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校区大学管理研究解析

2018-01-28肖喜明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51期
关键词:管理

【摘要】随着高校深化体制的改革,我国出现了一批具有多校区的大学,这类多校区大学与国外多校区的大学相比较,具有更多的特殊性。随着多校区大学的出现,这些大学在管理方面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实质性融合、各分校区对主校的认同、学科的布局、集权与分权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我国当前多校区高校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接下来,笔者就谈一谈个人对多校区大学管理的研究解析,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点帮助。

【关键词】多校区大学 管理 研究解析

【课题项目】课题项目名称: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项目编号(GDJG2015125)。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1-0237-02

前言

随着高校的体制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的高校考试进行了综合性的调整,展开了跨专业性质的合并,根据相近性原则,将一些专科院校划转到本地区的重点大学,从而出现了一批具有多校区的大学。多校区大学的出现,对其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学者围绕着多校区大学管理的问题展开了持续、深入的研究。接下来,笔者就谈一谈个人对多校区大学管理的研究解析,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点帮助。

一、我国多校区大学的概述

1992年,江苏省率先合并了6所省属的高等院校,成立了扬州大学,标志着我国高校调整的序幕,在共建、合作、合并、划转、协作精神的指引下,将合并与划转为主要手段,对相邻、相关的高等院校进行有机整合。截止到2000年,我国原先的387所普通高校被调整、聚合到了212所,其中大多数高校都是校区地理位置较为分散的多校区大学。如何有效运转这类大学,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多校区大学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多校区大学形成的特点

从我国多校区大学形成的过程来看,其形成的特点有如下四点:第一,因高校发展的空间所限而在其他区域开设新校区,这类大学被称为自我扩展型多校区大学;第二,在财政、生源以及声望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高校借强势高校之名而成为其分校,这种类型被称为冠他校之名型多校区大学;第三是为了学科的综合以及资源的配置等方面需要而划转、合并几所独立高校而形成的多校区大学,这类大学被称為合并重构型多校区大学;第四是第一与第三综合形成的多校区大学,被称为扩展合并混合型多校区大学。在这四种之中,第三种占据了当前多校区大学的主导地位。

三、多校区大学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发展的思路

在当前我国的多校区大学中,各分校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使学校整体发展,各分校区应以高校的整体利益为主,遵循本校既定的办学方针和办学总目标,然后根据各分校区自身的特色设计相应的发展目标与举措,从而提升自身的发展建设,以此推动整所学校的发展。同时,高校领导也要关注各分校区之间进行协调发展,下放部分管理权限,以充分调动分校区发展、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优势特色。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多校区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增强高校师生凝聚力最重要的一个途径。针对各分校区在历史传承中不同的文化氛围和传统,高校领导要明确“一个大学”的理念,尊重各分校区独特的校园文化,将其与主校区的校园文化相融合,通过开展形式各异的文化活动,提升所有校区的师生凝聚力。

(三)科学统筹办学的资源

在当前我国的多校区大学中,因其各校区在地理位置、校区面积、学科分布以及交通情况都不相同,且非常复杂。因此,在实际的管理中,各多校区大学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原则,科学统筹办学的资源,将相同和相近的学科合并到一个校区,形成学科的融合、交叉和创新,以满足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需要,丰富本校的学缘结构。

(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

高校作为培养青年智慧人才的主要场所,是引领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因此,多校区大学的领导阶层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互动与传播方面的优势,不断强化校园的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化办公体系,同时加强信息化课程的建设,以此提高校园管理的效果,降低管理成本。

总结

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多校区大学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校办学的主要形式,在对其进行管理时,应根据本大学的办学特色,明确发展的思路,在各校区的建设与发展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科学统筹办学的资源,同时,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这样才能实现多校区大学的科学、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平易.多校区大学管理的困境与对策[J].基建管理优化,2015(01):15-18.

[2]李勇,刘志斌.我国多校区大学管理模式和管理对策刍议[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5-6.

作者简介:

肖喜明(1980.4-),汉族,男,广东惠来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管理研究、创新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水利建设与管理》征订启事
聆听两会
——关注自然资源管理
2020年《水利建设与管理》征稿函
运行管理
管理就是沟通
解秘眼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