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学计算机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8-01-28张幼林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实际操作操作技能教师应

张幼林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集信息科学常识和常用信息技术于一体的基础型课程。作为教师,我们很有必要把计算机的相关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们,让他们从小对计算机有一定的認识和了解,从而期待尽早有一天能正确地使用计算机来丰富自己的学习。笔者根据自己最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与同行们分享。

【关键词】小学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125-01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迅速直观地获取知识,借助计算机收集大量的信息,去探究许多未知的事物。而“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课程,正迅速普及到中小学,成为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学科。

一、激发学生自主操作的主观能动性

在小学计算机的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有必要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主观能动性。很多计算机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时,由于只顾着讲解操作过程中的步骤,所以就造成学生处于被动地的听,这样,不仅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对实际操作技能的认识与把握。因此,计算机教师应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出发,并让学生认识到掌握操作技能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实际操作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走进计算机”的知识时,计算机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并简单介绍计算机内部硬件的主要功能,同时也要给学生展示鼠标、显示器、主机、键盘操作时的神奇效果,这就促使学生在心底萌生一种求知欲,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将互动式教学融入到实际操作中

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过程中,过于枯燥的课堂气氛,不但会给学生带来一种沉闷的感觉,而且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要想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英语教师应适时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并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实际操作中,这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实际操作中的乐趣。为了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计算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问题,同时要注重问题的创新性与多样性,并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例如.在学习声音的处理方法时,计算机教师应以教材中的“作曲大师”为平台,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乐曲变化多样的效果。在简单了解“作曲大师”的软件后,计算机教师可以针对实际操作进行提问,如让学生用“作曲大师”欣赏一些乐曲或是MIDI音乐,并让学生思考“作曲大师软件”与之前所熟悉的软件的区别,这样。不仅实现了学生对之前所学知识的巩固,同时也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三、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操作兴趣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后,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实际操作的具体步骤,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一种新鲜感。与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呈现在屏幕上的操作过程更加形象与生动,这不仅提高了实际操作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操作步骤的记忆。例如,在学习装扮桌面的实际操作时,计算机教师可以使用幻灯片进行教学,并将幻灯片上的桌面设置成漂亮的背景,然后再演示浏览图片以及替换的过程,学生在漂亮图片的吸引下,很容易对装扮桌面的操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师演示结束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计算机的桌面换成自己喜欢的图片。同时,计算机教师也可以找学生到前面进行实际操作,并对学生的实际操作给予一定的肯定与赞扬。

四、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

在小学计算机的教学环节中,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也包括操作技能的培养,并且,二者在无形中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要想实现学生实际操作的灵活性,计算机教师应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学生不仅可以避免操作过程出现错误的步骤,同时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因此,计算机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应将理论知识渗入到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例如,在学习使用word软件时,计算机教师应先详细讲解关于word的理论知识,比如认识word的窗口以及主要工具栏的作用等知识。在灌输学生word的相关理论知识后,计算机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指导。在培养学生操作word软件的技能中,不仅包括通过菜单栏打开与关闭窗口的操作,同时也包括在文本中插入与删除文字以及文件打开与保存等。由此可见,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过程中,有了理论知识做铺垫,这就加深了学生对操作技能的认识与把握。

五、将操作技能纳入教学的评价标准中

教学评价不是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衡量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有效手段。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实际操作的重视,有必要将操作技能纳人教学的评价标准中。这样,不但实现了教学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而且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计算机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要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以便削弱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例如,在评价学生对“指挥窗口”知识的掌握时,不仅要包括关于windows窗口的理论知识,更要包括窗口知识的实际操作,比如将窗口最大化与最小化以及关闭与打开窗口。同时,计算机教师也应注重评价的过程中的“人性化”,以便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自信心与积极性。由此可见。将操作技能纳入教学的评价标准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实际操作的灵活运用,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培养操作技能的重要性。

六、联系实际,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近几年来,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已成为中小学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作为与创新教育有着“天然结合点”的计算机学科应当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这个重任。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记得在一次给学生上绘图课时,由于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画一些基本的图形,会使用一些简单的绘图工具以及图画颜色的编辑。于是我就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自己设计一幅“美丽的家园”,要求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要有创新意识。学生的在创作过程中兴趣很浓厚,后来我在检查学生的作品的时候,不由得大吃一惊,一幅幅生动活泼,色彩斑斓,设计合理,极富创意的作品展现在我的眼前。那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环绕的红瓦白墙的小屋边是繁花似锦、鸡鸭成群,空中是炊烟袅袅,燕子翻飞。让人感觉得到这是一个多么幸福美满的家。看着这些作品,我不觉感到丝丝甜意涌上心头。

在计算机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求新出异,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眼光仅仅局限于课本,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实践,及时总结,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不断创新,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把计算机运用到实际中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结束语

在小学计算机的教学中,操作技能培养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影响着小学计算机的教学质量,因此,为了实现计算机教学的目标,有必要探究教学中操作技能的培养。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过程中,计算机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实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实际操作操作技能教师应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职业学校机械专业一体化教学探究
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项目后评价的模型构建与实际操作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语文生本课堂中字词教学的实践
北京再办塔机司机操作技能竞赛
PDCA循环在护生中医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