笔袋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学习与探究2:说说笔袋的材料、造型、功能、封口方式以及使用的体会。

学习与探究3:织物与织物、织物与拉链的连接方法。

【情境二】

教师:造型别致的笔袋既可当作学习用品,也能起到美化生活、增添生活情趣的作用。亲手制作一只个性十足的布艺笔袋,可以自己使用,也可以当作礼物送人。

学习与探究1:哪些布料比较适合做笔袋?

学习与探究2:讨论、确定笔袋的设计要求、构思方案。

学习与探究3:根据已经设计好的笔袋图样,制作一个实用、美观的笔袋作品。

作为一种真实的学习背景,物我融合的教学情境具有连接知识、技能和体验的作用,是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生长的一种有效手段。“情境一”运用精美的图片,搭建了生活“情境”与学科“知识”相融的思维场域,由此,让具有思辨特点的问题成为学生探究的起点,学生在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也发展了学习兴趣和技术思维。“情境二”是“情境一”的延续,旨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构建笔袋的制作方法和技术,兼具文本符号理解、思维方法感悟和价值引领的意义,自然有利于学生情感、智慧和个性的生长。

三、深化和完善重在“体验”的技术实践活动

长期以来,一些教师总认为技术课程就是操作训练,就是学技能,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技术观。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来考量,技术尤其是现代技术,既包括材料工具等有形的物化技术,又包括一定的专门知识、劳动技能和实践经验等无形的活技术,还蕴含着丰富的超越学科限制的自然、科技、人文、艺术等多种素养,需要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亲历”“亲为”中去感悟,去体验。为此,劳技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和全程参与,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实践体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发展。

例如,在教学《六角笔筒的制作》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在选择制作工具材料、阅读典型笔筒样品、设计笔筒制作方案和合作完成笔筒作品等系列技术实践活动中,利用已经感知的多种制作材料,以榫卯等传统木艺为依据,学习、掌握划线、切割、打磨、上色等技法,并在头脑中进行分析、概括、综合,达到对笔筒制作技术的要求和原理的理解,从而培养制作笔筒产品的样品的能力。

可见,以实践为技术学习的载体,试图让学生通过一个个技术问题的探究,通过一件件技术产品的设计与创作,慢慢构建一个知识结构——从低结构到高结构,从本学科的结构到跨学科的结构。学生在经验化、情境化、问题化、活动化的技术学习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将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与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学习状态联系起来,在关注工具材料、技术知识、技能技巧、加工工艺及作品模型的同时,更加关注自身成长与发展。这正是实践教学极具价值之处。

四、实施促进提升与发展的多元评价

多元评价是劳技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为此,教师要以真实的技术实践活动为基础,努力建构一种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形式多元的评价体系,保证学生技术学习呈现立体的、有结构的样态。

评价目标多元是指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多层次发展目标。既要有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通过学习都应该达到的水平性学习目标,又要有适合不同层次学生进一步发展的提高性学习目标,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评价内容多元是指着重从技术知识、方案构思、图样表达、工具使用、操作流程、作品创作以及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工匠精神、安全意识等方面进行评价,以纸笔测试与非纸笔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从多个侧面反映学生参与技术学习的情况,突出对学生多项能力、素养培养的要求,更好地实现技术学习目标。

评价主体多元是指评价不仅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还应该有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甚至让家长参评等。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自我诊断、自我纠正、自我完善,彰显评价对学生学习动力和后继发展的影响。

评价形式多元是指以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既要看学生对技术知识掌握的结果,更要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感悟技术,进而体验到一种技术情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灵活采用课堂观察、表现记录、现场点拨、实践报告、作品展示等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实践证明,回归评价的本质,打破惟“学生作品”论学生技术学习业绩的传统做法,努力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让学生从知识、思维、能力、情感等多个维度进行观察与反思,是培养和提升学生技术素养的有效方式和重要手段。

促进教学方式转变,优化技术学习过程,是破解当下初中劳技教学表面化、浅层化的迫切需要。深刻领会技术教育的重大意义,注重学生在技术学习中的价值辨析和行为建构,教师才能将它转化为教学实践的价值选择与行为自觉。

猜你喜欢

笔袋劳技包装盒
一个快递盒的旅行
“人本”思想在小学劳技培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买笔袋
包装趣事
心爱的礼物
零食包装盒的百变大咖秀
劳动技术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应用
小鱼笔袋
笔袋小姐要减肥
A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