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体育教学生态化的缺失与反思研究
2018-01-29刘明
文/刘明
教育的发展使不同学科之间的紧密程度不断增加,在跨学科专业崛起的同时,这种发展趋势更为强烈。在此趋势的发展中,生态专业的学科开始吸引了大量的其他学科的重视,在教育学领域表现更甚。生态学的研究范畴是生命体与其生活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日常教育中相互之间的关系比较突出和常见,比如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乃至老师同老师的关系,另外,还有教学设备与人的关系等。可见,我国的教学是完整的系统,而绝不是一个单纯的环境。如此看来,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大学体育显得尤为重要。专家对体育教学生态化的方式开展也十分重视,做出很多研究。
一、我国大学体育生态化缺失
(一)师生思想缺乏统一性
素质教育的推行并未落到实处,现阶段的高中阶段的教育仍以考大学为主要目标,而音体美作为所谓的副科,都必须让位于学科教育和学习,大量的上课时间也被占去。从小在家长和学校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对这样的学科采取淡漠的态度,重视程度不强,造成在大学的体育开展中学生也不能足够的重视体育教学。学生消极的上课状态,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课堂的激情和兴趣缺失,教学效果势必欠佳。即便在大学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之中,师生对于大学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仍然不足,在学校体育场主动参加活动的学生也极为少见,而且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参与体育运动项目的人较少,在学校的运动会中,只有极少一部分同学对体育运动项目比较感兴趣。可见,对待体育课的积极性不强将严重影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进而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形成极大的影响,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从而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国民体质的提升。
生态学的研究充分表明,生物在生命进化过程中,运动对身体的改变很大,会产生很多物质成分,这些物质成分会引起大量的生物反应。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各种非常重要的联系性,这些联系将严重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人们对待体育课程的态度,进而对生物在人体的影响中产生较为重要的作用。老师和学生的情绪相互之间紧密联系,进而形成一种微妙的心理生态系统,彼此互相影响。学生的听课和参与的积极性程度不高,将严重影响教师备课和教学的积极性,对于课堂质量的提升可能会欠缺动力支撑。消极的学习态度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大学体育课的良性发展。
(二)体育价值观念落后
大学体育教学活动是整个教学形态中微小的生态系统,教学因素对教学活动的影响很大,形成的教学环境也有所不同,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学习就有所不同。教师和学生持有的不同的价值观念在课堂中将会呈现出来,这是大学体育教学中课堂反应的重要方面。大学体育教学,教师组织的团体性活动将给学生体育学习提供更大的动力,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轻视体育教学的现状。多数高校都有开展春、秋季运动会,包括一些日常的体育赛事活动,但除此之外,体育活动的空间和时间预留并不多,没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视。因此,大学体育教学在价值观上仍然存在较大缺失,需长时间内解决此现状,不断改善教学水平和提升教学效率,改变学生乃至社会人群对待体育课程的重要程度,进而对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以大程度的改变。一些集体性的教学活动也缺乏教育相关部门的重要性,极大程度的限制了体育教学的发展。
这说明我国大学在教学中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未实现大学体育教学活动的解放学生天性的心智和目的,对学生坚韧力和拼搏力的影响也不足。目前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教学存在较大差距,在教学氛围上也存在不足,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上也存在具体实质的缺乏。在大学体育教学的课时安排上充满缺陷,硬件和软件条件都与时代要求所脱节,这都源于体育教学理念的滞后,这造成了体育教学活动受限,对学生身体体质的影响比较大,严重影响了学生身体健康。
(三)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主导着教学程序和学生学习。在教学中,教师水平不高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我国现阶段的大学体育教师存在良莠不齐,教学能力较差等问题,师资的数量也不足,将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在教学活动中,严重缺乏教学能力过硬,各方面都突出,素质极高的体育教师。大学的扩招对大学体育老师的数量没有多大影响,反而呈现直线下降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大学体育教学活动的质量。造成该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因此,在人力资源的投资上缺乏人性化,缺乏更大程度的人力建设。
像体育这样的公共课程得不到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学校缺乏应有的重视,师资力量严重匮乏,教学课程建设力度严重不足,导致整个教学活动出现严重的生态化缺失的现状,不利用整体教学和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四)硬件设施匮乏
教育局相关部门和学校因对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不足,体育课程的资金投入非常有限,造成体育器材陈旧,硬件设施严重匮乏的现状,严重阻碍和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我国许多高校按照国家规定修建了体育场和体育馆,并配置了相关资源,但仍然无法满足学生体育学习的基本需求,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完全不利。很多学生在体育场中因为相关设施缺乏,无法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部分学校在场地建设上存在严重匮乏的现状,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难以进行,使得体育教学的建设和发展步履维艰。
