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路径探析
2018-01-28霍芳霞
霍芳霞
(天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革命文化诞生于血与火的革命岁月,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书写的红色篇章,是对20世纪广大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历史的共同记忆。”[1]它渗透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凝聚着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尚品德和优良品质,体现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价值目标的精神形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2]因此,大力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为高等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内涵,也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选择最佳路径,把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融入各个方面,让革命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一、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推动革命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高校要充分利用好革命文化蕴含的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使其成为涵养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坚定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使大学生紧紧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首先,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将革命文化系统地融入到理论教学体系当中,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奠定理论基础。髙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课程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这些课程的开设形成了思政课的主要场域,对在其他专业和学科中传播革命文化具有引领作用。
在思政课中融入革命文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注重丰富授课内容。革命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素材,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历史,将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而且增强了思政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贯穿革命文化的内容,讲透彻革命文化的精神实质,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领会其丰富的革命精神和理论精髓,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水平,实现最佳的教育功能和效果。二是注重创新授课方式。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授课方式,灵活采用专题式、案例式和研究式教学法等多样化教学方法,将过去简单的灌输模式向双向互动的参与模式转变,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有的放矢。“在近代史的学习过程中要充分结合红色文化的实际情况,将教学活动变得更加有趣,以求吸引更多学生的关注,将红色文化的传播与知识的学习充分结合到一起”。[3]“红色影视文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娱乐的方式完成知识的传播,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4]可见,作为红色文化内核的革命文化,更应该创新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以探讨式的讲座、结合热点或者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等内容授课,或采用辩论赛、课堂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营造比较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大学生的听课兴趣,使革命文化精神内化于心。
其次,要将革命文化与其他课程相结合,通过创新通识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育人模式打造“课程思政”。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一起挖掘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革命文化教育资源,凝炼出各专业的革命文化精神教育元素,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引领学生成长成才。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这就告诉我们,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其他各类课程都有自己相应的责任。所以要注重思政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优势互补,促进各学科共同发展、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革命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进而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与深刻领会革命文化蕴含的思想真谛。
第三,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革命文化的教育宣传工作活起来,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早在2013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我国网民有近六亿人,手机网民有四亿六千多万人,其中微博用户达到三亿多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关注传统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络媒体上获取。我们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的主动权。随着移动时代的到来,手机已经逐渐取代报纸、广播、电视、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媒体,大学生无论是食堂吃饭,还是休息闲暇、图书馆看书、教室自习,都会习惯性地拿出手机进行媒体阅读。自媒体已经极其深刻地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思想,所以,借助于新媒体新技术对革命文化进行宣传就显得刻不容缓。
二、突出实践养成,优化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外化途径
实践是大学生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重要外化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实践主题,搭好实践平台,切实做好实践育人工作。
首先,要注重实践教学,发挥革命文化教育的固本铸魂作用。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为例,可以重大节庆纪念日如“五四”青年节、建党纪念日、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为契机,有针对性地开展革命文化主题教育活动,让大学生自觉走进每个历史瞬间,在活动中洗涤灵魂,受到教育,增长知识,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党爱国热情,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
其次,要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课堂所学与调查研究有机结合,实现革命文化教育的“知行合一”。高校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大学生开展革命文化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开展革命文化资源的调研,引导大学生从身边微观的历史视角出发,挖掘地方革命文化资源,增强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社会、对国家、对党的感情,明确对民族与社会的责任。
第三,高校要加强革命文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为加强革命文化精神教育搭建新的平台,教育引导大学生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及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制度保障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革命文化的教育功能,是一项铸造灵魂的基础性工程,高校要切实加强对大学生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全方位、多渠道覆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长效机制,保障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落到实处。
首先,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发挥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的作用。党委的高度重视是落实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关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组成人员有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等,他们各自的职责明确,但分属于不同部门,在革命文化活动的实施方面缺少统筹协调,容易出现各行其是的情况。因此,党委要整合力量,形成革命文化教育体系,使其系统协调,达到教育合力的最大化。高校党委应当牵头,每学期固定召开组织协调会,对革命文化的弘扬统一部署,明确不同部门和施教主体的分工,并统一监督落实,形成各方的合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做到弘扬革命文化一盘棋。
其次,要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在教师教学评价、职务(职称)评聘、评优奖励中,把思想政治表现和育人功能发挥作为首要指标,引导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人才培养使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中。作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更是一支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力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更应通过完善的考核方式,如制订《教学工作目标管理办法》等,提高教师对弘扬革命文化的重视度,发挥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初步形成促进思政教师队伍成长的良好环境氛围。
第三,构建主动为学生排忧解难的保障体系,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渗透性影响,达到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目的。在日常组织管理方面,高校应当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有意识地开发与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精心组织,科学管理,满腔热忱地为大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创造和谐、健康的服务育人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例如:“西南交通大学设立并启用了学生资助事务服务大厅,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服务大厅自2009年9月运行以来,前来咨询的学生逾千人次,开办各类培训交流会17场,深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欢迎。“[6]因此,高校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工作者要以自身优良的思想品德,谦虚谨慎、奋发向上、勇于开拓的人生理念,高度负责、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以及对学生细致入微的帮助来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打动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其真正领会到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即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等,使大学生能够而且必须成为革命文化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综上所述,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的核心是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的关键是在高校教育内容中突出社会责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因为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传授。但高校现行教育普遍重视专业训练、职业导向,而忽视了道德成人、精神成人,德育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因此,高校应当把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放在重要位置,常抓不懈,“使民族精神渗透到大学生们的血肉之中,成为他们的内在灵魂,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高校的育人功能”,[7]使大学生勇于担当对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责任,积极投身于新时代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