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民生思想的理念渊源、核心要义与当代价值
2018-01-28徐瑞仙
徐瑞仙
(天水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习近平的民生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创造性地提出的一系列关于民生问题的看法、观点、思路和政策的综合。[1]习近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实践中以及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新思想、新战略、新观点与新举措,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扬弃与超越,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民生理论,引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事业,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行动指南。研究和学习习近平的民生思想,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民生思想的理念渊源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的价值理念,是习近平民生思想的文化渊源。民生问题既是一个历久弥新的古老问题,也是一个超越时空的世界性问题。何谓民生?最简单的理解是“人民的生计”。[2]也就是事关人民的生存、生活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在任何一个社会里,人民都是最基本的社会群体。中国古代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本”理念,甚而至于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是谓“国计民生”。一般来说,“民本”就是“以民为本”,在我国古代儒家文化典籍《尚书·五子之歌》中,就有“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礼纪·礼运》里就“民生”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设想:“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原始的共产主义社会即“大同社会”。《谷梁传》从重民的思想出发,力主仁德之治,明确指出“民者,君之本也”,对那些只顾个人享乐,不顾百姓死活的君主,予以讥斥。而对那些爱护百姓,在志民生的圣主明君,则予以赞美。(由于中国古代“民”与“人”经常通用,因此“民本思想”又常常多指“人本思想”)民本思想的基本含义就是“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即人民是国家、社会的价值主体。
然而,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3]无论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理念,还是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抑或管仲所提出的“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这些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引下的重视民生的种种措施,其本质都是成就霸业或维护现存统治,而以民为本,只不过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
对于中国古代丰富的民本思想与理念,需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与方法进行分析,一方面,由于阶级社会的根本局限性,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等级秩序而提出的,人民处于被统治、被奴役的附属地位,民本思想能否在实践中付诸实施,取决于等级社会的明君贤相,人民在阶级社会里的客体、从属、依附性的地位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民本思想只具有工具理性价值而不具备价值理性的意义。另一方面,民本思想与理念体现了统治者对于劳动人民的重视、善待与安抚,彰显了重民、爱民、贵民、保民的价值理念,一定程度上均起到了缓解阶级矛盾、减轻人民负担进而避免王朝衰败的结果,因此,具有积极的历史作用。
习近平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对其进行了积极的“扬弃”,超越与创新了传统意义上的民本思想,赋予民本思想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在关于治国理政的思想以及执政实践中,习近平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核心理念,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出了新时代解决民生问题的战略目标、战略部署以及现实路径。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以人为本的人学理论是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生实践的思想基础。人民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其主体就是从事各种社会劳动的广大群众。其含义等同于群众、大众、民众,合起来称“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体、本位、主体和目的,人民是一个历史的、政治的范畴,也是一个集合概念、群体概念,从来没有哪一个个人能够被称之为“人民”,个人充其量只是“人民”中的一份子。而能否以“人民”为本是判断一个政党阶级属性的基本标准。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的民生实践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人学理论为思想基础的。
毛泽东为追悼张思德而做的演讲“为人民服务”一文里,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奋斗宗旨概括为五个字,那就是“为人民服务”。当然,这里面“为人民服务”一方面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干部、人民军队及普通党员的基本要求,同时也需要指出的是:在阶级被消灭以后,“人民”,既是被服务的客体,同时也是服务的主体,强调为人民服务实际上就是要求全社会形成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生动活泼的局面,这样就能够避免:在强调公务员以及共产党员的“公仆意识”、“服务意识”之外,消除了等级社会的“官本位”、“权力本位”之后又凸显出来一个“被服务的对象”人民。其实,这里面一个重要的价值意蕴在于:以人为本的本质含义是在承认以人为本的原初含义、第二层含义的基础上的内涵扩展,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内涵与价值意蕴。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将以人为本推进到了一个新境界。实际上是对“以人为本”的标准进行了可行性的量化与测度:首先是生产力标准,这是由当时中国生产力发展的迫切需要决定的,是前提和条件;其次是综合国力标准,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国强则民富,国泰则民安,这是由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侵略导致国家积贫积弱、人民民不聊生的历史因素决定的,是基础和依托;最后是人民生活水平标准,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目标和归宿,生产力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提高,最终都要落实和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
2000年,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生产力标准、人民利益标准之外,强调了先进文化的标准,因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当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在精神方面的需求以及对于自身文化等素质提高的诉求会逐渐被置于重要的位置。“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将以人为本的内涵与境界进行了新的扩展与提升。
2003年,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人为本处于核心地位。
习近平对于民生的关注程度前所未有,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2017年度的一系列民生数据,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民生至上……”的新时代:“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迈上80万亿元人民币的新台阶,社会养老保险已经覆盖9亿多人口,1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城乡新增就业人口1300多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已经覆盖13.5亿人,340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数提前完成600万套目标任务......”[4]十九大报告将民生目标的“五有”明确拓展为“七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民生内容的新拓展、对于民生建设目标的新高度。
