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武术国际推广路径探析

2018-01-29赵家豪

运动 2018年22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武术国际化

赵家豪,陈 琳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新时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是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改革开放几十年间,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认可,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文化的重要性,经济和文化两驾马车缺一不可。武术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现武术的国际化推广,有利于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在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新时代,武术的国际化推广,更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大国形象。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加强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是以经济贸易为主要载体,实现互利同赢的跨国战略思想,打破了原来点状、块状的区域发展模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使沿线诸国也能分享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实现“走出去”战略思想。“一带一路”倡议是经济贸易和文化发展双核战略。中国地处东西方的核心地带,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充分发挥东西方经济文化纽带的作用,增加武术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促进武术的国际推广。

1 新时代武术国际推广面临的问题

1982年随着电影《少林寺》的播出,中国武术顿时间风靡全球,随着一大批武术明星的出现,给中国武术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增加了世界人民对学习武术的憧憬和向往,俄罗斯总统普京、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等国家首脑、政府官员、世界名流参访少林寺,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传统武术,了解其中的奥秘,更加体现了世界人民对中国功夫的热爱。虽然世界市场对中国武术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但是中国武术显然并没有做好准备。在中国,武术专业技能优秀的人很多,但是懂外语的人很少,缺少一些国际武术教练员,阻碍了武术国际化的进程。西方人普遍注重直观形体,喜欢直观科学的运动,中华文化强调内敛不争、仁义中庸的思想,思想文化的差异也是阻碍武术国际推广的又一原因。在练习武术的过程中,以口传身受为主要形式,没有科学量化的打分标准,对武术比赛胜负评判的主观因素较强,武术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在国际推广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地区选择何种拳种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面对国际推广中存在的诸多因素,应整合优化武术内部要素,使其适应国际化的发展,让中国武术在世界各地生根开花。

2 新时代武术国际推广路径

新时代的到来给武术国际传播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赋予了武术国际传播新的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也为武术的国际化提供了思路。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提出武术的国际推广应采取由点到面、由远及近、由内到外、重点突出、区别对待的原则,坚持市场为导向,“派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结合自身的发展规律,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服务于世界人民的同时促进武术的国际化推广。

2.1 武术国际化推广应得到国家、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是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促进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加强合作交流。中国武术文化的国际化推广,首先国家应营造一个适合国际推广的大环境,这就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力量,社会广泛参与,积极地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发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发挥政府的功能,建立一个共享的亚洲文化圈,形成一种中国武术文化环境。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创造巨大的需求市场,中国也将通过“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推动与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和耦合,用资本输出的方式进入亚太地区和欧洲市场,中国武术也可以借助这个互联网平台在这些地区进行文化输出,促进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和沿线各国文化进行相互交流,提高中国武术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

2.2 新时代下武术国际推广需要重点突出、区别对待

中国进入新时代,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途中,以武术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推行走出去的发展道路。在武术国际化推广中,我们要寻找重点突破,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区别对待。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其内容也是丰富多彩,武术拳种更是丰富多样。据20世纪80年代中国武术官方统计,流传有序、内容系统、拳理丰富的拳种约有129种,包括少林拳、太极拳、八极拳、查拳、象形拳、八卦掌等武术拳种,所以中国武术在世界推广的过程中应区别对待。武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推广时,我们应考虑沿线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民族特性,选择适当的武术拳种,满足当地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国际舞台上推广中国武术。

2.3 新时代下武术国际推广需要由近及远、层层深入

新时代下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新理念、新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区域合作关系,共同打造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相邻近的国家大多也是发展中国家,有着很多的共同点。中国武术应先从周边的国家开始推广,然后再逐渐蔓延欧洲,从而实现国际化。与中国相邻近的国家也有着较好的武术发展史,“一带一路”的提出让这些国家的联系更加紧密。在中国周边的这些国家中,应增加武术文化交流,定期举办区域间的武术赛事,使中国武术“走出去”。然后再进行欧洲等相对较远国家的武术推广,这样由近及远,层层深入,逐渐把中国武术展现在世界之林。

2.4 新时代下武术国际推广需要由内到外,彰显武术文化价值

中国武术国际推广过程中,应该借助现有的在外交流平台,融入武术的推广,挖掘武术的内在文化价值,促进武术世界性的传播。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同志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有51国建立134所孔子学院和127个中小学的孔子课堂,2016年注册学员达46万人。2017年,孔子学院计划新覆盖9个国家,并最终实现“一带一路”国家全覆盖。孔子学院对武术的传播有着独特的优势,庞大的在外平台也给中国武术的推广提供了很好的途径。中华武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主要结合了儒家文化,形成了以儒家“仁义”为内核的伦理思想,在整体理论中讲求一种“调和”,追求一种动态的“和谐”,讲求“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内外合一”,注重和谐、自然、统一、内外兼修的理念,这种理念正是世界人民的愿望。中国是一个崇尚和谐的国家,和谐理念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武术在发展与成熟过程中也想成了一系列“和为美”“和为贵”的思想。借助孔子学院来进行中国武术的国际化推广,展现中国武术的内在文化,更能加快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步伐。还应发挥国际武联和中国驻外大使的作用,在各个国家设立武术文化传播中心,不仅是对武术外在技法的传习,更要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

2.5 新时代下武术国际推广需要由点到面、全面实施

新时代是中国整体实力崛起的时代,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武术,也随着水涨船高,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和青睐。“少林功夫甲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千年古刹少林寺从此远近闻名,少林寺武僧团在国外的公开表演,真功夫的重现,让世界人民对中国功夫的了解更加深刻。我们应把少林功夫打造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品牌,借助少林寺和少林功夫在世界的影响力,形成一条文化产业链,打造中国武术文化品牌,成为世界认可度最高的中国文化之一。太极拳也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道亮丽风景,从2001年开始,国际武术联合会把每年5月定为“世界太极拳月”,世界各地的体育、武术及太极拳组织会在该月举行丰富多彩的相关活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天坛公园与印度总理莫迪共同出席“太极瑜伽相会”中印文化交流活动,勉励中印太极、瑜伽爱好者继续为促进东方传统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多做努力,让太极再次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据了解,目前太极拳已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练习太极拳的人数超过3亿。太极这一发源于中国的古老体育运动,凭借其蕴含的深厚文化、养生理念及防身健体效果,得到了世界民众的认可。

3 结论与建议

新时代武术的国际化推广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在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引领下的新时代,迎来了武术的大发展。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包含着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其中包含“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和谐共赢的理念,都与新时代所倡导的理念相统一。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实现中国武术国际化的推广,有利于提高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提高话语权,让武术以一种新的姿态为国家发展助力,提升中国的大国形象。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武术的国际化提供了思路。武术源于中国,但是属于世界,武术代表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也反映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正与新时代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愿望相一致。找到合适的路径,在国际上推广武术,可以使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武术作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增强世界人民联系的纽带,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让中国的文字被世界人民所书写,让中国话被世界人民所传说,从而更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大国形象,这正是武术在新时代的重要使命。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武术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中国武术“元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国武术思想史》评析
中国武术有哪些派别
中石化海外技术支持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