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018-01-28任远山

读天下 2018年17期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中职院校实践能力

摘 要:新时期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以实践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在不断的实践学习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巩固所学,不再受内外各种因素的局限,将理论知识及实践应用技能进行完美的融合,培养出兼具实践能力与高尚思想品质的综合型计算机专业人才,相信这是每位中职计算机老师都期望达到的最终教学目的。本文对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实践能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成为现代人必须要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中职院校作为培养各种专业型人才的重要场所,需要始终强调对学生各专业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因此,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如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每位老师都在积极思考的问题,老师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并且要采取系列性的教学措施,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 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一) 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操作教学环节

计算机和其他课程的教学不同,此门课程的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色彩,理论教学不仅难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还会使得学生缺乏动手实践意识。目前我国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之所以仍存在重视理论忽视实践的教学情况,和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有直接关系,总是看重学生的成绩。所以长此以往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会使得中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人才需求严重脱节,会局限学生将来的发展。

(二) 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从目前我国多所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现状来看,较多老师仍存在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缺乏创新的教学现状中。此种以老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根本没有动手实践的机会,更难以有主动动手的意识。因此,作为新时期的计算机老师,需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以能力为主的教学观念,采取以实验与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要将“动”作为教学的核心,并以此为核心来开展教学,唯有如此,学生才能逐渐主动学、主动操作、主动创新,获得主动的发展。

(三) 基础差,接受能力弱

在“9+3”工程的实施背景下,中职教育得到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加,较多不能顺利考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在毕业后基本都进入了中职院校的学习中,此类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较差。再加上初中学习中大多数的时间都被文化课所占据,对计算机的接触时间普遍较少。所以这就需要中职计算机老师明确学生的现状,采取有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每位计算机老师都必须做到的。

二、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

(一) 革新中职计算机课程体系

实际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先对社会计算机相关工作的实情进行了解,明确现在社会所需的计算机人才需要具有实用性和应用性特征,及时对计算机课程体系进行革新,加大对实践教学的创新力度,减少计算机理论知识在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比例,通过多种改善途径达成最终的以培养实践操作能力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目的,真正為社会培养出所需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技能人才。比如:教材中的“计算机原理”“语言设计”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应该大胆的舍弃或者进行削减,将更多的时间用到“网页制作”“Flash动画设计”等方面的实践型教学中,这样学生在毕业后因其自身较强的实践能力,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二) 老师需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

老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引导者,其计算机实践教学能力如何,直接会影响学生最终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因此,中职院校需要构建应用型的教师队伍。这样老师才会主动去学习计算机相关的最新知识,主动去研究计算机相关工作的最新发展动向,并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实情,合理选择发展方向,真正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三) 激发学生的计算机实践热情

学生只有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感兴趣时,其实践能力才能有得以不断提升的机会。因此,这就需要老师在明确激发学生计算机实践热情重要性的同时,想方设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相信在热情与兴趣的引导下,学生会逐渐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妨运用典型的案例法来教学。比如在学习“EXCRL中的if函数嵌套”相关内容时,在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可以先从函数的格式和功能为切入点,以例子分析的方法来让学生理解if函数的基本用法,在此基础上顺利进入到函数嵌套的教学中,函数的参数可以先设为两个,然后在逐渐进行递增,函数的条件可以先满足一个,然后在逐渐满足两个以上条件等。此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教学,能彻底消除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学习的厌倦感与恐惧感,相信通过此种趣味性较强的教学之后,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望会越来越强烈,其实践能力必然可以得到顺利的培养。

(四) 实施科学的评价,提高实践能力

传统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评价环节,常会采取结果评价方式,不益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所以,在新时期的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不仅课程体系、老师教学素质、教学方法等需要更新,还需要采取创新的科学评价方法,如结果评价方式和过程评价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于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评价而言,通常需要伴随着一定的实践教学活动来进行,比如在动画制作这类实践性较强课程的教学中,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实践环节,不仅需要对最终的结果进行评价,还需要对学生实践中的态度、交流情况、分析能力等进行综合性评价。当然评价的主体不仅有老师,还需要增设自评、互评等方式,真正意义上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 结束语

总之,新时期的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老师需要明确其重要性的同时,从课程、专业素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环节着手,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提高,唯有如此,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才能得以真正意义上的培养与提高,为后续的顺利就业及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苏海青.浅谈中职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5(33).

[2]吴兴勇.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J].考试周刊,2016(36).

作者简介:

任远山,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湄潭县中等职业学校。

猜你喜欢

计算机教学中职院校实践能力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