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研训练的本科生创新素质培养改革
2018-01-28王小琼王远宏刘慧芹范文静李宁
王小琼+王远宏+刘慧芹+范文静+李宁
[摘要]本文基于科研训练实践环节在本科培养环节中开展的现状,根据专业实际、实验室资源和师资力量,针对创新人才培养,进行科研训练专项培养,优化课程体系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拓展学生的科研视野和举办科研竞赛等措施以促进本科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创新;科研训练;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 2017) 14- 0012- 03
doi:10. 3969/j.issn.1671-5918. 2017. 14. 005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科研的本质是实践和创新,科研训练是培养本科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将应试教育转变为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可有效的提高大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科研训练在我国本科教育教学中已经逐步开展并凸显其有效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的作用,成为大多数本科生都可以选择参与的实践活动。科研训练的开展是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教育,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塑造其创新人格和创新技能;同时落实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和创业的政策支持,调动学生实践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转变培养人才的理念,由培养知识型的学生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转变,向能力培养的系统化方向发展,使学生具备持续发展能力。创新素质的表现:创新意识,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善于提出或运用新方法、新思路解决问题,有怀疑和批判的态度,打破常规,标新立异,深刻的揭示事务的本质;有深厚的基础理论和前沿性的知识,有独特的见解和较高的文化素养;表现出较强的观察判断能力,学习理解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想象思维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具有坚定的信念,求实务实的态度,坚忍的毅力。我院根据专业实际、实验资源和师资力量,针对本科生科研训练环节进行系列改革措施,以促进本科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一、科研训练在本科培养环节中开展的现状
园艺园林学院设有园艺、园林、植物保护、林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和环境设计六个专业,除环境设计为艺术系列的专业外,其他专业都涉及科研训练环节。“十二五”期间修订的培养方案中,各专业均有科研训练环节,学分设置为1学分,时间安排为一个周次。从各专业的实际来说,大部分学生毕业的选题与科研相关,科研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部分园林专业的学生选择了设计,与科研无关;少数学生选择了与生产应用相关的课题,涉及科研训练的内容较少。培养方案中这1学分的执行有一定的灵活性,跟学生毕业选择的毕业选题和实验课程相关,缺乏具体的考察措施。科研训练进行的阶段偏向于高年级的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科研训练作用不明显。科研资源管理和平台建设有待于提升,良好的协调了教学、科研和对学生的开放管理后,才能充分的利用仪器。
天津农学院2007年开始由团委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4年始由教务处实践教学科负责推行,学校和师生越来越重视,园艺园林学院每年申报的学生在逐年的增加,不少的学生获得了国家级、市级或者校级的资助,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该项目大力地推进了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执行的过程中,依然还有一些问题:少数学生申请时积极性高,热情饱满,但持续时间不长,一旦指导老师敦促不及时,项目得到资助后不深入的投入研究和探索,甚至不能顺利结题;有的学生过度的依赖于指导老师,没有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更不用说创新探索,项目的完成只是单纯的执行指导老师安排的工作。这些行为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初衷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但少数教师的理解有偏差,有待于改进对学生的指导方式方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极少数教师对学生的敦促力度不够。以往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中,大三大四的学生比例较大,申请之后很快进入考研和找工作的筹备阶段,由于考研压力和找工作的压力影响,不少学生不能完成项目任务,或者完成任务后不能及时回来参加答辩,对项目的结题和后面学生的申请造成不良影响。创新类别的竞赛依然较少,尤其是与培养方案相结合的科研竞赛项目少,尚不足以激发、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二、基于科研训练的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措施
(一)进行科研训练专项培养
借鉴发达国家高校和我国优秀大学的成功经验,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精神。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从学生兴趣出发,因材施教,明确定位,以我院本科生为培养对象,整合实验室资源和师资,优化配置后进行科研训练实践环节,对学生的年级不设限制,分步骤引导其参与实践,以科研训练为载体,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通过引导,从了解实验室资源、实验室安全管理等基础知识到熟悉导师的科研方向、学科的发展,然后到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最后付诸探索,开始自己的实践和创新。前期通过公选学分对其完成该实践环节给予奖励,优秀的有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优先推荐其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给学生带来切身利益,增加学生探索的热情。以科研训练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应包揽,尤其是鼓励自主选择研究的课题,自主制定科研实施方案、实验进度计划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对课题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修改,让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学会独立,发挥学生自己的创造力和主体性。杜绝教师为学生安排研究内容和思路,杜绝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思想去做或者教师代做的科研训练。
从学院管理角度而言,对中间过程进行监督和引导,确保专项活动的组织保障,成立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制定创新科技活动的各种管理文件、奖励办法。为了保障科研训练环节的顺利进行,应做好实验室的开放管理和实验室安全管理,重视本科教学与科研实验的融合,积极促进总结训练成功,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发明专利和撰写科研论文,形成独立于理论教学体系的实践和创新教学体系。
