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

2018-01-28卢翠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4期
关键词:复习教学教学措施小学数学

卢翠琳

【摘 要】众所周知,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的遗忘规律,尤其是对学生来说,每天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众多,如果一味的注重新知识的学习,受到遗忘规律的影响,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对以前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就会大面积的遗忘。而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学习经验的不成熟,很难通过自己的力量,掌握知识学习的节点所在。所以对于教师来说掌握好教学节点,适时进行知识的阶段性回顾复习,是各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教学;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111-01

小学生的复习课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成绩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的复习课,就成为了老师们所关注的话题。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需要针对复习环节的开展,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在掌握数学复习策略的基础上,学会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进而促使学生在具备良好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实现对知识的有效建构。

一、明确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常常焦急地看到:学生上了一节课,而知识毫无长进,跟没学一样,这是因为教师没有提出明确的目标和步骤。”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是整个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其基本要求是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明确性,以及可检测性。一节复习课必须有清楚明晰的教学目标,才能把握复习的主攻方向。所谓的目标明确不仅包括教学目标必须正确全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教材的内容和特点,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还包含师生都必须对一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具有共同的明确认识。教学目标,是靠师生的合力去实现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不仅教师要明确,还要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实现目标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师生的心都往目标上想,劲都往达到目标上使。

二、知识再现,唤起学生回忆

复习课的主体是知识的再现,就是学习将已学过的知识不断提取的过程。时下,我们大部分教师都只围绕着课本总复习和一些事先编好的提纲进行复习,这样就缺乏因材施教,不能发挥复习课的實效性。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方法,针对学生平时学习时的多发病而编拟习题,以求引导学生辩论,消除模糊的或错误的认识,进一步认清知识的本质。在知识再现中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学生解题反馈出的知识缺漏和失误要重点讲解。其次,本部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要重点讲解。再次,学生容易混淆、模糊不清和注意不到的知识点要重点讲解。最后,要讲清知识的前后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三、梳理知识,使概念结构系统化

疏理就是将已学过的知识点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实质就是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思维过程。任何事物都是由系统构成的,而系统都是有结构、分层次的。小学数学教材也是一个整体,各单元之间联系紧密。复习时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由浅到深,层次分明地引导学生弄清知识间的纵横向的联系,前后沟通,触类旁通。把从属的知识“串成线”,把相邻的知识“套成链”。每一个相对独立的数学知识都是整个知识认知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但在纵向上有共通性,而且在横向上也有密切联系。根据数学内容的逻辑性、严密性与系统性的特点,将平常所学孤立的、分散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这样才能搞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以便记忆和运用,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一木不成林”,只有让学生把知识整理成了一个系统,所有的知识点才能形成一片知识之林,学生才能在这片林中畅游。

四、总结质疑,抓住重难点

在复习时,必须做到:第一,让学生克服定势思维;第二,查找学生的薄弱环节;第三,分层辅导。这样,才能抓住重点,突破重点。在复习时,针对重点知识点设计一些练习题,学生通过练习分清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另外,也可以将学生的作业本上平时出现的错误进行统计归类,并拟出了相应的题。先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点做错的题进行归类,还要试着找相关类型的题做一做,同桌互相检查、辅导。然后教师将自己拟定的题出示到黑板上让学生练习,检验一下学生掌握得如何。同时,对那些基础知识掌握好的学生,另外出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让他们练习,以达到分层学习、分层辅导的目的。这样的复习,既弥补了学生的薄弱环节,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的能力更进一步地得到提高。

五、切实了解学生,有效实施自我评价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全面地了解学生,可帮助教师找准复习的起点,有的放矢。学生借助材料激活已有的知识积淀,并以此为复习基点展开整理,有利于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重视学习材料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提取,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内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可以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复习知识的兴趣和乐趣。这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会激励他们进一步尝试和探索。在展示整理作品,分析学生的错例后,学生从中发现自身作品的优劣,进而自主进行知识的建构,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习惯。

总之,对于小学数学这门学科来说,由于学生知识学习能力方面的局限性,在复习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更多的干预和指导,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在复习课上务必要认真负责,通过科学有效的复习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复习效率,实现整体复习效果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高昀平.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的有效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7.

[2]李晓红.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智,2011(6).

猜你喜欢

复习教学教学措施小学数学
化学“微专题”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初中语文活动式教学分析
中考语文复习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