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与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新模式

2018-01-28李俊鹤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51期
关键词:新模式互动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摘要】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只是机械的让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把老师所掌握的知识和技巧以一种比较强硬的手段灌输到学生的脑子里,严重打击了学生对于英语课程的兴趣。所以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的状况,就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其适应当前当学生的学习特点,增强学生对于英语课的兴趣。本文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中心,对这种改良版的教育方式进行深度的探究,意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大学英语 互动教学 新模式 探讨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1-0112-02

引言

“合作性学习”要求学生要具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并且要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的意识,所以说合作性原则对于语言的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1]由于每一个学生都存在着差异性,他们的个人性格、感情色彩、智力水平、社会经验以及学习动机都各不相同,这就使得学生对于信息接收的能力有所差别,而正是这种差别使得“合作性学习”能够顺利展开,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小组性学习”就是根据教学的要求,以合作学习的手段把每一位同学身上的优点进行互相的借鉴和学习,进而达到提升整体水平的要求。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构建

(一)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其进行分组

老师应该根据每一位同学在课堂中的表现以及各种测试的成绩对学生们进行分组。具体来说,老师要把学生的成绩分为A、B、C三个层次,在每一组的学生中都要包含这三种类型的同学,形成梯次配置,这种构建的办法有利于让成绩较好的学生去带动成绩一般或成绩较差的同学,有利于共同进步。[2]另外老师要时刻关注各个小组的学习动态,对于成绩较差的学习小组要及时询问原因,必要时可以对其中的小组成员进行调换,保证每个小组的学习成绩稳步提升。

(二)老师课前为小组布置任务

由于大学英语课程的时间非常紧迫,所以为了高效地利用课堂中的每一分钟,老师要结合教学的进度,为小组提前布置学习的任务,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前进行讨论和学习,把一些简单的问题在课下预习的时候就进行解决,进而使课上能让老师与学生更加高效的沟通与交流,提高教学的效率,进而提升教学的质量。

(三)在上课的过程中检验学生们的合作学习效果

在课上老师可以根据课前布置的任务,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演示。具体来说,小组可以利用模拟场景方法或者编讲故事等方法把课下的学习成果展现给老师以及班中的每一位同学。并且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的挖掘其他小组中作答中存在的优点和缺点,对于优点要加以借鉴,对于缺点在作答时要特别注意,避免自己的小组发生同样的错误。

(四)老师给与评价,小组内部进行分析和总结

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之后,老师要对各个小组的表现情况进行中肯的评价,指出各个小组的优点和不足,对于各个小组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要在课堂上集中进行讲解,及时的让学生们提出心中的疑问并进行解决;对于各个组中存在的个别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小组之间的探讨研究或者直接向老师进行询问,保证课堂教学能够高效运行。另外,小组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归纳整理,通过书本或者网络中的类似练习题目,不断的强化和加深对于这种问题的理解。最后小组成员还要定期的进行查漏补缺,巩固学过的知识要点,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使学习能力与沟通能力能有稳步的提升。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

(一)有利于综合能力的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训练。具体来说,学生通过小组的内部合作,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当中受到各个方面的锻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受到了锻炼,这就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加强,提高了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信心。

(二)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只是让学生被动的去学习和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非常的差,缺乏对于英语课程的热爱,导致学习的效率始终非常低。而“小组合作学习”就规避了传统教学的缺点,它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借以老师的引导和监督,始终使教学效果处于快速运行的车道上。

(三)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教育比较偏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小组合作学习”正满足了这一要求。在小组成员对课程中的问题进行探究时,小组内也会形成一种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现象,所以这就激发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在探究的过程当中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所以这就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可能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学生对于分组情况存在异议

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往往是随机的,这就导致学生在组内进行沟通交流时出现问题,有时还会产生一些组内的矛盾,这就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解决对策: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在保障教学效果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可能会出现课堂混乱的情况

“小组合作学习”如果没有老师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出现课堂混乱的现象。有些时候是因为一部分学生的自制力不强和组内的同学交头接耳造成的,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学生自身不善表达,在进行小组学习时一言不发,而造成合作学习的质量下降,这种情况其实也是一种另类的课堂混乱。

解决对策:老师在上课时一定要明确课堂的纪律,让小组内的成员和小组间的成员进行监督,共同维护课堂秩序。另外老师对于不善于表达的学生要多进行鼓励,从简单的内容开始学习,一点一点的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进而提升合作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三)老师对于小组学习效果的点评不够客观

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后,老师要对每一个小组的效果进行点评,但是由于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导致无法对每一个小组或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进行面面俱到的点评,这就使合作学习出现了一部分漏洞,降低了教學的效果。

解决对策:小组成员一定要认真的记录老师所点评的每一个关键点,对于老师遗漏下来的问题要重点进行标注,以便下课之后向同学或老师询问。另外老师也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适度的延伸,深化学生的知识层次,优化学生的知识构架,进而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四、结语

总而言之,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老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通过长时间的合作训练,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另外老师也要在教学当中不断的更新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准,进而能为学生带来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季桂平.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研究,2006,(59).

[2]朱玮玮.运用小组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现代企业教育,2007,(111).

作者简介:

李俊鹤(1988.10.25-),女,河南新郑人,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教师,助教,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学科教学。

猜你喜欢

新模式互动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