(二)優化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endprint
建立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厚实,重视能力培养、追求创新的创新型本科生课程体系,融合本科教学和科学研究,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计划。本科实验教学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存在重基础知识而轻实践、轻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学习兴趣的现象,教学内容和方法与当前科研和生产实际有脱节的现象,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忽视了科研素养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为了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将创新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计划中去,科研训练模式成熟后,将公选改为限选,将创新教育融人人才培养方案,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以实验实践教育和创新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我院有很多与科研相关的课程,如植物生理学、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园林植物育种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药残留量分析等,这些类型的课程除了基本的原理,还有很大的探究性,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有足够的空间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实践,鼓励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寻找科研点,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比如,有些实验课程,不要局限于演示和验证,应鼓励教师多进行综合设计型和创新研究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可以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和提升综合素质,创新研究型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研究和科技开放的能力。进行相关教学改革的前提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育人理念,教师有了创新教学的思路和措施,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通过教学改革,教师可以尽早给学生提高科研训练的机会,不仅传统的接受现有的知识体系,还要在这个知识体系上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多对学生的探索行为进行鼓励,而不过度的要求达到某个结果。鼓励学生的动手实践,针对不同的课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实训转向探索实践。教师以课堂引导为桥梁,尽可能早的发现和吸收对科研感兴趣、有探索精神的学生参与到科学研究中。
(三)拓展学生的科研视野
通过学术讲座拓展学生的科研视野,尤其是近年来,学校和二级学院近年来逐步增加学术活动的数量,分别邀请了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学术讲座和交流活动,二级学院还在固定的周次中开展学术讲座。二级学院将各种学术讲座的信息及时的公布和分享给师生,师生选择有兴趣的参与,鼓励师生的参与和学习,拓展师生的科研视野和思路,不断地接近学科前沿。此举扩大学术讲座的影响又可以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和指导老师的研究方向。
科研训练使师生关系更加的融洽,能够与教师、学者交流的机会也增加,能够听懂的学术讲座也越来越多,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对于学生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取得的成果,如学术论文、专利等科技成果应扩大影响,除给予奖励外,开展交流活动、学术沙龙、校园网网站宣传或者成果报告会或者推广到生产实际中去,给同班同学或者低年级的同学传递最新研究成果并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这种榜样的力量更接地气,对学生的触动作用更深刻。为了开阔学生的科研视野,应鼓励学生走出去参与校外访问交流或参与我院专业相关的各种学术会议。
(四)举办创新创业类竞赛
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分阶段、有层次的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走出去,尤其是参加各种竞赛,不仅学生自己会有良好的体验和收获,还能够感染身边的同学们,体现榜样的力量。除了国家、市级、校级的比赛外,二级学院根据自己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和师资可以设置符合学院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创新科技竞赛。如我校创业团队参加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与成果展洽谈会,展示学生的创意创想,并进行部分展品的销售,体验了创新带来的收获。为了深化创新创业工作,激励学生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创业素养,促进学生课外创新创业活动的蓬勃发展,发现和培养具有创业潜质和能力的优秀人才,2017年学校开始举办首届“庄园杯”创业大赛。“职业规划大赛”已经举办多年,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也促进学生去了解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就业危机,为同学们走向社会奠定基础。上述竞赛主要为创业类的竞赛,但创新类别的竞赛依然较少,尤其是与培养方案相结合的科研竞赛项目少,尚不足以激发、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而学生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时候,创新类别的项目却比创业类的项目比例大,竞赛设置的比例也应该增加。以竞赛促进科研能力的提升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同时也可以组织师生参加地区和国家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形成多位一体的创新科技竞赛活动体系。
三、小结
通过各项改革举措,以期在科研训练活动的基礎上,学生能独立完成科研活动的选题、论证、探索和论文发表等工作,系统的锻炼并能熟练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升本科生的创新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思,施燕琴,马猛.基于科研训练的本科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改革与实践[J].高分子通报,2016( 10):119 -122.
[2]俞林伟,施露静,周恩红.我国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发展历程、困境与未来方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89 -92.
[3]方霞,任亚梨.本科生课外科研训练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
[4]刘碧强,叶陈欣.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实践教学改革——以福州大学为例[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4):75 -7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