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回归常识
——读周国平的《周国平论教育》
2018-01-28
·推荐理由·
2011年8月12日,受当时在广大读者中流传的“男人不能不读王小波,女人不能不读周国平”的“诱惑”,在常熟市琅嬛书屋购买了一套周国平散文系列:《街头的自语》《爱情的容量》《经典的理由》《朝圣的心路》《安静的位置》《无用之学》《另一种存在》。当我读到第一本《街头的自语》的最后一个字时,我已经服膺了“女人不能不读周国平”的“论断”!我堂堂七尺男儿也喜欢周国平充满哲思、略带俏皮、纤秀细腻的文字,何况是情感远远丰富于男读者的女读者乎?
在几乎一气呵成“读”完这套7卷本的周国平散文系列的同时,一个“伟大”的“宏愿”已经在我心中涌动——一定要“打尽”周国平的所有著作。截至今天为止,凡是周国平的散文随笔、纪实作品、学术著作、诗集、讲演录、译著等130多本著作均被我珍藏在书柜里,并且每本至少读了2遍,遍数读得最多的当然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第8次印刷的《周国平论教育》,现在正在读第10遍。在我的读书生涯中,一本著作被我读了10遍,这是绝无仅有的。我坚定地认为,《周国平论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史上都会占据着一个崇高的地位。
随便翻翻目下的教育报刊,“核心素养”一词几乎随处可见。这一方面反映了党和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及专家学者们的积极探索,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专家学者们及教育人在对“核心素养”的认识上还没有达成一致。
其实,以上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一些教育的常识而已,半点也没有多么晦涩难懂的道理。然而,在应试教育的阴霾没有退去的迹象、急功近利的社会全面侵蚀教育的今天,我们几乎是把这些常识丢到九霄云外了,大家都在做着与这些常识背道而驰的事情。这时,我们多么需要有一位教育的清醒者和高人来把我们引出这片教育的“糊涂”之地,然后聆听他讲述教育的本意和怎样做“真教育”的简便易行的方法。终于,周国平先生的《周国平论教育》摆在了我的面前。
这是一本我作为一名教育人“十读不厌”(以后我肯定还要读第11遍,第12遍……)的教育经典。里边像森林一样丰富的教育思想让我醍醐灌顶,每读一遍总会馈赠我新的体验、新的思考。由衷地感谢《周国平论教育》,是她引渡着我带着一群可爱的学生走出了“苦海”,正雄赳赳气昂昂地奔向属于学生也属于我的诗和远方……
·阅读体验·
2011年8月12日对于一般人而言,是个普通的日子,而对于我却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结识了我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周国平先生。从此,我对他著作的“钟情”更是“不能自拔”。2013年8月31日,我收到了当当网给我寄来的周国平的《周国平论教育》,是她让我的教育人生实现了华丽的转身!
作为一名教育人,以下一些问题是一定要弄清楚的,并且是时常要追问自己的:这些问题的答案正确了吗?还可以回答得更好吗?在十读《周国平论教育》以后,愚以为下面的答案是我目前的最佳答案。
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看看目下我们的教育,中小学生的生活实在是苦不堪言,说他们过着炼狱一般的生活也不为过吧。回忆起我们的童年时光,是多么有趣、快乐!我想当这代小学生长大后回忆起他们的童年时光时,恐怕是除了“蒋(教师讲)光超(抄写)”(著名艺人),就是“贝(背诵)多芬(分数)”了,这实在是我们目前教育体制的悲哀。更严重的是,这样人为压制小学生蓬勃生长年龄段的“残酷”手段,当他们长大以后不知会以怎样的冷酷心理看待社会,对于一个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想来真是不寒而栗啊!真正的教育是要把学生内在的禀赋、潜能用科学、艺术的手段开发出来的过程。而现在,我们恰恰有那么多的教师正使劲用不科学、不民主的“野蛮”手段扼杀学生的禀赋、潜能。
教育到底要培养学生什么能力?在《周国平论教育》中引用了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的一句话:“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把你在课堂上学的东西全部忘记了,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那剩下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窃以为就是快乐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安排学习的能力。有了“快乐学习”这个能力,就好像学生在自己的身体里安装了一台推动他学习的发动机,他能一直怀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攀登在知识的高山上,乐此不疲。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自学。有了“自主安排学习”的能力,学生就学会了学习,就能畅游在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海洋里。如此,学生的素质就自然而然得到了提高,独一无二的个性就自然而然得到了发展。
教育到底要培养学生的什么习惯?中小学教育归根结底是习惯教育。那么到底是哪些习惯对于学生而言是“举足轻重”的呢?
自能阅读的习惯。人有两种成长,一种是躯体的成长,一种是精神的成长。躯体的成长靠食物,精神的成长靠阅读,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世上的书籍即使穷尽我们一生的时间也读不完,幸好我们有时间这位最公正的批评家,给我们筛选出了一批公认的中外儿童文学名著、世界文学名著。人生有限,我们没有时间去读二流、三流的作品,我们应该要直达经典。做教师的应该要明白:最好的学区房是学生的书房。当学生做好了教师布置的回家作业后,在自己的书房里坐拥书城,身心沉浸在名著跌宕起伏的情节、人物独一无二的思想、优美诗意的语言里,当他一天不阅读时就会感到不安,长此以往,这样的学生不善良、丰富、高贵也难!
