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紧缩句的判断标准

2018-01-28赵雅青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单句复句音节

赵雅青

近百年来,汉语语法学界对于现代汉语紧缩句有陆陆续续的关注和讨论,尽管如此,对于紧缩句的研究至今还存在不少问题,而这其中,紧缩句的判断标准是特别关键的一个问题。就紧缩句的定义而言,已有的主要研究角度有两个,一是通过比较紧缩句与复句及相关单句在形式、语义上的特点,得出紧缩句是“用单句的形式表达复句内容”这一普遍认识,如张斌[1]503、邢福义、汪国胜[2]373、齐沪扬[3]451、向若[4]6等。二是认为紧缩句属于复句的特殊小类,并从其凸显的结构特点来定义,如胡裕树[5]371、黄伯荣、廖序东[6]166等。考虑到紧缩句的独特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现代汉语紧缩句的判断标准,以明确紧缩句的句法语义特征,廓清其与复句、复杂单句之间的纠结局面。

一、现代汉语紧缩句的主要构件

(一)紧缩句的必备构件:紧缩项

紧缩句由两个或多个谓核结构构成,我们把构成紧缩句的这种谓核结构称为“紧缩项”。紧缩项是紧缩句的必备构件,是两个或多个小句整合成紧缩句后的级降单位。例如:

(1)上班时偶遇关山平,他几次想同我谈谈都被我拒绝了。(王朔《动物凶猛》)

(2)不成的,你还太小,一个人住你就是能照顾自己我也不放心呀。(王朔《我是你爸爸》)

例(1)这一紧缩句由“他几次想同我谈谈”“都被我拒绝了”这两个紧缩项构成;例(2)由“一个人住”“你能照顾自己”“我不放心呀”三个紧缩项构成。

紧缩句的主体成员是类似例(1)这样由两个紧缩项构成的紧缩句,因此本文主要也是以两项紧缩句为考察对象。在这样的紧缩句中,根据紧缩项所处的位置先后,可以分别称为“紧缩前项”与“紧缩后项”。例如:

(3)郭妮把手机还给罗妍。失恋了还要炫耀一把。(滕肖澜《在维港看落日》)

(4)大卫:看把你急的!等着吧,一有消息我就来告诉你。(刘德联、刘晓雨《中级汉语口语》)

例(3)划线的紧缩句由紧缩前项“失恋了”与紧缩后项“还要炫耀一把”构成,例(4)划线的紧缩句由紧缩前项“有消息”与紧缩后项“我来告诉你”两个紧缩项构成。

(二)紧缩句的常现构件:紧缩标

有无关联标记是紧缩句形式上的突出特点之一,尽管关联标记不是紧缩句的必要构件,但却是紧缩句的常见构件。我们把紧缩句中使用的关联标记叫作“紧缩标”,紧缩标就是联结紧缩项、形成紧缩句以及标明紧缩项之间逻辑语义关系等共同特点聚合在一起的一些词语。

现代汉语紧缩句的紧缩标形式比较丰富,既有单用形式(常见的如“就”“才”“也”“又”“都”“还”等),也有双用形式(如“只要”“只有”“要是”“虽然”“即使”“因为”等和“就”“才”“却”“也”“都”等组配);既有临时组配,也有固定组配(如“一A就В”“越A越В”“再A也В”“非A不В”“不A不В”“爱A就В”“爱A不В”等)。

从词性看,紧缩标主要包括四类。一是用来连接紧缩项的连词,二是用来连接紧缩项的副词,三是用来连接紧缩项的助词,四是一些用来连接紧缩项的其他性质的词语,例如:

(5)你现在只要留一张那书皮儿你就发财!(梁左等《我爱我家》)

(6)记者填好档案表格后,工作人员问道:“想去阿富汗吗?想去的话就要去阿富汗驻塔大使馆办签证。”(新华社2001年10月份新闻报道)