群众史观是习近平民生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基础。马克思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自己哲学的终极使命。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即科学的群众史观是习近平民生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5]马克思主义确立了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因而人类历史也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决定性作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人类历史发展提供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新坐标:无产阶级可以不再是被奴役和被压迫的对象。一部马克思主义诞生、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无产阶级在先进政党领导下、不断摆脱被奴役、不断追求自身解放的历史。“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6]这就使得人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注人的生存,将人的生存与发展置于现实的经济基础上,将人的生存与发展与社会生产活动密切联系起来。马克思本人在选择职业时,毅然选择了“最能为人民谋福利的职业”,“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正如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主义诞生200周年纪念讲话中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7]
二、习近平民生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的民生实践与思想切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以人为本是领导者和管理者们一改作为民之父母官的常态,视黎民百姓为衣食父母,而自己不过是服务和造福于民生的仆人。[8]以人为本有三重含义,首先,以人为本的初始含义是强调对于人的尊重与善待;第二层含义是强调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不因出身、职业、性别或其它因素而有所差别;马克思主义赋予以人为本以最高诉求:不仅要善待、关爱、重视人,也不仅承认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而且要求国家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人民的官老爷,要求全体公务员需要切实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这是以人为本的最高价值诉求。习近平在其政治实践中,切实体现了这一理念。2016年,习近平到江西调研,到了贫困户张成德家,张成德的老伴拉着总书记的手激动地说:“感谢您来看我们,您可是国家的当家人啊。”习近平说:“是人民当家作主,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帮你们跑事的。”在河北,他在太行山深处的贫困村与村民炕头话家常;在甘肃,他在餐厅里为一位七旬老人端饭;在江苏,他花30元买了村民的手工香包,给八十岁的村民“捧场”……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实践历程,就是向以人为本的最高价值诉求迈进的历程。
习近平民生思想的核心要义,就是明确提出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以及“怎样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了人民的主体性地位。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并且提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奋斗目标、总体布局、战略思维、实现步骤、政治保证等。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事业提供了思想指南和和行动方略。
发展为了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9]P3习近平强调了民生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长期性和系统性。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民生改善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民生工作只有终点站,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发展依靠谁?“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9]5十九大报告将“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坚持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强调了改善民生的根本动力,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从统治到管理到治理现代化等理念的出现,不但是治理理念的重大创新,更是人民地位由被动到主动、由缺席到在场、由客体到主体地位的历史性进步。
怎样发展?习近平提出了“底线”思维理念及总体思路——坚持统筹兼顾、谋划全局,补齐民生短板、打赢脱贫攻坚。总体思路是“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强调了民生工程的重要保障及实践路径。习近平在民生实践中也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坚持整体思维、关注民生“短板”,尤其是关注农村的社会弱势群体。强调保障农民这一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的重要意义。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民生目标拓展为“七有”。标志着党对于民生建设目标的新认识以及对于民生内容的新拓展。
提出了未来我国民生事业的战略规划和总体部署。“第一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三、习近平民生思想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的民生思想与民生实践回应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民生需求和民生期待,夯实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并巩固了其执政地位。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执政期间相继颁布的一系列民生政策,满足了和正在满足着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随着一系列合民心,顺民意的惠民政策的实施,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既增进了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也密切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厚植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习近平的民生思想与民生实践生动阐释了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朴实有力的话语,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奋斗宗旨。中国共产党从20世纪20年代诞生之初,就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及国家的繁荣富强与人民的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当做自己孜孜以求的历史使命。经过28年的奋斗,1949年新中国诞生,标志着第一大历史任务已经完成,之后,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第二大历史任务被合乎逻辑地提上了议事日程。再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2008年,中国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标志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习近平的民生思想和民生实践,诠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有助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现代化是民族国家走向富强的不二法门,西方资本主义曾经一度被当做现代化的“样板”和“范本”,原因之一在于其完善而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西方国家利用强大的经济实力成功化解了本国的“民生”问题。随着我国民生事业的风生水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焕发的生机与活力日益显现,这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对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信心决心,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感召力、吸引力与凝聚力。中国政府对于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以及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提升,诠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
综上,习近平的民生思想既是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积极扬弃,也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继承发展,还是对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民生理念的拓展完善,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研究习近平的民生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