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此时无声胜有声
——例谈烘云托月法在作文中的运用

2018-01-28河北李阳海

初中生 2018年18期
关键词:罗敷衬托老头

文/河北 李阳海

编者的话:烘云托月法亦称烘托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特有技法,意思是画家画月亮时,不直接用线条勾出月亮的轮廊,而是用点染云彩的方法把月亮衬托出来。把这种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构思中来,就是在写作中,对所表现的主要形象或蕴含的情感不作直接的正面描写,而是从侧面描绘某事、某景、某人,去加以衬托。这种方法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很早就开始运用了。纵观同学们平时的作文,大都是运用正面描写,很少运用烘托法,这是写作中的一大缺憾。下面请看作家王雁是如何巧妙运用此法的。

●经典名篇●

鼓神

王雁

那一年冬天,我流落到陕西省略阳县。这里地处秦岭腹地,山高坡陡民穷,是李白为之嗟吁的蜀道第一关。我流连在这里,贩点山货,倒点野味,甚是凄惶可怜,甚至到了春节年关还不敢作归乡的打算。

春节的气氛越来越浓,鞭炮声、鼓锣声从街巷小院传来,听得人心烦意乱。我裹着衣服离开县城走向一个熟悉的小山村。这里也在操练鼓、锣,作春节上街游行的准备。既然躲不掉就留下来听听吧。于是我就混在一帮老头婆姨姑娘小孩中间,看着坝中十来个中青年汉子把鼓锣敲得震天价响。

敲打锣鼓的汉子们敦实威风,这些平时在山中辛苦刨食的人,此时一个个精神抖擞,红光满面,卖着狂傲,逞着威风,显得不可一世。这气氛使我这个异乡人感到更加凄惶悲凉,孤独孑孑。我准备悄悄地离开。正在这时,敲打大鼓的壮汉把双槌一收,抹一下额上的汗水,用眼光把人群扫了一遍,最后目光定在我身边的一个瘦老头身上,说:“张伯,你来玩一把。”“别,别……”这个叫张伯的老头既瘦弱又邋遢,穿着一件破旧的黑布棉袄,双手操在袖筒中,甚是羞涩地直往后退。我感到他也是像我一样怕过年的落魄人。但姑娘媳妇们却揪住他往前推搡,说:“鼓神,来一个!”打鼓的汉子一脸虔诚地把有如婴儿手臂粗的双槌直往他面前送,那些打小鼓腰鼓铜锣铜钹的后生们也满脸殷殷地望着他。

我真不相信这样的蔫老头能敲击出什么花样来。我等着往下看。他感到是再也推辞不掉了。布满皱纹和胡茬的脸上突然焕发出一股豪气,只见他把棉袄脱下来扔到一旁,走到大鼓前。就在他将双槌握在手中的时候,一个我不敢相信的奇迹出现了。一个在黄土中长大的像黄土一般平凡的汉子,忽然间像天神似的顶天立地般站在了大家面前。他的眼睛充满光辉,脸上透出神圣,手臂像钢棍一样坚强起来,在轻轻地敲打了鼓沿几下后,双臂猛一挥,一声石破天惊的巨响倏地刺进了我的耳膜和心脏。接着小鼓铜锣一起轰鸣,一股原始混沌的神秘冲动和古老意念的混乱音符猛地从地底蹿出来,通过双脚直抵进了我的心中,使我有了一种脱胎换骨般的剧痛的快感。

我像被魔语诅咒了似的,双目紧盯着他。只见他急敲慢敲,重敲轻敲,时而敲打鼓沿,时而肘杵鼓面,时而跃腾猛捶,时而贴鼓轻抚,柔时如丝绸无骨,坚时像枪击钢板,乱时如乌云压顶,齐时如布兵排阵;铁马金戈乱箭飞,细雨轻风荷塘清,劈山开路是男儿,再闻堂前纺织声……