(7)可我们不但不予制止反而随声附和,客观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错误是严重的,教训是深刻的……(梁左等《我爱我家》)

例(5)这一紧缩句由连词“只要”和副词“就”作为紧缩标配套连接两个紧缩项,并标示该紧缩句紧缩项之间存在的条件关系。例(6)这一紧缩句由助词“的话”和副词“就”充当紧缩标,标示假设关系。例(7)中,由“不但”和“不”一起构成超词形式的紧缩标“不但不”,与作为后项紧缩标的副词“反而”一起标示递进关系;此外,再如“爱A就В”“爱A不В”则由动词“爱”充当紧缩标。

二、现代汉语紧缩句句法方面的判断标准

(一)句中无语音停顿

先看三个句子:

(8)明天,我打算去一趟超市。(单句)

(9)如果明天不下雨,我打算去一趟超市。(复句)

(10)明天不下雨我就去超市。(紧缩句)

句子内部的停顿在书面上常常用逗号等标点表示,句内停顿既有单句内部句子成分之间的停顿,如例(8)“明天”后面的停顿是句子内部状语后的一个停顿;也有复句内分句之间的停顿,如例(9)“如果明天不下雨”后是复句内分句间的停顿。而紧缩句(如例10)内部既不能有单句那种句子成分之间的停顿,也不能有复句的分句间停顿。句中不存在语音停顿、书面上无句内标点是紧缩句最为鲜明直观的特点,也是判断紧缩句最为直观的重要标准,这一标准既可以从形式上区别复句和紧缩句,也可以跟有句内停顿的单句区别开来。

(二)整句具备语气,只有一个语调曲拱

通过在谓核结构之后添加语气词并判断该说法是否仍旧成立这一操作,可以检验该谓核结构是否带有语气语调,即是否是一个小句。如果其添上语气词还能讲得通,那么该结构具备独立的语气,可以判定为一个小句。[7]117以下面两句为例进行说明:

(11)想吃火锅,你就去成都。

(12)想吃火锅你就去成都。

我们可以给例(11)这一复句的两个分句都带上语气词“啊”,表示独立的句子语气:

(11')想吃火锅啊,你就去成都啊!

而在例(12)紧缩句“想吃火锅你就去成都”的两个紧缩项“想吃火锅”“你就去成都”后添加语气词“啊”则较为受限:

(12')?你想吃火锅啊你就去成都。

(12")?你想吃火锅啊你就去成都啊!

(12'")想吃火锅你就去成都啊!

若只在紧缩前项后添加语气词(例12'),或是在紧缩前项、紧缩后项后都尝试添加语气词(例12"),那么这样操作得到的紧缩句就不能成立,必须以复句形式,通过出现句内停顿的方式(如例11')才能表达。也就是说,构成紧缩句的紧缩项已经失去了句子语气,不能再判定为一个小句。而例(12'")之所以成立,是因为由两个小句整合得到的紧缩句是一个句子,可以在句末附加语气词。

随着小句与小句整合过程的发生和整合程度的提高,从形式上看,小句会经历一个逐渐失去作“句子”的资格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非句化”(Dеsеntеntiаlizаtiоn)[8]37。从这个角度来说,两个或多个小句整合成紧缩句的过程,是各小句逐渐失去作“句子”的资格,级降为紧缩项的过程,而决定小句级降为紧缩项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小句失去句末语气,也即紧缩项是没有小句语气的谓核结构,整个紧缩句是只有一个语调曲拱的句子,仅仅具备一个句末语气。

当然,在实际的书面语材料中偶尔也会出现带语气词的前小句后紧接着出现下一小句的形式,如:

(13)怎么会忘呢谁能忘得了父母的恩惠?(王朔《我是你爸爸》)

(14)丫头说得没错,你还没开始呢就乱套了。(王朔《和我们的女儿谈话》)

