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法游学:行不言之教
——以重庆市沙坪坝区小书法家书法游学实践为例

2018-01-29

江苏教育 2018年77期
关键词:沙坪坝区游学书法

一、书法游学的源起

中国最古老的游学应该是源于孔子当年周游列国拜见老子,并向他问礼的故事。这个可以归为游学之始祖。至圣孔子周游列国后回鲁国开始自己的学术之路和传道之行,后来创立了儒学思想,这个应该归为游学后的发展。其后有不少文豪、书法家也有过类似游学之旅,集百家之长,行万里之路后方自我成长化为一家,如书圣王羲之,大文豪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等等,他们都是在多次游历(游学)之后,融百家之长而成一家并流芳千年不朽,以至影响到当今教育,甚至开始把游学当作一种尚文尚优尚武尚书之旅。

百度百科定义“游学”:游学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最为传统的一种学习教育方式,而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游学,是20世纪随着世界和平潮流和全球化发展进程而产生,并逐渐成熟的一种国际性跨文化体验式教育模式(Experiential Learning Model)。而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所谓游学即是一个“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学”和“游”的有机结合。

“书法游学”则是2017年5月由重庆市沙坪坝区教育基金会率先提出并付诸实践的一种专业游学活动。书法讲究与古为徒,不仅仅是学习古人书法的技法,更要学习其高尚的品德和修养,要临摹古人的字帖,更要临摹古人的学习和修行的方式。书法游学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游学方式,是以书法学习这一特定目的为核心的游学内容,旨在培养学子与古为徒的书学理念,提高学子书学眼界,打开学子书学视野,提升学子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的一种传承传统文化的专业游学。至今,重庆市沙坪坝区教育基金会已经组织学生开展了两期的书法专业游学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书法游学与书法教育

“书法游学”就是以书法学习为核心的一种学习方式,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应该归于书法教育范畴。那么“书法游学”与“书法教育”又有什么内在关系呢?厘清这个关系才能够真正把握好书法教育与书法游学,才能够真正做到相辅相成而相得益彰。自2013年《中小学书法教育纲要》颁布以来,书法教育在神州大地蓬勃开展,特别是教育部首批书法教材发行以来,“书法教育进课堂”迈出了书法教育中核心一步,这是书法教育的幸事。但是,书法进课堂最终完成的是一种书法的普及,而要真正培育出书法大家,这个任务不是书法课堂能够完成得了的。如果若干年之后,我们的书法教育仍然与书法进课堂之前一样,成果寥寥,尚不及或无明显优于当下,那将是书法传道者的一种悲哀。因此,如何在书法进课堂的基础上,让书法这一传统国粹真正培育出与之匹配、能够与古相争的书法人,则是当下书法教育人应当思考和践行的要务。书法游学担当起“书法进课堂”的另一种功能的补充。

《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里老子所谓的“不言之教”,指的是自然规律,也就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等等自然中对立但统一的现象,换句话说,也就是自然法则,这些自然法则没有语言,但藉由观察自然,让我们学习到宇宙自然现象中,恒久不变的道理。“行不言之教”,意指人应该向自然学习,以万物为师,非形式条规的督教,而为潜移默化的引导。《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提到:“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这里“不言”指的就是“天之道”即是宇宙自然之道。真正做到老子所提倡的“行不言之教”的,在书法教育形式上,最能与之匹配的则是书法游学这一教育形式。

三、书法游学的实施

1.三个问题:为书法游学成功把握方向。

书法游学的实施首先必须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是解决游学的理念问题,这是书法游学的本质,是书法游学所有问题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即书法游学是一个什么活动,是旅游呢还是学习。第二是要解决游学的目的是什么,目的要分为总目的和次目的,书法游学总目的由一个个次目的组成,所以先解决总目的,然后再实施每一次游学的次目的。目的明确了自然就决定游学的对象和途经。第三是采用什么方式,选择队员的数量和侧重,配备什么辅助工作人员,队友、导师和助手三者合为一者,方能达到最佳效果。

