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条件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8-01-28田建文

关键词:课件历史信息技术

田建文

【摘要】 当今信息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手段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已经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 信息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成果,与历史教学紧密结合,这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如何实现信息化条件下,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新时代教学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不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就无法准确把握历史教学的方向,无法高效开展历史教学工作。作为历史悠久的湖南省重点中学,应该在这教研和教改中率先垂范,先行一步,起示范和引领作用。笔者认为,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11-266-01

一、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教学崇尚的是一种“满堂灌”的讲述方式,把所有知识都通过讲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而新课程更多的主张探究教学。两者各有利弊,可以取长补短,加以综合。我们应针对不同的课本内容实行不同的方法。比如:高中新课标实验人教版教科书《历史》必修1“古代希腊罗马民主政治”部分对梭伦改革的内容: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是借助于“学思之窗”中的史料来叙述的,十分枯燥难懂。此时如果借助多媒体软件,将梭伦的图像和主张以彩色画面的方式呈现,会缓解学生的枯燥感。

除了教学方法之外,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很关键。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好不好,开头是关键。怎样使学生尽快产生学习的欲望,尽早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就得看教师在“导入”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授《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时,以电影中火烧圆明园场景开始:从富丽堂皇的“万园之园”到大水法遗迹,人类文明的伟大结晶在冲天火光中化为残垣断壁……这是怎么了?教师在短短的两分钟里,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圆明园被谁毁?(英法联军)。这使学生感到怒;圆明园为什么被毁?英法联军的借口是因为双方换约过程的冲突,而圆明园是皇家园林。他们要惩罚的是咸丰皇帝,这使学生感到哀。这就是老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的开场白。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光,“吊足了胃口”,使学生欲罢不能。这为本课内容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然后老师可以层层剥笋,润物无声中达到教学目标。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演示,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能够演示声音、图像、视频、动画、文字等多媒体教学信息,因此能让教学内容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故教师可依据教学的需要,利用多媒体软件或素材库,制作成自已的历史课件,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动态的展示变化过程,从而实现传统教学媒介所无法达到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例如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在对分封制的作用讲解时学生很难理解,如果利用多媒体的信息技术将其做成图片,会更容易让大家理解。

再如在这一单元中,对西汉的中央官制要加以简述,让学生理解皇权的集中。如果用幻灯片结构图的方法,学生会很容易理解。

另外,借助课件交互功能,突破空间的限制,动态演示历史战争的具体过程,会让战争立体呈现。如在讲授“鸦片战争过程”时,制作一个Flash课件(一张空白地图、二个按钮代表战争的二个阶段、战船代表英国侵略军)。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个按钮,战船就会沿着预先设计好的路线走下去,并且会在每一个重要战场闪烁和模拟爆炸声。这样,真实而动态的演示过程使学生很容易掌握战争的具体过程,从而突破难点,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感。

另外,在演示课件的同时,还可以创设探究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讲授詹天佑“人字形路轨设计”和“居庸关工程”时,设计一个FLASH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使学生依据地形图,任意地选择地点、更改角度和其他参数,课件将会显示出不同的设计效果。学生通过比较后自然而然得出最佳设计方案。学生利用课件得出结论远比教师口若悬河的讲解要生动、直观的多,这样不仅突破了难点、培养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彻底改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被动地位。

三、加强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建立完善的资源库

现代社会非常重视合作。培養学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交流合作,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探究问题,书写材料,实现资源共享。这既是自主学习的重要体现。也会大大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指导,可以形成自己看法,甚至“成一家之言”。“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群体合作学习”三要素进行动态优化组合,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协作,有效互动的课堂教学格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合作学习中,师生共同提高,教学相长。

实现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必需要有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作基础。充实课堂,提高感性认识,必须以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前提。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建设与维护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全体师生,按照“整体设计、分工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共同建设。当资源库建立之后,大家便可资源共享。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分析资料,鉴别资料,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门别类地保存资料,方便地调取资料,灵活地运用资料。

教育在发展,教学模式也在以动态、开放的形式不断向前发展。在当前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学模式的动态、开放、发展、多样的特性给新时期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信息技术融入历史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当中历史学科教改的一个重大课题。它在目前仅仅是一个起步阶段,还将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只有积极主动应对,将二者完美结合,不断深化细致,才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其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我坚信在今后的教学中只要明确方向,掌握方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一定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猜你喜欢

课件历史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