例(13)“怎么会忘呢”、例(14)“你还没开始呢”带有语气词,而其后却没有出现书面标点,但我们认为,类似(13)(14)这样的句子不能算是紧缩句。这样的句子是作者出于特殊的表达目的——为了表现说话人急速说话,所以省去了书面的标点符号。实际上,在口语交际中,例(13)“怎么会忘呢”、例(14)“你还没开始呢”这样的谓核结构因为带有明显的语气,势必会在之后出现停顿。这种情况下,带有语气的前一谓核成分因保留了小句语气而属于小句,也就没有满足非句化为紧缩项的条件,由此构成的整个句子也就不属于紧缩句范畴。

(三)整句音节量范围适中

“音节量”指的是一个句子的音节长度。一般来说,句子的音节量既有相对合适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延伸。仅就现代汉语单句来说,既有短得只有一个音节的句子,又有音节量比较大的句子。如:

(15)对!

(16)昨晚在现场的每位观众确实希望以后每年的中秋节晚上都能有幸观看如此精彩而又感人的文艺演出。

例(15)(16)都是一个单句,例(15)是只有1个音节的小句,而例(16)的音节量却比较大(共43个音节),如果有需要,我们还可以造出比例(16)音节量大得多的句子——当然音节量太大的句子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用,就音节量而言,它们不是句子的典型成员,而只是边缘成员。句子的音节量之所以不可能无限大,是由于受到人的认知能力限制,对音节量过大的一次信息量进行加工处理时,大脑会降低效率甚至该信息会变得难以处理。

由至少两个小句构成的复句,因为中间有语音停顿,每个小句可以较为充分地扩展,因此整句的音节量普遍较大。而由至少两个紧缩项构成的紧缩句由于中间没有语音停顿,其音节量就不像复句那么大,而更靠近单句的音节量范围。紧缩句至少要有三个音节,同时整句的音节量范围也不太大,例如:

(17)去就去!

(18)父亲第二次迷路,妻子更催促我,说担心父亲在我们家出事,无功也就算了,还有过。(陈希我《父》)

(19)后来,我开始变胖,为了减肥,我又吃药又节食,都没什么用。(傅由、杨一虹《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听力》)

两个小句紧缩成一个句子,仍旧要有两个谓核结构,并且两个仅为单音节的谓核结构直接组合往往是重叠式、偏正式、动补式或是构成连动式,若要形成紧缩句则需要关联标的帮助,因此,音节量最小的紧缩句一般也需要3个音节量(如例17),紧缩句的音节量不能过小。

同时,紧缩句的音节量也不能太大。一是紧缩句作为一个句中无停顿的句子,本身音节总量就不能太大。二是紧缩句由至少两个紧缩项(谓核结构)构成,若是紧缩项都进行扩展,两个谓核的附属成分很可能就会出现互相牵制的情况,此时若要运行递归机制就会受到阻碍,因此紧缩句一般仅容许其中一个紧缩项进行适度扩展,与此同时另一个紧缩项往往只出现核心成分。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来说,两个谓核的信息量自然就会比一个谓核的信息量要大,此时若对紧缩句的谓核结构进行较大的扩展,就很可能超过大脑的一次信息处理能力。三是紧缩句更常于口语中使用,口语中的句子音节量是较小的。所以紧缩句大都是类似(18)(19)这样的音节量。

综上所述,紧缩句整句的音节量范围适中,不会极小也不太大。

(四)由至少两个紧缩项构成

常见的紧缩句是单重紧缩句,即包含两个紧缩项,例如:

(20)张大强虽然豪气冲天,但听了我的分析也认为有道理,因此我们决定在调查章文这件事情上还是暗中进行,如果没有确切的证据绝对不公开。(鸿琳《告密者》)

(21)李毓秀说,也没什么忌讳,他这个人,你准备什么他穿什么。(邵丽《北地爱情》)

也有三个或多个紧缩项构成的多重紧缩句,如:

