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陷阱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2018-01-28温声林

关键词:应用策略高中数学

温声林

【摘要】 从高中数学教材内容来看,数学题中总是会隐藏着一些带有陷阱的试题,这些题目大都是具有很强的引诱力,且隐蔽性比较强。进入高中阶段之后,学生学习的难度增加,大部分学生反映该学科超级难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题目的陷进多,要考虑的内容比较全面,再加上还要特别细心,否则就会掉入到陷阱中。可见,这些问题就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将陷阱法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从而让学生学会积极应对,防止学生陷入陷阱。本文通过分析几种常见的陷阱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旨在为教师防止学生陷入陷阱提供参考。

【关键词】 陷阱教学法 高中数学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11-177-01

前言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已经提出了明确的教学要求,即不断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也是新课程改革追求的理念之一。在课堂上,学生的数学活动不应该局限于知识、概念、技能等,还应该重视思考、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主要方式。陷阱教学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教学法,但是运用得不是很广泛。该方法秉承了新的教育理念,通过让学生在犯错的过程中思考,找到错误所在,并改正错误,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一、概念陷进

数学学科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掌握以及运用。这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内容。数学属于理科,因此该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再加上数学概念本身就是抽象的,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因为因为对概念知识的了解不足,从而无法看到题目中的隐含陷阱。通过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明辨是非能力等,这些我们就称之为概念陷阱。比如说在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时,就有一道这样的题目:请判断函数数 f(x)=x+4/x的单调性。在这道题目中,很容易就让学生在概念知识上犯错,从而得出该函数在( 0,+∞)单调递减,在(-∞,0)单调递增。因此,在解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要从函数的性质来解答,尤其需要注意概念中的性质。其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x1∈D,x2∈D,f(x1)>f(x2) f( x1 )< f(x2))中,x1、x2的任意性与函数的单调区间必须要考虑函数定义域的子集,引导学生优先考虑定义域。从数学学科来看,数学概念还是比较严密的,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忽略了基本的概念,因此就容易陷入到概念的陷阱中。因此,教师还应该重视概念教学,引导学生学会用语言正确的表述概念。

二、条件陷阱

从字面上来分析,条件陷阱主要针对的是学生粗心、分析题目不全面、不细致等问题,从而隐藏一定数学条件,又或者是通过一些多余的条件去迷惑学生,从而让学生调入到条件陷阱中,使得學生因为无法捕捉有效的信息降低学习的效率。比如说在△ABC中,过中线AD的终点E画一条直线交AB于点M,交AC于点N。假设AM=xAB,AN=yAN(xy≠),求x+4y的最小值。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忽略的是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即M、N、E三点共线。假若学生没有找到这一个隐含的条件,那么就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就想要预防学生陷入到条件陷阱中,还应该强化对学生的审题训练与指导,并且要求学生认真仔细的分析题目中的每一项已知条件,挖掘隐含的内在条件,有效的摒弃一些干扰条件,促进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的提取信息的能力。当学生找到这个隐含的已知条件时,学生就能很快的找到解题的思路,最后就可以求出x+4y的最小值为5/4+1=9/4.

三、方法陷阱

方法陷阱主要是根据学生的答题习惯设下一些解题方法的陷阱,通过设置一些表面上合理但是又是错误的陷阱,容易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出现各种错误。因此,教师还可以巧妙运用方法陷阱让学生明白应该如何灵活、正确的解题。比如说在学习数列的内容时,有这样的一道题目:“假设数列{an}的前n项和Sn,已知a1=a,an+1=2Sn-2n,设bn=Sn-2n,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从这道题来分析,主要的方法陷阱有:在转化a1=a,an+1=2Sn-2n时,学生容易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从而转化为Sn=2/1(an+1+2n),之后在利用Sn-Sn-1=an,如此便得出an+1与an二者的关系,这样一来便使得远离了要求的bn;另外,学生对于a≠2以及a=2进行讨论,使得学生就妄下结论。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强调解题的方法,并且适用条件、局限性,切记使用一刀切的方法,促进学生提高解题的灵活性与解题的能力。

结束语

总之,对于高中数学学科的教学而言,陷阱教学法只是运用于学生初步学习的阶段,在教学中的运用比较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给学生强调陷阱,让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时刻注意陷阱,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可见,教师还应该不断的研究,让陷阱成为教学中常见的内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肖茹. “陷阱”教学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12(5):103-103.

[2]曹问信. 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巧妙运用“陷阱式”教学法[J]. 新校园:学习, 2011(12).

[3]高旭. 新课标理念下“陷阱式”教学方法的闪光点[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13(7).

[4]何象芳. 例谈高中数学“陷阱问题”的教学策略[J]. 江西教育, 2012(15).

猜你喜欢

应用策略高中数学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探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