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兴趣爱好的班级团队建设
2018-01-28
一、班级团队建设与学生个体发展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这一点毋庸置疑。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要对学生实施“自主管理”,把学生培养成“学习之主人,生活之主人,创造之主人”。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在班集体中都能有归属感和存在感。笔者以为,学生在集体中获得话语权和来自同伴的认同是学生拥有集体归属感和存在感的重要条件,学生只有在集体中拥有话语权并获得同伴的认可,他们的主体意识才能得到激发,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班级是由一定数量的学生和教师组成的团队,这个团队由不同性别、不同兴趣、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个体组成。在传统的班级管理团队中,每个个体都要按照统一的标准行事,比如班级公约、班级文化、班级目标、班级评价机制等,一些与“标准”相对同步的个体在团队中能够获得相对多的话语权和认同感。此外,班干部制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个体在班集体中的归属感。传统的班干部制度把一部分表现突出的学生推到了班级舞台的中央,让他们拥有了更多发声的机会。在班级结构中,担任班干部的是少数学生,他们处于班级正式结构的顶层,大部分学生只是“群众角色”。[1]没有成为班干部的学生成了“观众”“旁观者”,继而也就可能出现个人责任感的缺失、没有主人翁意识等现象。这些现象背后就是学生个体话语权和同伴认同感的缺失。
班级这个团体组织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资源,同时也应该是发展学生个性和社会性的重要资源。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的擅长知识学习,有的喜欢文艺,有的能言善辩,有的擅用文字。在某些标准体系下,一些学生个体始终没有发声的机会,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被推到过台前,没有表现的机会,自然难以获得来自同伴的认同。
如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获得话语权和认同感?如何让学生真正做班级的主人?班级管理团队能否在建设之初就考虑到班级团队中每一个个体的个性和兴趣爱好?能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站到聚光灯下的机会?能不能借助团队建设赋予每个个体相对公平的话语权,让他们真正“归属”于班集体?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尝试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进行了班级兴趣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探索。
二、班级兴趣共同体建设的思路和实践
1.班级兴趣共同体建设的思路。班级兴趣共同体是笔者借鉴学生社团和学习共同体的概念提出的。学生社团是以学生共同兴趣爱好、共同特长为基础建立的学生团体。在社团内部,每一个成员都是某个专业方向的热衷者或者佼佼者。学习共同体是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共同构成的互动的合作环境,使每一个成员之间有更多的合作和关怀。[2]结合这两个概念,笔者尝试组建班级兴趣共同体。班级里的每个学生个体根据自身的特长、兴趣爱好,本着自愿原则,选择加入某一个班级兴趣共同体,班级兴趣共同体的导师是班主任和各学科任课教师。班级兴趣共同体致力于让每一个学生个体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找到话语权,获得认同感,进而获得归属感。同时,科任教师的融入也实现了学生和科任教师的互动,科任教师作为团体导师,对团体成员的了解更深入,更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领。最为重要的是,兴趣共同体除了发展学生兴趣外,更多的是为每个学生找到了在班级里属于自己的角色位置,并以此为切入口,促进学生在其他方面更好的发展。
2.班级兴趣共同体建设的步骤和运行。(1)确定班级兴趣共同体。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在了解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特点和特长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长和爱好,提出自己所要组建的兴趣共同体设想。兴趣共同体不以学科学习为主要内容,但与学科学习有所关联。如英语老师喜爱莎士比亚文学,于是建立了班级兴趣共同体“莎翁戏剧社”,团队的基本理念是:以剧本学习、戏剧演出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2)师生互选。科任教师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向学生抛出橄榄枝,学生自主选择和决定参加哪一个兴趣共同体。兴趣共同体的数量和规模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根据班级情况决定。(3)制订共同目标和明确成员角色。兴趣共同体的目标一定以发展学生个体特长,让每一个个体在团队中都有所表现和贡献为出发点。团队成员之间只有角色的差别,彼此没有等级的差异,如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是团队的策划组织者,文笔好的学生是团队的报道编辑者,口才伶俐的学生是团队的发言人,社交能力强的学生是团队的外联者等。当然,在不同的兴趣共同体之内,每一个成员的角色会有不同的称呼,如由生物老师领导的“DNA研究俱乐部”中成员角色分别为实验员、信息员、分析员、采购员等。在班级兴趣共同体内,每一个成员都是平等的参与者,为兴趣共同体共同出力,并获得同等的表现机会。
