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学主体性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的落实对策

2018-01-28尹怡璇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教学主体思想政治高中

尹怡璇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是教师所学生共同活动的舞台,其中教师发揮了指导的重要作用,而学生是思想政治知识接受的主体,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但是在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教学主体性不清的问题,导致教师的教学活动依然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主,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因此,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从主体性出发,突出了学生在教学工作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并且提出应该通过落实学生地位,进一步提高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74-01

传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绝大多数是纯理论的课堂,教师多只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这也是我国长期以来素质教育存在的弊病。因此,教师应该一改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育理念,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结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学主体性落实的原则

课堂教学的主体性指的是教师或学生哪个群体在课堂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我国曾经在长期的教学中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即教师向学生传输知识,教师以个人主观思维来替代学生的思考,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思维认知能力提升。因此在当前教学的过程中愈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教学内容上的选择性、能动性,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而学生主体性教学的实施应该尊重以下原则:

1.层次性原则。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应该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还应该提高对思想态度培养的重视程度,认识到每个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应该结合不同学生的学情,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在知识技能素养等多个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

2.激励性原则。

在过去的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与理论知识的传导为主,造成了整个课堂氛围的单调乏味,学生不愿意参与教学的互动,教师也很少关注学生的意见。为了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注重各种教学资源的灵活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丰富多元的资源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励引导课堂走向积极活跃的氛围之中,实现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充分互动,为主体性地位的突出打下良好的基础。

3.实践性原则。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止应该注重理论的传输,还应该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之中,这样才能有利于知识的内化与发展,帮助学生检验知识的真实性、可靠性,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学主体性的落实对策

虽然目前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引起了充分的重视,教师也开始注重引导、互动等方式来落实学生的主体性,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传统教学观念、应试教育理念等因素的影响,造成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依然习惯性地以自身为主体,对于开展高效、针对、个性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本文在研究中提出了以下落实对策:

1.培养主体意识,促进积极参与。

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高中思想政治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从多个目标入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价值观念,从而为以后的社会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主体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知识理解、体验感悟。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不仅能从理论入手,认识到道德素质形成的重要性;还能从实践入手,加深其对思想政治知识的深入理解,自觉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例如在经济生活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教师不仅可以从正确消费价值观念的传输入手,还可以让学生开展实践调查活动,观察自己生活中有无错误的消费现象,从而内化学生对这些观念的理解,而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开展正向引导活动。另外,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还可以提供主题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不同的活动。

2.注重多元引导,打造生动课堂。

在上述对落实原则分析的过程中,充分强调了教师必须遵守激励性原则,注重通过多元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

高中生的理论思维、认知能力本就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应该通过视频资源、音频资源、图片資源、文字资源等多种资源,或者是积极的导入活动,创造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融入其中;在适当处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等多种互动方式,尽可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思考有关于思想政治生活的各个问题;另外,在课下,教师还可以开展有关于时事热点的讨论活动,再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改变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沉闷乏味的局面,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途径。

3.鼓励自主学习,突出主体地位。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轻易开展学生自学活动,认为这是一种耽误时间、不利于开展高效教学活动的方法。其实,学生作为学习的对象,也是教学成果的重要载体。

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教师都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学机会,让他们进行独立性的思考与训练;另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主题活动,让学生围绕着某一个主题,来进行自主性的讨论、自主性的调查与拓展性的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加强对这个问题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其对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能力,促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发展。

结论

教师与学生都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教师是主导者,积极引导着学生走入课堂学习的氛围,而学生则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应该提高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程度,注重知识的主动学习与内化吸收,通过良好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将学生引导到生动有趣的思想政治课堂,进一步启发学生开展自主思考、实践学习的活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宋家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创新与学生主体性开发[J].思想理论教育,2013,12:55-57.

[2] 贺广,宝良.谈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4,203:59-62.

[3] 屈燕,董一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与学生主体性的培养[J].戏剧之家,2017,11:231.

猜你喜欢

教学主体思想政治高中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谈数学课堂魅力的提升
“先学后教”让课堂更灵动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