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姻Fintech,银行不差钱?

2018-01-29黄鑫雨

首席财务官 2017年13期
关键词:商行存款银行

文/本刊记者 黄鑫雨

“张行,我们在推联合信用卡,年底有没有跟华夏的合作机会?”金融城“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上午茶歇,京东金融消费者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区力在门口边双手递上名片、边挽留刚结束发言的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在有着资深央行背景的张健华面前,区力说话时上嘴唇轻微有点抖动。

峰会当天下午,蚂蚁金服借呗负责人陈怀晟的坐席前人头攒动,从比例上“秒杀”了旁边跟他一样等待上台的银行系代表。一行五位嘉宾中也只有他不是“衬衫+西装”的金融人士标配,而是“紧身POLO衫+船鞋”的打扮。

>> 蚂蚁金服借呗负责人陈怀晟

陈怀晟和区力都是传统银行送给Fintech的“礼物”,他们一个来自招行、一个来自广发。而这种看似反差的“毕恭毕敬”与“用脚站队”细节,在随后的几天被连续的几起合作全面放大。

6月中下旬开始,中国四大行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扎堆“迎娶”Fintech时刻。京东VS.工行、百度VS.农行、腾讯VS.中行,再加上今年早些时候阿里和建行战略结盟,银行巨头们一改当初“门外的野蛮人”之不屑,以一种近乎争抢的姿态宣告这场爱恋。不仅四大行,来自陈怀晟的介绍诸如上海银行、渤海银行及包商银行等中小银行,已成为阿里和蚂蚁金服的合作伙伴。有媒体粗算,截至目前“银行+Fintech”至少已累积出现了23起战略合作事件,其中阿里一家就与10家银行建立战略合作。

握手言和是否意味着竞争时代的结束?一时之间,银行和Fintech到底“看中”了彼此什么?“银行+Fintech”的这场豪门联姻能走多远?诸如此类话题讨论迅速占领朋友圈。

正如,爱情往往是两个强者之间的风花雪月,而不是两个弱者间的苦大仇深。真正落实到每一处细节,你会发现“喜不喜欢、爱不爱、合不合适、在不在一起、住不住一块、有没有名分、过不过得下去”却是实实在在的七件事。

这场银行和Fintech间的“联姻”可能没有七件事之多,但大家相对认同区块链未成熟、技术拐点未到时,四大行手中的资金来源充沛是其最大筹码。“曾经有一位老领导,他说商业银行不具备互联网基因,所以最后一定要被人家打败。当时我不太同意,没有基因我总可以嫁接吧?好歹我有钱吧!商业银行有独家的牌照优势,牌照是什么?是吸收公众存款的权利,互联网机构再有活力,但你的资金量也没我大。”张健华作为传统金融业者“不差钱”说法,几乎被每位参会银行同行所异口同声。

然而就在截稿期内出现两则也许宣告双方力量正在此消彼长的消息。“余额宝期末净资产规模达到1.43万亿元,比去年年底的0.8万亿元,激增了近80%,环比2017年一季度末的1.14万亿元,增加了近3000亿元,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直逼四大行的个人活期存款规模”。招行作为国内吸储能力最强的股份制银行,去年个人活期存款余额为9516亿元,个人定期存款余额为3329亿元,两者合计接近1.3万亿元。余额宝的规模事实上已超过了招行2016年年底的个人活期和定期存款总额,同样遭到碾压的还有兴业、中信等多家股份行的个人存款总额。

在余额宝货币基金规模高歌猛进的同时,另一则消息则是“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上浮40%”,银行资金显得捉襟见肘。为了稳固存款大客户,多家银行的大额存单收益上浮幅度均在40%以上。招行、广发、中信、光大、工行、平安、广州银行等多数银行表示,大额存单利率已全面上浮。其中广州银行上浮的幅度最大,一浮到顶,达到45%。

“银行业最为重要的存款来源是企业等机构的存款,这并未因Fintech的到来而发生多大变化。”某位70后财经媒体主编言之凿凿,但情况果真如此吗?

>> 京东金融消费者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区力

四大行一切安好?

