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行语料库的《天下》古诗英译叙事研究
2018-01-28刘岚
刘岚
[摘要]本文通过建立《天下》古诗英译汉英平行语料库,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从时空建构、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标示式建构和人物事件的再定位等方面探讨了其翻译叙事建构的特点,指出译者既有对目的语境和目的语读者接受度的考虑,也有对源语文化的坚守,试图描绘一个“通而不同”的中国形象。
[关键词]语料库;《天下》;古诗英译;叙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 2017)14- 0141-03
doi:10. 3969/j.issn. 1671- 5918. 2017. 14. 053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一、引言
《天下》月刊是20世纪三十年代创刊的一份“向西方主动介绍东方”的英文杂志。在二十世纪初期“西学东渐”的氛围里,中西交流以西方向中国的文化输入为主,中国向西方的文化输出几乎为零,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处于“失语”状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天下》同人担负起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历史重任,创办了《天下》月刊。这一逆潮而动的跨语际实践打开了中西交流的新生面,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先驱,对今天的汉籍外译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般认为,传统的定性研究是研究诗歌翻译的惯用途径,但如果翻译文本达到一定的量,比如几十首甚至上百首,则基于语料库的定量分析亦可用于诗歌翻译研究,使研究结果更为理性化。本文拟以《天下》古诗英译为研究对象,以翻译的叙事学建构为理论框架,并以平行语料库为研究手段对其翻译叙事展开研究,探索其所呈现的中国形象。
二、研究背景
(一)《天下》月刊研究评述
《天下》月刊是诞生于20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的一份以英文介绍中国的思想文化类杂志。由吴经熊( 1899 -1986)、温源宁(1899 - 1984)等人主办,编辑成员还包括林语堂、全增嘏、姚莘农、叶秋原等人,除姚莘农外都有国外留学经历。其翻译专栏的主要译者包括植物学家胡先骕,新月派诗人、出版家邵洵美,哥伦比亚大学教员王际真,作家凌叔华等人。海外留学背景和扎实的国学功底供以他们在《天下》跨语际实践活动的深厚土壤,使他们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又心怀天下,抱着世界主义的情怀“向西方介绍中国”,构建一个全新的中国形象。
目前,在国内有不少学者开始关注对《天下》月刊的研究,但多数是从全局出发的宏观介绍之作,如严慧( 2011)《超越与建构——《天下》与中西文学交流(1935 - 1941)》,黄芳(2011)《跨文化之桥:中国现代著名国人自办英文杂志-<中国评论>周报与<天下>月刊》等;还有一些分别针对其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译介的研究,如王梦莹的《本土传统的世界主义阐释——对<天下>月刊译介中国古典文学之考察》(2012)等。目前对《天下》月刊的研究总数偏少,且大多数研究以宏观介绍为主,很少有深入、细致的针对某一文体翻译的研究,基于语料库对《天下》古诗英译作定量分析的目前尚没有。
(二)翻译的叙事学阐释
Mona Baker( 2011)认为翻译的本质是重构叙事,她在《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 Translation and Conflict:ANarrative Account)将叙事理论引入到翻译研究中,她认为翻译过程即建构的过程,“每当一种叙事版本被重述或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总是会被注入在新语境中传播更广泛的其它叙事元素或者注入个体叙事者或重述者的叙事元素。”
她(2011)引用Somer和Somers&Gibson的观点认为叙事的运作离不开以下几个限定性特征,即时间性、关联性、因果情节设置和选择性采用,以及Bruner总结叙事的特殊性、体裁性、规范性(包括规范与背离规范),和叙事的累积性。译者在这里被定义成一个充满主动性的建构者,通过时空建构、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标示式建构和人物事件的再定位来重构叙事。
从叙事理论来翻译,更能够剖开文本内层,看到翻译叙事与权利运作和社会身份在政治冲突社会建构中的密切关系。叙事理论视域下的《天下》译介,则是要透过其翻译叙事的特点,了解其叙事运作的规律,揭示其翻译再叙事所要呈现的中国形象。
三、《天下》古诗英译平行语料库的创建
本文选取《天下》翻译专栏刊登的全部古诗英译作品共183首,均为中英对照文本。通过电子扫描加人工转写的方法分别将中、英文本输人为txt文本。之后进行降噪处理和人工校对。中文文本均以“ZH”结尾命名,英文文本以与之相应的“EN”结尾的文件名命名,并将所有文档存于同一文件夹。使用Antcoric做单语检索,用BFSU ParaConc软件进行双语检索。针对本文所使用的翻译叙事学理论框架,对其中的时间、空间词和官职名做标注,用相关软件进行搜索和统计,并在下文从时空建构、文本的选择性采用、标示式建构和人物事件的再定位等方面加以分析,勾勒《天下》古诗英译翻译叙事特征,并探究其原因。
四、《天下》古诗英译的叙事学阐释
(一)时空建构
Mona Baker(2011)用时空建构来指在翻译叙事重构中,选择一个文本将其置于一个新的时空语境中,尽管此文本与源语语境中的时空迥异,但却引起目的读者对自身经历与生活的联想,因而该叙事在新的时空语境中得以凸显。
《天下》古诗英译选取的源语文本包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经》、三国时期、秦、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以及民国古体涛共183首。时间跨度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20世纪初,相差3100多年。原文中诗人描述的场景在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转变之后,翻译叙事要通过重构来引起目的语读者对该叙事的反应。译文中用公元纪年来表示译者朝代的有130首,占总数的71%。用西历的纪年方法来消除用中国的朝代来记录时间的违和感,更拉近了与目的语读者的距离,使其能够设身处地地想象诗人当时所描绘的场景。endprint