自主记录的习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的,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但时间又是可以用一定的手段把她留住的。留住时间唯一的办法就是记录。一开始,教师可降低让学生记录的难度,引导他们备好一个记录本,记录晚上做的一个梦、上午做了什么、下午做了什么、晚上做了什么,如此而已,甚至可把中午在学校食堂里吃的午饭菜也记录下来,做到天天记录,持之以恒。这个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果。首先是留下了学生的生命的轨迹,其次是提高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再次是练就了学生一双内在的眼睛。内在的眼睛看见的是事物的意义,一个时时处处能看到事物意义的人,他的生命的质量会远远高于只能看见事物外表的人。
自主思考的习惯。上帝创造了万物,唯有人是有思想的一物。有道是“有思想的人最强大”。有思想的人,往往会做事有序,喜怒有度,胸有目标,持之以恒,从而快乐而幸福地度过自己美好的一生。“思想”这个东西她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自然而然地从自己的头脑里生长出来,她只奉献于孜孜阅读、不倦记录的人。思想这个东西她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果你不及时“逮”住她,不消多时她就去得无影无踪了。所以要让学生养成身上常常备好一个小本子、一支笔的好习惯,记录下随时随地的灵感,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与众不同的想法会越来越多,他的眼光会越来越远大,他的胸怀会越来越宽广。
如果在往后的日子里,学生能朝着上述三个方向努力,并把这三个习惯一直带到初中、高中、大学,直至走上工作岗位,那么,他们的人生一定是幸福而优秀的。如果我们这个民族这样的人占了绝大多数,那么我们一定是个高素质的民族,一定是个强大的民族!
怎样坚守才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发展教师的途径也许有十条、有二十条,甚至更多,但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思考是笔者认为最基本的。
专业阅读。教师的精神成长,当然主要是教育精神的成长,而教育精神的成长,当然主要靠阅读教育专著、文学名著、哲学著作。教师只有阅读好教育专著,才会建立教育的骨架;教师只有阅读好文学名著,才会生长教育的血肉;教师只有阅读好哲学著作,才会“爱学生胜于爱国家与教会”(罗素语)。在业余时间里,按照一个教师平均每天阅读1万多字计算,那么年阅读量在300万~400万字应是稳稳当当的。一个一年里基本不阅读的教师与一个年阅读量保持在300万~400万字的教师,在开始的一两年里可能看不出高下,但在10年、20年以后,这两位教师无论在气质、口才、处理组织教材的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教学的幽默感亲和力、课堂教学的效果等方面会有极大的差距。
专业写作。如果说阅读是吸收的话,那么写作就是倾吐。千万不要把教师的专业写作想得很复杂、很神秘,其实这是极其简单的一件事。开始的时候,你只要把每天的教育生活实录下来就行。这样的记录过了一两个学期以后,你就会养成天天要记录一点教育生活的好习惯。如此,你之前点滴教育记录的量变就会发生质变,你对教育的敏感性明显增强,你看教育的目光格外锐利,你要表达有关教育教学思想的欲望特别强烈。这时你提笔,真有点“下笔如有神”的感觉,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教育随笔、教育教学论文就此诞生了。专业写作是对已积累的大量丰富的原始教育教学素材分门别类地整理、浓缩、提炼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的过程,留下的是无比珍贵的只属于自己的教育财富。
人有两个自我,一个是外在的自我,一个是内在的自我。写作从本质上说就是外在的自我与内在的自我进行友好交流的物化。这种交流的物化形态就是文字。在交流中,内在的自我说出的是自己的真实的灵魂之音,没有一丝一缕的虚假。一位常常把自己的灵魂之音说给外在的自我听的教师,慢慢地会养成教育写作的好习惯,以致到后来教育写作成了他在业余时间里生活的重要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写作的质量会越来越高。
专业思考。我们说人是万物之灵,这个“灵”其实是指我们人类有奇妙的思想。教师必须经常想一想,在你的教育人生里到底要的是什么?想一想在你的教育人生里能够要到什么?把你的这些教育思考记录下来,就是你当下的教育思想。持之以恒,你就会养成过内在生活的好习惯。一个常常回到自己,与自己作着友好交流的教师,一定是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一定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另一方面,当你养成了自能专业阅读、自能专业写作的习惯以后,教育思想就一定会时不时地光临你的脑海。这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然结果。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受思想的支配。一个人在行动前,养成了思想先行的好习惯,那么做事几乎不会受阻,而且做成的事情往往还十分优秀。
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思考是教师最好的继续教育,是一项培根固本的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系统工程。一位教师坚定了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思考的“信仰”,并做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最终必能臻达于教育教学的胜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