兴趣共同体的活动频率为每周一次,每次1~1.5小时。活动内容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兴趣共同体本身的团体活动,如“莎翁戏剧社”的莎士比亚戏剧赏析和讨论,“历史达人社”的历史事件讨论,“凡·高油画社”的安静作画活动;另一个部分则是班级常规工作的交流和总结。
3.班级兴趣共同体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兴趣共同体的团队管理模式最终还是为班主任班级管理服务的。班级常规管理可以采用兴趣团体包干负责制,具体职责由团体内部细化分工。而一些具体活动则由各个相关团体负责,我们将每个学期的班级活动划分为几个主题板块,分别由相应的兴趣共同体负责。如年级或者学校在特定时期的主题活动,相应的兴趣共同体便成为班级活动的责任人,团体内部进行讨论并分工,充分尊重每一个人的意见,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让每一个人都有发言的权利,给每一个人获得认同的机会。
三、班级兴趣共同体建设的意义与价值
1.学生主体性的高度体现。首先,班级兴趣共同体以学生自身特质和特长为出发点,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在自己感兴趣并且自己选择的共同体之内,学生会更乐于融入团体,也更能接受团体的规则和约束。其次,兴趣共同体内每一个个体的角色不是基于能力差异分配的,只是根据学生所长进行的不同分工,每个人都是他所在兴趣共同体的平等参与者和贡献者。最后,兴趣共同体致力于给班级所有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站到台前的机会、更多发声的机会和更多被认同的机会。在兴趣共同体承担的各项班级管理任务和各类活动中,个人的表现和贡献能为更多班级成员认同。
2.科任教师价值的最大实现。担任兴趣共同体导师的科任教师需要在了解班级学生的基础上,从自身优势出发,确立兴趣共同体的目标。并且,团队导师需要对自己团队成员的各方面情况有深入了解,才能做出最恰当的角色安排。同时导师还要时刻关注团队成员的发展走势,根据其在团体内的各种变化,做出适当的安排和调整。此外,作为团队导师的科任教师也可以获得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兴趣共同体的班级团队管理模式为科任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良性互动的平台,因为在共同兴趣的基础上所做的沟通和互动相比较学科交流而言,会更轻松,更有针对性,也更有效。而且,这种良性的互动还会推动科任教师和学生在学科学习上的有效沟通。除此之外,导师在兴趣共同体内可以发挥更多超出自身学科教学的才能,自身的价值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实现。
3.班主任角色的转型突破。班主任在班级中扮演着组织者、指导者、引领者的角色,并发挥桥梁的作用。作为组织者,班主任需对科任教师和学生有全面的了解,并进行兴趣共同体初期构想和分工。作为指导者,班主任对各团体在班级内应该承担的职责和活动要做出最恰当、最有效的安排和指导。作为引领者,班主任需要用自己敏锐的洞察力时刻关注各兴趣共同体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适时给予引领和帮助。同时,班主任要努力使团体之间、团体内部、导师和团员之间的沟通更顺畅。兴趣共同体团队管理模式下的班主任更像是“船长”,而非“保姆”,班主任更多的是方向掌控和思想引领。
4.班级管理的创新优化。将班级常规管理的事务和活动分配到更小的团体中,而且是一个拥有共同精神理念的团体,可以真正实现“人人有事做,人人愿意做”的管理效果。更重要的是,兴趣共同体创造了班级内的良性互动。一方面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在兴趣共同体内部,拥有共同兴趣、特长的个体有了更多的沟通和互动机会,这种同伴间的联结关系不仅会在共同体活动内起到作用,也会体现在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互帮互助中。同伴影响很重要,拥有共性的同伴影响效果更明显,如此也更利于班级正能量的传播,兴趣共同体之间是一种共生共享的依存模式,他们之间可以有一些良性的竞争,但更多的是互助、欣赏和百花齐放,因为最终都是为班级共同目标服务。另一方面,班级共同体的导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也给班级生态群注入了积极的动力,导师同时也可以承担一些德育导师的职责,因为良性互动给了导师更多了解学生的机会,也更利于导师走进学生的内心。
总之,探求班级管理创新模式,创建班级兴趣共同体,是为了优化班级管理,增加班级内部良性互动,更是为了给每个学生一个站到班级正中央的机会,给每个学生一个发声的机会,给每个学生一个让别人看到的机会,给每个学生一个被认可的机会,从而让每一个学生在班级里“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