(22)“所以嘛,我割资本主义尾巴时最坚决。”一个憔悴的中年女子说,“没饭吃还可以讨,没了主义有吃也吃不香。”(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

(23)他爱回来不回来,回来也是各住各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大多数时候,我们可以直接划分出两个紧缩项,如例(20)这一紧缩句含有“没有确切的证据”“绝对不公开”两个紧缩项,例(21)这一紧缩句含有“你准备什么”“他穿什么”两个紧缩项。例(22)是一个多重紧缩句,由“没了主义”“有吃”“吃不香”三个紧缩项构成。有时候从字面上还无法直接体现出所有的紧缩项,需要进一步解析,如例(23)是一个多重紧缩句,且需要进一步分析才能得到其所有的紧缩项,为“他爱回来”“回来”“他不爱回来”“不回来”。总而言之,至少含有两个紧缩项是紧缩句的形式标准之一。

(五)紧缩项彼此在结构上互不内嵌

构成紧缩句的紧缩项是相对独立的谓核结构,也就是说在语法结构上,紧缩项彼此之间互不内嵌,不存在一个紧缩项包含另一个紧缩项的关系,例如:

(24)我喜欢在打折店买东西。

(25)我一去打折店就喜欢买东西。

(26)我不知道他去不去北京。

(27)他去不去北京都不关我的事。

例(24)的两个谓核结构“我喜欢”和“在打折店买东西”,后者内嵌于前者,整句是一个单句。而例(25)的两个谓核结构“我去打折店”“喜欢买东西”是相对独立的两个谓核结构,二者之间没有包含关系,整句是紧缩句。例(26)的两个谓核结构“我不知道”“他去不去北京”,后者内嵌于前者,整句是一个单句。例(27)的两个谓核结构“他去不去北京”“不关我的事”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谓核结构,整句是紧缩句。

因此,构成紧缩句的紧缩项之间互不包含、互不内嵌,是相对独立的谓核结构。

三、现代汉语紧缩句语义方面的判断标准

(一)表达的是一种逻辑语义关系,相当于构成复句的分句与分句合起来的意义

构成紧缩句的紧缩项之间的语义关系,或者说紧缩句整体表达的是一种近似于复句那样的条件、假设、因果、让步之类的逻辑语义关系,例如:

(28)林荣明一边翻文件一边安慰小黄,连着说了几个没事没事。(马树德《现代汉语高级教程》)

(29)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马树德《现代汉语高级教程》)

(30)而北方人就痛快得多,只要东西差不多就掏钱买。(刘元满等《高级汉语口语》)

例(28)中,紧缩句“林荣明一边翻文件一边安慰小黄”的紧缩项“林荣明翻文件”跟紧缩项“安慰小黄”是并列关系;例(29)划线的紧缩句紧缩项“孤独”“不怕的了”之间表达的是让步关系;例(30)划线紧缩句紧缩项“东西差不多”“掏钱买”之间构成条件关系。

紧缩项与紧缩项整合得到的是复句的逻辑语义关系,与同样由多个小句整合而成的连动式、兼语式等多项谓核结构构成的复杂句式表达的语义关系有区别。

(二)紧缩项彼此在语义上存在更为紧密的依存关系

首先,通过对紧缩句与复句的相关比较,可以看出紧缩项彼此在语义上存在更为紧密的依存关系。具体来说,复句可以在句中语音停顿的协助下,加上一定的手段,出现转而言它的局面,如:

(31)要是这件事真是他做的,喂,等等,你去哪儿?