(五)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所开展的一切教学活动的指向全在学生,因此,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高低决定着教学活动开展的积极意义,也将严重影响着教学效果。然而,现阶段的大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对体育课的兴趣度并不高,导致教学开展失去了应有的乐趣。这也是体育教学生态化缺失的体现。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不强是体育课表现不活跃的关键原因,他们无法调动起自身学习的积极性,也就不能顺其自然的加入课堂的活动中去。当然,体育教学的方法死板,课程安排不合理,也是导致学生兴趣度缺失,不愿意参与其中的因素。各个方面难以实现有效配合,也做不到最好展现,均对课堂活动的开展有着滞后的影响作用,进而束缚了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积极性,不利于体育课堂的高效开展。
二、应对体育教学生态化缺失问题的措施
(一)加强课程设计人员的生态理念
大学体育教学过程要求课程设计人员具有生态意识,并努力培养学生具备体育意识。大学的体育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身体,开发学生身体力量,培塑学生健康的体格。生态意识的指导才能实现教学活动合理的开展,教学内容有效的传授,进而利于学生珍视生命,加强身体锻炼,长久下来,体育活动就与人类创造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人们对其的重视程度将大大增强。体育教学也不可仅仅围绕教学技能展开,要针对学生的生存技能加以培养,以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强化学生处于社会中的用途。体育意识理念的增强,很大程度上要建立在对学生心理辅导的基础上,且要在体育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加强相关课程的开展。大学生因为各自生活环境不同,身体和心理发展情况存在差异,教师要充分的注重心理和身体发展层次,要区分学生的不同状况,进行因材施教。
(二)大学教育应树立生态化意念
大学的体育教学应全面树立生态化教学理念,符合自然人发展需求,为体育教学提供更高的发展机会和可能性。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应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最重要的价值是追求和保护自身生命安全,同时教师也要确保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安全性。在这样的理念的驱使下,可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为大学体育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基础和发展力量。生态化理念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实践活动的重要前提。和谐的生态环境是师生发展的关键要素,是实践活动的重要前提,为生态化理念的深入人心提供重要基础,对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重要力量。生态化发展理念是师生关系融合的重要方式,也意味着教师应该采取正确的调和方式,促进教学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师生应进行平等沟通和交流,确保基本对话之间形成更好的思想融通,利于教学水平的顺利开展,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实现更大程度的体育技能提升,个人身体素质也不断增强。交流过程的实现是帮助学生树立人生价值观和实现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为教师和学生关系的融合与发展提供更大程度的帮助。生态化师生关系不是简单的说教和咨询,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促进师生互动的关系,实现双方沟通桥梁的搭建。生态理念的发展对于校园环境的建设,对校园内传播积极健康的体育文化理念和体育精神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并提出较为严格的要求。大学校园要利用好校园设施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尤其发挥广播站和校园网站的广播和宣传功能,时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资讯和校园体育项目建设的情况,乃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先进事迹,改变学生的对待体育的认识思维,也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的重视程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发挥生态化理念的重要作用,提升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利于大学校园落实阳光的体育活动。在教师的引导和教育下,学生要确保每天应有的运动量,在时间和项目的设定上要注重实效性和科学性,做出相关要求。教师在相关制度的设置下,对学生的体育运动加以监督,促进实施的有效性,提升教学活动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当今大学体育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对待体育课的积极性不高,教师的教学理念也严重滞后,师生的种种不良表现严重影响了大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降低了大学生体育学习的效率。学校的体制对教学的影响也很严重,应大力推行生态化的教学模式,为传授学生体育理论化水平和体育技能提供重要的基础,树立生态化教学理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完善大学校园体育文化,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全面化的人才。
[1]李德辉.中国大学体育教学生态化的缺失与反思[J].赤子:上旬,2015(2):68.
[2]吴林.当代大学体育教学生态化的缺失与反思[J].商情,2015(5):378.
[3]姜志明,王涛.当代学体育教学生态化的缺失与反思[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