在空间上,本文考察了原文中所有的地名共63个,《天下》对于古诗中出现的地名分别作了以下的处理,即音译、直译、变译和省略。其中音译最多,所占比例高达41. 27%,其次是省略不译的处理方法,再次是直译和变译。再由双语语料库观察其译例,译者对于古诗英译中中国的主要城市名、山川和河流名的处理原则是尽可能地音译。音译是典型的异化处理方法,因其异于目的语词汇的拼写和发音原则以保留源语文本中这些地名的中国特色,使目的语读者能够尽可能地感受中国古诗中的山水和地域风情,是对中国文化的保留和坚守的体现。
(二)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
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指通过省略或添加的方式,减轻或加强源语文本中隐含的叙事元素。还以地名的翻译为例,对地名的第二大处理方式是省略,该方式出现了16次,占总数的25. 39%。省略的部分依然可以通过双语检索发现。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标题中直接省略了洛城这个地名,译为“HEARING MUSIC AT NIGJHT”。同样被省略的还有“春”和“闻笛”的“笛声”也在此被省略为“muslc”。可见译者在处理这些细节时,考虑了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情况,为了强调古诗叙事中的主题,省略了其他细节,避免了在标题中对于描述场景细节的赘述。译者通过对素材的选择性采用,使古诗的主题在翻译叙事中得以凸显。
(三)标示式建构
标示式建构是指在翻译中用词汇、用语或短语来识别叙事中的关键元素,如人物、地点、群体、事件等,以引导或制约目的语读者对当前叙事的反应,其途径包括译者利用命名体系和标题来进行建构两种方法。标题是一个文本的高度浓缩,言简意赅或寓意深长地标示整个叙事。下面通过古诗英译的标题重构来探讨其中的标示式叙事。
在《天下》古诗英译标题的标示式建构中,直译标题有28个,占标题总数的15. 30%。剩下的84. 70%的标题翻译均属于改写,其中部分与原标题对应的只有8个。也就是说,在这183首古诗中,英译标题完全抛开源语标题的重新建构的有147个,占总数的80. 33%。标题建构作为整体叙事的重要标示,如此高比例的推翻再重构,值得关注。
中国古诗的主题涉及抒情、叙事、送别、山水田园、闺怨、咏物、咏史和悼亡等,其标题也往往以突出主题为主。如“春愁”、“咏怀”等,开门见山地表明了诗歌的主题,这类的标题和诗文内容关联性最强,所以在翻译时往往也采用直译来延续源语标题叙事和正文叙事的关联性;还有一类是用标题来表明作诗的事由,如“吉祥寺赏牡丹”,“送赵将军”等,这类的题目因为跟诗歌正文叙事关联性较弱,所以往往改写或是部分改写来重构叙事的关联性,使目的语读者对其接收得更为顺利。最后一类是标题与正文叙事关联性最弱的,即大量的宋词以词牌名来命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词的演变,詞牌名作为该词主题的标示性消解,而只标示该词的调式和格律,因而叙事重构中,标题与词正文的关联性需要改写以适应新的语境关联。总之,译者在叙事重构中特别关注标题叙事与正文叙事的关联性,通过重构来建立最大的关联性以适应目的语境的需要。
(四)人物事件再定位
人物事件的再定位是指“参与者相互之间以及与该事件局外人之间的定位关系”,“翻译活动的参与者之间以及他们和读者或听众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通过灵活运用表示时间、空间、指示、方言、语域、特征词以及各种识别自我和他人的语言手段来加以改变”。
在《天下》所译的古诗中,一些人物的定位往往用官职名称来代替,这些官职名称属于低频词汇。翻译中低频词汇的出现,往往是一些文化负载词、音译词或是在目的语中没有对应项的词汇,对于这些词汇的处理,往往能够最大程度地反映译者对于文化的翻译建构特征,有时甚至比高频词的使用情况更有说服力。中国古代的官职历代设置不同,情况复杂。大体来讲,在古代封建社会,官阶体现了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诗歌当中,这些官职名称的出现体现了对所述人物的尊重,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使人物形象立体、生动起来。如元稹的《得乐天书》“应是江州司马书”,这里面的“司马”指的是白乐天,即白居易。当时元稹被贬通州,不久他的挚友白居易也从长安被贬江州,相同的命运将两人连接得更紧。在异乡凄苦的谪居生涯中,得到知己的来信,元稹甚为激动,感慨而作此诗。元稹透过简单的对读信这个情景的描写,折射出他与白居易的人生轨迹与情感交织,是一篇构思奇特的小诗,“句句是常语,句句是奇语”。然而这样复杂的文化背景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但从简单的诗句叙事中很难去理解。若将“司马”的源语意象除去,此诗便只是一首简单的情景描写的小诗。但若用音译保留此意象,在目的语境中用异化手段定位该人物,则会最大程度地引起读者对该源语叙事背景信息的探索,实为古诗英译不可译之译法,也折射出译者对源语文化的坚守。
五、结语
综上所述,《天下》在中国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完成了不少中国文化的译介活动,尤其是对大量中国古诗的译介,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先驱。译者在翻译中,对文本的时空建构、选择性采用、标示式建构和人物事件的再定位在翻译叙事重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既有对目的语境和目的语读者接受度的考虑,也有对源语文化的坚守,试图描绘一个“通而不同”的中国形象。梳理和研究该时期的中国文化译介史料,对于今后的典籍文化译者和研究者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Baker,Mona.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黄芳.跨文化之桥:中国现代著名国人自办英文杂志《中国评论》周报与《天下》月刊[J].编辑之友,2011(3):111 -114
[3]王梦莹.本土传统的世界主义阐释[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4]严慧.超越与建构——《天下》与中西文学交流(1935 -1941)[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5]赵金光.子溪诗话[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