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小学书法游学理念确定为“游中学、学中长、长而优”,形式为游,核心是学,过程是长,目标是优。因此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小学书法游学的思路是:以为培养未来书法家打基础为总目的,以文化历练为核心,以书法技法训练和书法交流为两个抓手,以游学主体化、主题系列化、系列体系化为原则来设计“小书法家游学”活动。这样设计就避免书法课堂上以书法技法为核心训练相互重叠而变成以文化历练为核心的书法游学,以期游学与书法课堂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总目标设计下,沙坪坝区中小学书法游学设计了三次游学主题:书道探源——道德经为主线;两圣游学——论语为主线;弘扬书道——中庸为主。三个主题形成以文化为核心的书法游学周期。针对这样的游学目标,确定了“有相当书法基础且有一定自我管理能力的”中小学生9人作为第一次游学对象,同时遴选了优秀的书法辅导教师、家长代表、生活教师共4人一起组成了游学辅助人员。在游的形式上,选择了半自助式:即是保险、车辆、住宿、车票、机票及接送站等业务交由旅行社服务,其余专业游学的内容、地点和时间等游学安排全部由游学团队根据本次游学目的而自主设计、选择并实践。这样就将游和学合理的分开,又有机的融合,让学成为核心、游是一种载体,最终才能够达到“长而优”的目的。

2.前期准备:为书法游学成功奠定基础。

前期准备工作是游学成功的基础,他主要包括线路设计与踩点,游学对象的选拔与前期教育,游学辅助人员的选择和前期准备。

线路设计是成功的前提,是游学的主线,主线路设计的优劣决定了书法游学效果好坏。游学线路设计要注意三个原则,即:把握主题与景点结合的原则,景点与景点的内在联系的原则,景点的专业性与书法游学主题紧密结合的原则。沙坪坝区中小学小书法家第一次游学活动主题是“书道探源”,问书法之道,探书学之源。所以有了“书法文化之源——宣纸之源”“文化之源——周易”“文化之源——道德经”“文字之源——甲骨文”“书法之源——碑林”。于是我们设计了历经7000余公里,跨越三个省市,新中国最早最著名的三大博物院,大大小小专业性博物馆近10个,叩问书法源头、文字源头、周易源头、道德经源头的一次书法实践。

3.严格实施:书法游学成功的关键。

书法游学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实施过程中的严格与灵活。书法游学的成效好坏在于实施过程中的方向把握,实施者首先要明确这是书法专业性游学不是一般的旅游式的游学,核心在学,方向是书法,形式是游,实际上其本质仍然是书法教育,仅仅是将一般教室性课堂转变成自然的、历史的课堂,将教室里说教的课堂转变成让大自然背景下的书法来行不言之教,让孩子们在身临其境中学习书法、让孩子们在研究中、与历史碰撞中学习书法。因此,设计好线路和实施方案后,游学之关键就在于实施过程,实施过程严格而灵活则必然带来良好的游学效果。学生在游的乐趣中实实在在学习,必然获得远在课堂之上的收获。其次就是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充分利用现场的资料进行书法教育,将书法文化的魅力及内涵的博大精深通过游学过程自然而然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为其今后发展打下基础。最后是文学修养与书法文化的紧密结合。优秀的书法作品、传世碑帖往往都是与文学高度融合的,是书家的书法技法、文化修养和个人素养高度融合的经典之作,因此,游学中将文学修养融合进书法游学之中,让文学成为孩子书法游学、书法学习过程中的助推器。沙坪坝区第一期书法游学是与《道德经》为主线的游学,游学过程中读完《道德经》,背诵前十章,同时每天要完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游记,当天事情当天完成,严格兑现。第二期书法游学则是以《论语》为主要阅读,同时背诵《兰亭序》《诫子书》《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每天要写游记和作诗填词。将文学融入书法游学,学生的进步是全方位的。

4.后期总结:书法游学成效的延展。

书法游学一定要善始善终,而不是旅游般的游走一圈就结束了,那样就与一般旅游无二。书法游学的后期总结分成几个层面:第一层面就是大家座谈谈谈感受;第二层面就是大家动笔写写感想;第三层面就是按照游学过程和自己的游学游记写三篇以上的游学感受,并随着游学图片等内容制作一部游学集;第四层面就是组织孩子坚持练习书法,开展一次书法游学前后对比的作品展,同时将孩子们的作文再次修改后寄出去投稿,这种孩子实践经历过的游记很容易被编辑相中。游学回来之后,每一个学生必须完成当日游记,三篇游览后记,三幅作品创作,才能够得到游学赞助费。这个也算是游学的激励机制,让孩子游学中有记录,有收获,有反思。

书法游学是在“游中学、学中长、长而优”的一种书法实践性专业化的教育活动,是书法之旅、文化之旅,更是成长之旅,是将常规课堂的书法教育放在大自然中的不言之教。

猜你喜欢

沙坪坝区游学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沙坪坝区科协与奉节县科协联合海智专家助力乡村振兴
在抗疫中发展的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医院
沙坪坝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碎》设计素描
游学天鹅湖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去美国“插班”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