2016年四大行的年报告诉我们,传统银行业者口袋里的钱,不只是少了,而且已经动了更为根基的公司存款的定期项目(如表1、3、5、7所示)。按标红部分所示,公司存款之定期项目,在四大行占比中无一例外全部呈现同比下跌,其中建行更是从2014-2016连续三年呈现下降,而中行公司存款总额2016年同比下降。

有趣的是,在个人存款总额2016年的占比统计看,除中行外,工建农三行都同比下降。特别在个人存款之定期占比项目内,四大行无一例外都表现为下行的“大阴线”。该数据的不振,也与2017年7月4日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上调关系密切。

从按地域(境内)划分的四大行(中行没有披露该项目)2016年客户存款结构看,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显然是四大行传统的吸存“票仓”。但在这三个地区的占比方面工行、建行和农行出现各自的下降(如表2、4、6所示)。

表1 工行按业务类型划分的客户存款结构(百万元)

表2 工行按地域(境内)划分的客户存款结构(百万元)

表3 建行按业务类型划分的客户存款结构(百万元)

股份制银行,“一条红贯线”

从显示下降的标红区域看,以招行、中信和华夏银行为代表的三家银行(特别是招行的区域客户存款划分)是“一条红贯线”。

既然消息中招行和中信的个人活期存款已经被赶超,则按业务类型划分的客户存款结构细化看(如表8、10所示),在公司存款之定期项目占比上这两家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延续着四大行的下降趋势,并且在个人存款之定期项目占比上,招行与中信银行也都明显下滑。此外,2016年中信银行在个人存款总额上也低于余额宝活期资金规模(注:在公司存款项目内,中信包括了协议存款部分)。

同样,按地域(境内)划分的客户存款结构中(如表9、表11所示),中信银行除了保住珠三角地区的2016年存款总额同比增长外,无论北上广深的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东北内陆地区均占比下跌。在信用卡时代曾风光无两的招行,更是让人吃惊的看到:2016年所有境内六大地区客户存款总额占比全线下降、一条红线贯底。

城(农)商行,“易主”尴尬

早于四大行6月与互联网为代表的Fintech密集联姻。6月1日,主做汽车金融的微贷网2.8亿元入股位于李彦宏老家的山西阳泉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泉银行”)。根据澎湃的消息,这家P2P平台于今年4月认购位于1.4亿股,每股作价2元,目前持股比例为9.76%,成为第一大股东。

无独有偶,江苏某家由农信社发展而来的农商行,参股企业转让手中所持该农商行3000万股。某广东地区的P2P业者最终因无法控股而放弃交易。

虽然类似这些围绕城(农)商行的股权交易,最终必须通过当地银监局及银监会等审核通过,但此前网贷业者以个人身份出任城(农)商行独立董事的事件并不少见。

“现在监管越来越严,来自大行的挤压与Fintech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某城商行董事长曾道。以前还只是盈利压力,盘算着如何活得更好。如今不良贷款飙升、利差明显收窄、产品严重同质化、新金融竞争白热化和团队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难题叠加在城(农)商行管理者的面前。

中国的城(农)商行在历经了20多年发展后,总资产在2016年末达到28.24万亿元,为1995年的40余倍,近十年来每年的资产增速均超过银行业均值,近五年更是翻了一番。城商行数量最高峰时达150家,兼并重组后也有133家。部分中小银行试图向金融科技等方向转型,但存在概念不明、技术不灵、人才不强等问题,有的简单停留在“理财超市”概念上。资金、股权易主,也许只是反映了城(农)商行们颇为无奈的现实。

表4 建行按地域(境内)划分的客户存款结构(百万元)

表5 农行按业务类型划分的客户存款结构(百万元)

表6 农行按地域(境内)划分的客户存款结构(百万元)

表7 中行按业务类型划分的客户存款结构(百万元)

表8 招行按业务类型划分的客户存款结构(百万元)

表9 招商银行按地域(境内)划分的客户存款结构(百万元)

表10 中信银行按业务类型划分的客户存款结构(百万元)

表11 中信银行按地域(境内)划分的客户存款结构(百万元)

在这场与各种各样Fintech们联姻的背后,我们隐隐可以感到中小银行“紧日子”来了,也许四大行的“紧日子”也正在路上。

猜你喜欢

商行存款银行
存钱意愿不减,前5月居民存款累计增加7.86万亿
江西银行
盂县农商行“整村授信”工程启动
介休农商行全力推进整企授信
记忆银行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2018年农商行竞争力评价报告
舒兰农商行为永吉农商行捐赠救灾物资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把时间存入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