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2018-01-28李逢忠
李逢忠
摘 要:古诗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是教学的难点。好多语文教师虽然在讲授古诗词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仍旧得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教授古诗词呢?从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措施的角度展开解析,希望可以为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互动教学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虽历经几千年,却仍旧能引起我们现代人的情感共鸣,它不仅是我们中华儿女的伟大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标志。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尽己所能将这项宝贵财产传承给学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巧用多媒体教学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通过视频、图画和声音的方式展现教材的内容,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的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其运用他们的真实情感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比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中的《咏怀古迹》时,我是分两步进行教学的。第一步,我先用多媒体播放出诗人创作这首诗的背景,然后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是作者,面对这种境遇,会有什么样的情感?接着再讲述昭君出塞的故事,使学生对于王昭君有深刻的了解进而引导学生去分析两者的境遇有何相同点。第二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运用其想象力丰满整首诗的内容,进而形成学生特有的理解。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会不时地询问学生对诗的理解有何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解决,提高学生对于诗整体的感知。我在充分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让他们可以体会到诗句中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小组合作法使学生充分交流,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模式和成长经历的不同,因而对同一首诗会有不同的理解,小组教学法使学生之间的想法得到充分的交流,进而弥补彼此的思维漏洞。除此之外,小组教学法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比如,我在讲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第二单元诗三首中的《涉江采芙蓉》时利用分组教学法进行教学。首先,设定小组讨论目标:第一个目标是让学生讨论在阅读中如何进行停顿,寻找朗读的具体词句并说明原因。第二个目标是安排学生讨论在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其次,我引导学生了解最基础的内容,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所掌握的知识去朗读,使学生对于古诗的内容有了自己的看法,并且还有了在感情方面的认知。最后我让学生进行讨论。我在观察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发现他们不仅敢大声地读出来,而且还能根据自身的体会读得很有感情和节奏,而在讨论主人公的情感环节,学生甚至可以从东汉末年的社会背景来分析主人公的具体情感,还从采莲的故事中探讨。在最后的小组汇报中,大家对于这首诗的停顿没有太大的异议,而对于作者的性别有很大的争议,有的小组认为主人公应该是男人,因为“环顾旧乡”表达的就是主人公的思乡之情;有的小组则认为主人公应该是女的,“采莲”只有女子才会做。同学们讨论得愈加激烈,我及时收住了学生的讨论,这也为下节课的讲述埋下了伏笔。小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文章,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喜欢的古诗词,激发其学习古诗的兴趣
就像有的人会因为一句特别喜欢的歌词而爱上一整首歌一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摘出”学生喜欢的诗句并说明自己喜欢的原因,甚至可以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将这句话变成一个动人的故事或是还原一个美丽的画面,使学生可以在理解这句诗的基础上,建立与整首诗的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前赤壁赋》时,我在学生大体把握了文章大意之后,询问学生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原因。小明积极举手回答:“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我说:“请说出你喜欢这句话的原因。”小明说:“‘桂和‘兰在表达作者的高尚节操,‘击空明兮溯流光,让我联想到水面掀起些许涟漪,皎洁的月亮被船桨一次又一次地划破又愈合,感觉特别有那种恬静的氛围,我特别喜欢这种画面的美感!”我说:“你描述的景象特别美,还有谁有其他答案吗?”小红回答:“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为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我们每个人不一定会成为真正的英雄,但我们只需要把握好自己拥有的就够了!”我说:“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我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于古诗词有自己的理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教授古诗词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教授他们基础的方法上,引导学生在古诗词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更加有兴致地学习古诗词,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趙一聪.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优化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
[2]胡影.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创新策略分析[J].才智,2016(19).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