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2018-01-28张赛贤

关键词:悦读自主体验

张赛贤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通過运用“大阅读——大讨论——大写作——大贯通”的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写作思辩能力,并最终唤醒其内驱力,使其逐渐成长为自觉、自主、自为的青年学子!

【关键词】 悦读 自主 体验 大阅读 大讨论 大写作 大贯通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11-148-01

阅读的意义是什么?难道阅读只停留于读的层面?以什么样的形式来检验阅读成效?除了口头表达,写阅读笔记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

一、大写作

高一一年,学生阅读笔记已累计达3万字以上。2015年,班内学生的阅读笔记以展板的形式形成汇报成果展,为我校成功申报“娄底市书香学校”立下了重要功劳,笔者也被评为“娄底市书香教师”。

每周,笔者会挑选优秀阅读笔记贴在阅读角,以供同学欣赏,与此同时,还提供给学校《悦读》文学刊物发表,以此激励其阅读兴趣与写作兴趣。

每周的影视文学欣赏课后也会布置影评写作。班内有个叫钟思的女生,曾在阅读笔记中写过一篇题为《写作的积累》文章,提到自己从不喜欢阅读甚至讨厌写作到被班内同学带动慢慢爱上阅读并最终欣喜地感受到海量阅读带给自己的变化。文章结尾说:“一篇作文就已经出卖了你的语文水平,是你的语文素养的表现。然而,我将对作文的热爱延伸到对语文的追求,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

这孩子当时的写作水平还并不见得有多大提高,但字里行间所表现出来的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令人欣慰。到了高二第二期,这孩子在大量阅读、讨论、写作后,作文水平有了迅速提高,其习作《请让正义回到本属于它的位置》还发表在《中外作家网》上,获得了大量的点赞与好评。

二、自主、体验

自主和体验完美结合。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大量且机械的练习来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一点自主空间,很难明白学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自己擅长什么?未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只要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和空间,多一点实践和锻炼的机会,他们就能逐渐认识自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体验式学习方式之一 ——翻转课堂。三尺讲台不再是老师们的专利。课堂上学生自主组建团队讲解《世说新语》、班内组建有主题演讲团队、诗词鉴赏团队、学生自主改编小说为剧本,演课本剧、主讲小说单元……

体验式学习之二——走出课堂,在项目式学习中提升自我,提高实践写作能力,活动策划能力,文案写作能力,总结分析能力。如针对“于欢刺杀辱母案”在社区开展调研,总结并形成汇报成果展。

体验式学习之三——将优秀的榜样、优质的资源带到孩子们身边。迄今为止,通过专家引领,走进过我们课堂的优秀榜样有:北京营地教育团队的营地导师们,中国毅恒挚友(peer)团队及他们带来的优质项目资源,中国社科院教授,21世纪中国教育研究院研究中心专家,上海纽约大学的志愿者团队及peer团队的毕业于世界各地名校的优秀挚愿者。通过优质资源、优秀榜样,让学生与可仰慕、可学习的楷模面对面交流来唤醒其内驱力从而有意识地向榜样靠拢,以此激励自己不断上进,这远比说一千道一万的道理更有说服力。

三、大贯通

通过自主、体验的“大阅读——大讨论——大写作”来达到“大贯通”,学生们通过大量读书(观影)、讨论,然后再思考,写书评、影评,一期期下来,进步非常明显。这种进步不仅仅是表达水平的进步,更多的是思想的成熟,学习主动性提高。通过这种思辩能力的培养,孩子们的自主意识、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敢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他们善于表达自我,敢于发声,在各种赛事上如演讲比赛、辩论赛、团委活动中,一大批孩子脱颖而出。

教育的核心是什么?育人!让每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让每一个孩子的青春三年留下无限美好的回忆,而不是回忆中充斥着瞌睡,颓靡,不及格,训斥等黑白色。培养他们成为有动手能力、有批判精神,有社会担当意识的青年学子,不正是我们想要追求的吗?

综观中国高考,每年有多少学子高考落榜。这个社会能成为精英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孩子都将做为一个普通而平凡的劳动者走向社会。因此,教育不是生产考试机器,把属于社会主体的这些孩子培养成“人”,不也意义非凡?尤其是在进入我校的这些每年被其它高中学校筛选录取完后被定义为所谓的差生的孩子而言,让他们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觉醒的人,在自主自为的学习中发掘自己的才能,提高对自我的认知,尤为重要。

高中三年,不长也不短。可是,对于一个从懵懂的初中走入日益成熟的高中生而言,三年,不可复制。在教改实践中,通过把优秀榜样带到学生身边,并让他们习得各种素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觉”、“自为”的人,通过改变他们而带动家庭,通过家庭而带动社区乃至社会,谁说这一切没有可能呢?

最后,分享一句孩子们共同欣赏的一句话:

奋斗的生命始于如火的青春!

高中三年,我们的色彩不再是灰色调,未来,无论他们走向大学与否,这种深入骨髓的文化素养相信会让他们受益无穷。一个爱上阅读的孩子,相信他会爱生活爱周遭的事物!能够让孩子们在高中三年后爱上阅读并终身阅读,这将是做为语文老师的笔者送给他们最美好的礼物。

[ 参 考 文 献 ]

[1]连中国.《唤醒生命:每一个孩子心中都住着一个巨人》[M].中华工商联合作出版社.2015-05-01.

[2]连中国.《语文课:从成熟走向天真》[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06-01.

[3]李建平.《中国教育寻变:北京十一学样的1500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10-01.

猜你喜欢

悦读自主体验
微课,为“悦读”插上“隐形的翅膀”
从阅读到“悦读”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