就在敲击出的声声鼓鸣中,我似乎听到了天庭的意志,大地的精神,男人的粗犷,女人的娇娉,还有生命,婴儿落地开始的生命,老人撒手西去的生命……这些奇妙的幻象在锣鼓声交织而成的音韵的罗网中不断地冲突,纠缠,呼啸,狂乱……它们似在演绎着生命,似在点拨着生命,似在操纵着人类奔向精神将要达及的终点……

我站在这群肃立的山民之间,观看眼前出现的不可思议的奇迹。大鼓在响,小鼓在响,铜锣铜钹铿铿锵锵,而指挥这支创造奇迹的鼓队的老人他已不再是一个蔫耷汉,而是一个飘逸的精灵,一串神秘的符号,一团无形的罡风。皇天在上,后土在下,人在其中。而他,这个人中的英杰此时就代表着人类在立地顶天。我惊愕了,世上竟有着这样的声音。我醒悟了,生命中原本就没有卑微和可怜。我从人群中慢慢地退了出来,充满敬意地望着他们。我想我该回家过年了。

●技法借鉴●

本文为首届老舍散文奖获奖作品,文章的侧面烘托让读者叹服。本文的侧面烘托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形式:

以旁人的言谈作侧面烘托。文章借助周围人物的言谈来表现主要人物,主要有两处:一是“张伯,你来玩一把”,二是“鼓神,来一个”。看似很简短的两句话,却从侧面表现出人物的不寻常。为什么不让别人“玩一把”,单单让这位瘦老头来玩呢?为什么一个其貌不扬的瘦老头别人称他为“鼓神”?这里头有什么不平凡的故事吗?所有这一切,都从侧面烘托出这位瘦老头肯定不寻常。

以“我”的所见所闻作侧面烘托。作者借助“我”的视觉来观察描写对象。例如,“我”看到敲打大鼓的壮汉把双槌一收,抹一下额上的汗水,用眼光把人群扫了一遍,最后目光定在“我”身边的一个瘦老头身上,说:“张伯,你来玩一把。”一个壮汉抹着汗水,把目光定在一个瘦老头身上。作者这是用“壮”来衬托“瘦”,壮汉敲鼓尚且冒汗,这个瘦老头行吗?在这非同寻常的衬托中,瘦老头的不寻常就不言而喻了。

以“我”的所感作侧面烘托。文章通过写“我”的多种感受,突出描写了瘦老头的非凡功夫。例如,“一股原始混沌的神秘冲动和古老意念的混乱音符猛地从地底蹿出来,通过双脚直抵进了我的心中,使我有了一种脱胎换骨般的剧痛的快感。”作者用比拟和夸张的辞格把“鼓神”的“神力”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又如“就在敲击出的声声鼓鸣中,我似乎听到了天庭的意志,大地的精神,男人的粗犷,女人的娇娉,还有生命,婴儿落地开始的生命,老人撒手西去的生命……这些奇妙的幻象在锣鼓声交织而成的音韵的罗网中不断地冲突,纠缠,呼啸,狂乱……它们似在演绎着生命,似在点拨着生命,似在操纵着人类奔向精神将要达及的终点……”作者借助联想和想象来写自己的感受,把“鼓神”的威力描写得无与伦比,一个顶天立地的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仿写佳作●

思念并未结束

佚名

孤星残月,天地仿佛凝固了。星,在静思;人,在流泪。月,孤独地挂在天边。弯弯的月亮又勾起我无限的思念。

再也没有那温暖的问候,再也不见你那关切的目光,再也没有那慈祥的笑容。从那一天起,一切都消散了,只留下我无尽的思念,留下我孤独的守候。如果时间能够倒流,我一定会珍惜与您在一起的日子。

风拂树叶,翩翩翻飞,如同我的思念,又一页一页地掀起。

那时我忙于复习,我的世界里完全被中考充斥着,因而忽略了您——对我无限关爱的爷爷。

“婷婷,过些日子就该中考了吧?”爷爷问道。“嗯!”我漫不经心地回答。“如果能看到你考上重点高中,爷爷就心满意足了。”我那时没有在意爷爷那悲伤的语气。“爷爷,再有一个半月我就考完了,您等我的好消息吧!”我安慰着爷爷。

