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田径教学课程现状与改革研究

2018-01-29张栋

体育风尚 2018年1期
关键词:田径身体素质教学方法

文/张栋

新的教学思想的确立,新兴的体育教学已成为时代趋势,这就使得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自主选择权大大增大。一些更加自由、更加富有创造性的新兴体育项目则备受学生的欢迎,作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老一辈”,田径体育运动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经常出现本专业学生不爱学,其他专业的学生不爱选的现象,学生对这门课程没有兴趣,课堂气氛不浓厚,老师教学时也很无奈,课堂缺少互动,学生就更不爱学。这种现象不断地进行恶性循环,使得高校田径体育运动课的弊端不断暴露,矛盾日益明显。

一、我国目前田径教学的现状

(一)墨守成规,千篇一律的教学

随着现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一些高校开始摒弃原来的死板枯燥的教学模式,开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而大部分的学校还在沿用以往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做到对学生因材施教,还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现在学生的需求,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学生只是单一简单的重复着田径的动作,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表现却不被重视。

(二)不从实际出发,达不到强身健体的要求

学生在学习田径这项运动时,有时候会出现身体劳累、心理压力大等现象。这些行为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会使学生反感、抗拒这门课程,这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有很大的关系。有些时候,教师过于强调跑的多快多远,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不从实际出发,盲目的进行练习,达不到强身健体的要求,把学生当作一个跑步机器,过大的强度使学生现有的身体素质无法适应,达不到课堂上的要求。另外,在田径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过于重视对技术细节的要求,忽略了田径课程在体育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目标——为学生的健康服务。在课堂上,体育教师把本专业学生与其它专业学生等同,造成有部分同学在田径运动的学习中产生困难,造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容易出现学生不配合,甚至逃课的现象,使课堂气氛变得很尴尬。

(三)教学模式死板老套,缺乏新意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对于田径运动的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而且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其教学内容都大致相同,这就使选修的学生很苦恼,学的知识尚浅,技术也没有本专业的熟练,还要和田径专业的学生进行一样强度的训练,负荷强度大,使学生抵触心理大。而本专业的学生虽然在体能和技术上强过于选修的同学,但是日复一日单调枯燥的训练也让人很吃不消,缺乏趣味性的锻炼导致教学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据调查,在一部分学校里,因为教学模式老套缺乏新意,很少的同学选择了田径运动,但名额不够只能硬凑人数,导致很多学生对此行为的不满和抵触。

(四)教师教学质量跟不上发展

时代在发展,对田径运动的教学质量也在不断变化,墨守成规的教学已经不被学生所“买账”,体育老师也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制定新的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高校的体育老师在上田径课时多年都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思维,死板的教学,也使学生难以从中汲取营养,思维得不到发散创新,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中缺乏生机与活力。在传统的以老师“马首是瞻”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被动进行学习,在田径运动课程的教学中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的个性特征的不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田径教学成了一场以老师为主导,学生盲从的枯燥的“表演”。

二、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田径教学的改革研究

(一)建立新的教学理念

在田径运动的教学中,体育老师要建立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是否适合本专业的学生,运动强度要多大,运动时长要多久等问题,切实的为学生考虑,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研究出不同的适合方案,比如对田径本专业的学生就要多注重技术细节的指导,并适量加大强度,提高其身体素质;而对于其它专业的学生,运动强度就要适量减少,并不要过多的纠结于技术细节,要另学生大致了解田径这项运动,切勿千篇一律的进行教学。

(二)从实际出发,达到其真正教学目的

拒绝过于高强度却收效甚微的训练,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方案并加以实施。体育的教学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其身体性能。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不同的田径内容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选择那些容易被学生接受且适合学生的田径教学内容,做到真正从实际出发的要求,切实为学生考虑,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

(三)注重创新,增加课堂活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要进行系统的改革,就要打破原有的、陈旧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吸收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创新,不要墨守成规的走老路,要保留原有精华的前提下引进新的思想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单调乏味的传统教学模式,为新的教学模式提供动力,这样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了,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和掌握。

三、结语

田径在高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有助于增强学生体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高校需要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以及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改进田径教育工作。

[1]孙立伟.高校田径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策略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9):10-10.

[2]张勇胜.探讨分析普通高校田径选项课教学现状的思考及改革设想[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0):79-80.

猜你喜欢

田径身体素质教学方法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借助实心球进行田径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