复句的后一分句有时也可以不出现,如:

(32)况且这个字念错并不影响整个意思的表达,本来可以混过去的,大概这位自信的刘老师反复强调了这一有利的词组,结果……(王朔《我是你爸爸》)

复句的前一分句有时也可以不出现,如:

(33)因为……,所以这个周末我还是在家待着吧。

而典型的紧缩句却不能如此,紧缩句的紧缩前项、紧缩后项不能截断,缺一不可。这是紧缩句前后紧缩项之间语义联系密切、相互必需的形式表现。紧缩句紧缩项之间的语义依存程度较复句的分句之间来说更高,因此如果在说完紧缩前项后突然终止,就会产生语义未尽与缺失之感,前项的事件或状态需要寻求后项的接续以表达完整的逻辑关系,而表达逻辑语义关系正是紧缩句的核心语义特征。同时,紧缩后项是在紧缩前项的基础上展开的,如果没有前项的语义铺垫,后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可能和必要。

再如,复句在表达因果关系时,除了基本的“一因一果”型之外,还有“一因多果”型(如例34)、“多因一果”型(如例35):

(34)出口加工区是指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两种政策的均衡点,由于起步阶段海南从整体上改变发展战略是不可能的,因而必需选择出口加工区这一最佳政策方案,所以我们后面所设计的优惠政策应先在出口加工区内实施为宜。(《海南经济发展战略》)

(35)70年代,美国的经济因受危机冲击而增长较慢,又因侵越战争遭受挫折,军事实力被苏联赶上,因此对苏联的攻势反应软弱,在战略上处于防御地位。(《世界历史》)

这两种复杂的特殊类型一般只能用复句来表达,典型的紧缩句却不能如此。典型的紧缩句表达的是基本的“一因一果”型因果关系。从这一例证来看,紧缩句中,紧缩前项对紧缩后项在语义上往往是唯一相关的,紧缩后项对紧缩前项在语义上往往也是唯一相关的,这种唯一相关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紧缩句紧缩项之间在语义上紧密相关。

其次,出于“紧”的需要,紧缩句拥有了“缩”的过程和结果,因此也就减弱了表达事件或状态的语义细节的任务,也就获得了更为灵动轻便的形式,而这一点也为紧缩项之间的紧密关系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尽管紧缩句和复句在语义上都以表达逻辑语义关系为重心,但相较于复句分句之间的距离来说,紧缩句紧缩项之间因为形式上距离更近、结合得更为紧密,那么对应在语义上,紧缩句紧缩项之间的语义结合也就更为紧密了。

此外,紧缩项之间较强的语义依存关系也包括紧缩项语义细节上的密切沟通。一方面,紧缩前项对紧缩后项有语义上的依赖,例如前项谓语对后项主语的寻求;另一方面,紧缩后项对紧缩前项也有语义上的依赖,例如后项谓语对前项主语的寻求。

四、结语

上述我们一共得到紧缩句在句法、语义两方面共计七项典型特征,以上各项特征是成为典型紧缩句所必须具备的特征,也是紧缩句的判别标准。

至此,我们也可以将现代汉语紧缩句的内涵总结为:

紧缩句(Соntrасtеd Sеntеnсе):在句法上,至少两个小句在整合机制的作用下,形成紧缩项与紧缩项间无语音停顿、互不内嵌且音节量受限的小句整合体;在语义关系上,表达的是至少两个密切相关的事件合起来组成的一个复合事件,并可以分析出两个或多个事件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具备上述句法语义特征且整句仅具备一个句末语气的的句子就是紧缩句。

[1]张斌.新编现代汉语[М].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邢福义,汪国胜.现代汉语[М].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齐沪扬.现代汉语[М].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4]向若.紧缩句[М].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6/1984.

[5]胡裕树.现代汉语(重订本)[М].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1995.

[6]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7]高增霞.现代汉语连动式的语法化视角[М].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

[8]王文格.现代汉语形谓句优先序列研究[М].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单句复句音节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复句韩译研究
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
r(re)音节单词的拼读规则
拼拼 读读 写写
看音节说句子
参考答案
2015年《时代英语》高二第1期参考答案
2014年《时代英语》高二第4期参考答案
2014年《时代英语》高二第五期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