“唉!我真盼着能有那一天。”爷爷语气有些低沉。

“我要上学了,爷爷!”我并没有听懂爷爷的话,那时我真是太粗心了。

就是那个黄昏,当邻居去学校接我回家时,我预感到了什么,我在心里默默地祈祷着,安慰自己:不会的,不会的。

回到家,唢呐吹起了悲伤的曲调,亲人们呜咽,哽塞,泣不成声。在这个夏季,我却感到了秋天般的苍凉。

一抔黄土,把您与我隔在了两个世界,我再也听不到您温暖的话语,见不到您慈祥的面容。您孤独地躺在黑暗中,我再也不能和您说一句话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爷爷,您的孙女还没有报答您啊!

风再起,树叶沙沙。夏日的月夜里,我独自抚摸记忆,逝去的过去不知是否会停留在远方,等我用心去感受它的温暖。

一声鸟鸣打破了夜的静寂,却不见鸟的影子。不知那归林的鸟儿栖息何处?不知它婉转的歌喉是否也有追述的回忆?不知在它悠扬的鸣叫声里是否也有和我一样的无限思念?

我知道对爷爷的思念并未结束。在每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在风起的时候,我的思念总会涌起,总会翻动久远的记忆。

【点评】这是一篇饱含真情的作文,运用情景来烘托人物心情是本文的特色。文章的开头有一段情景描写:“孤星残月,天地仿佛凝固了。星,在静思;人,在流泪。月,孤独地挂在天边。”这段描写让人情难自禁地产生一种悲伤的心境。这种悲凉的情景和悲伤的心境就起到烘托的作用,它给人一种不好的预感。文章的中间又用“唢呐吹起了悲伤的曲调”进一步烘托主人公的悲凉心境。悲凉的情景,悲痛的感情,这些侧面描写表现了“我”对爷爷逝去的哀痛和思念,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意境。

●名师点拨●

烘云托月法常见的表现形式有:

用次要人物来烘托主要人物。如汉乐府诗《陌上桑》中成功运用了侧面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些诗句从侧面以调侃夸张之笔,描写了各种人物见到罗敷时的失态举动,将罗敷的美貌烘托得淋离尽致,让读者从人们神魂颠倒的表现中想象罗敷之美,突破了正面描写的局限,让读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重塑罗敷的形象,获得最佳美感,同时也扩大了读者的想象空间。罗敷是一个美丽、智慧、仪态大方的女子,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罗敷。黑格尔说:“想象可以使自己去创造无穷无尽的形象。”《陌上桑》中的侧面烘托是激起读者想象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创作,就没有艺术烘托手法,也就没有流传千古的秦罗敷。

用景物烘托人物心情。如以美好的、充满绚丽色彩的景物来衬托欢乐喜悦的心情,以萧瑟凄迷的景物来衬托悲哀忧愁的思想感情,通过情景交融来渲染某种情调和气氛。正所谓景乐则情乐,景哀则情哀。如鲁迅《故乡》的开头,以冬天故乡的萧索烘托“我”悲凉的心情。又如中考作文《昂起头来真美》,文章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自己昂起头来前后的不同心态,能真切感受到作者从消沉到自信的变化过程。请看文章中的一段:“乌云散去,一弯悬在天际的彩虹给世界平添了几分姿色;太阳重新现身,把那温暖人心的阳光洒遍世界的各个角落。”用这段环境描写来烘托他找到自信后的心情。

用一事物来烘托另一事物。例如周敦颐的《爱莲说》,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猜你喜欢

罗敷衬托老头
略谈罗敷之美——《陌上桑》罗敷形象浅析
早春
衬托与烘托在诗词中的运用
老头与丫头
学会衬托
陌上桑
写作的艺术表现手法:衬托
倔老头
桑劫
桑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