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对大学生个人品德培育的价值探究
2018-01-28汪玉峰
汪玉峰
(天水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1]29个人品德或个体品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实质是指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学习接受社会普遍的道德原则与核心价值观,并内化为个体道德品质与行为的过程。个人品德的培育离不开文化的滋养,“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2]4其伟大的精神蕴含着理想追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价值观念,体现着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优良的社会风尚、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有益资源,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于大学生个人理想信念的引导、民族精神的培育、品德培育的示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红色文化对个人品德培育的必要性
从文化的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特定的文化形态、文化活动和文化事相,不仅具有文化的一切内涵和特质,而且还根植在文化的土壤中。”[3]221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引导人、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进而惠及人的精神世界健康发展的一种政治社会化实践活动。这一活动过程就是一个“文以化人”的过程。红色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对于大学生个人品德的培育非常必要。
(一)红色文化规范了个人品德培育的基本内容,有利于指引大学生个人品德培育的政治方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任务不仅在于塑造人的灵魂、净化人的思想、提高人的品德,而且还在于它是主流思想文化或主流意识形态的传导与承续,是一定社会、国家、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组织实施的有意识、有计划、有确定目标的教育实践活动。2017年2月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4]《意见》中,“红”与“可靠接班人”强调的是政治方向和政治要求,同样也是党性要求。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之一就是坚定的政治信仰、鲜明的政治立场,明确的政治方向,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在红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涌现出的无数革命先辈的精神无不体现了这一点。由此可见,红色文化从一开始就与政治结下不解之缘,也理所当然地具有无产阶级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因此,积极利用红色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领、思想引导与道德示范等意识形态特点,保证了个人品德培育的政治方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青年大学生就应该自觉地继承红色文化,提高自身道德品质,牢固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与方向,自觉担当起历史重担。
(二)红色文化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利于增强大学生个人品德培育的说服力
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人的思想工作的实践活动,总是需要运用一定的有益资源作用于教育对象,致力于提升个体思想道德水准,进而使人的精神世界得以健康发展。而在当前大学生个人品德的培育中,还存在着用单一的、理论化、教条化的知识形态来教育学生,丰富而生动的个人品德培育往往变成了单一的理论说教,其评价也往往只看重成绩,忽视了个体丰富多样的文化诉求,不利于个人品德的健康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量。”[1]30因此,红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个人品德培育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源。红色文化内涵丰富、理论科学、形式多样。利用红色文化对大学生个人品德进行培育,是一种全方位、多元化、交互式、开放型的教育。在红色文化对大学生个人品德培育的过程中,大学生不仅能够通过讲授讲解、理论学习、宣传教育等理论教育方式来提高理论素养、训练辩证思维;还能通过意蕴情真的情感教育方式陶冶道德情操品行、调节心理素质。如果有条件,还能通过实践体验的方式来磨练意志,开阔视野,提升精神境界,使大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切实增强个人品德培育的说服力。
(三)红色文化提供了个人品德培育的多样文化形态,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个人品德培育的有效性
致力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理想目标之一,红色文化多样化的文化形态,直观、形象和生动的实践体验方式,使受教育者在特定的文化形态、文化情境的实践活动中受到感染熏陶。红色文化总是在一定的实践中形成,又反过来指导规范实践的价值体系。红色文化以革命战争年代与和平建设时期所遗留的纪念地、标志物及其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基本内容。红色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因而其本身具有革命历史教育的价值。红色文化是大学生个人品德培育的鲜活教材,是新时期进行德育的有效载体。红色文化对个人品德的培育,还在于其以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将内涵丰富的红色文化做到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生活化。大学生通过参观瞻仰和考察革命故地、革命遗址遗迹、名人故居、重要历史事件纪念馆、革命历史博物馆,欣赏红色经典作品,开展红色歌曲大赛、红色经典诵读、红色故事讲解等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实践体验性活动,既满足了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又凸显了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和主动参与性,使大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红色文化氛围中产生心灵共鸣,提高思想觉悟,提升道德境界。
二、红色文化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何谓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2]4它是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心态文化的统一体。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伟大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凝聚革命共识、团结集体力量、激发革命斗志的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的传承性
红色文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红色文化来源于五千年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在谈到人类的历史时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5]585每一代人总是在继承前一代人传递下来的有益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加以学习、吸收和借鉴,并在此基础上做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红色文化深深扎根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不断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吮文化养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红色文化的根基和基础。这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了漫长文化历史岁月里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追求,凝聚了几千年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的文化思想与智慧。优秀传统文化为红色文化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红色文化的思想内涵。
(二)文化的时代性
红色文化形成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由此形成的红色文化必然具有很明显的时代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曾经的“星星之火”发展为后来的“燎原之势”,到最后夺取全国政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振兴中华民族、弘扬先进文化当成自己神圣的使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凝练成了一种崭新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植根于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实践之中,充分体现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三)文化的人民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既是创造文化的主体,也是文化传承创新的主体。红色文化的人民性,主要体现为它来源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红色文化就是激励鼓舞无数革命先烈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的目标前赴后继,为解放和发展深受三重大山压迫的广大人民群众不懈努力,是真正为民族谋独立、为人民谋发展与幸福的。文化为什么人服务,从根本上讲就是文化的权力属性问题。中国共产党自创立开始,就非常重视“文化为谁服务”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1]28关于文化为谁服务的问题,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文化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思想、“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原则。立足于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在文化方向上的一贯立场。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同样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文化成果的受益者。红色文化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价值取向,理所当然地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具有鲜明的人民性。
三、红色文化对大学生个人品德培育的重要价值
红色文化的传承性、时代性、人民性特征及其深刻内涵不仅体现了其本质规定性,而且还引领着大学生个人品德发展的基本方向,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引导、民族精神的培育、品德培养的示范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引导价值
对于个体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来说,理想信念犹如引航的灯塔和推进的风帆,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没于激流之中。当前,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与之俱来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和交锋日益频繁,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增强,由此造成一些人理想信念的迷失。身居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这就需要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与引导。特征鲜明、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红色文化无疑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一方面,红色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主导,它体现着对马克思主义的执着坚守、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对时代精神的创造、对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理想的美好愿景;另一方面,红色文化所蕴涵的坚定理想信念、道德操守、价值追求等,是新时代培育大学生个人品德的有益文化资源。红色文化凝聚和承载着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浴血拼搏的战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这些厚重的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引导和确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引导就是以其文化的魅力吸引人、激励人、感化人、鼓舞人、培养人,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了解那段难以忘怀的革命历史、同样还会让受教育者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心灵上受到震撼,情感上受到感染,精神上受到鼓舞。尽管今天大学生所处的时代与所承担的任务与以往不同了,但同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同样需要确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克服困难与应对挑战的坚强意志,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不断破浪前进。
(二)红色文化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6]40通过民族精神培育大学生个人品德,就是要不断增强大学生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7]38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精神最稳定的文化基因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也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红色文化深深扎根于五千年的文化沃土,传承和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无限的活力。从红色文化鲜明的特征来看,红色文化吸收、借鉴和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民族精神,是激励和鼓舞大学生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红色文化的历史及其形成为大学生所熟知和接受,红色文化以红色影视剧、红色歌曲、红色小说等多样化的形式为大学生所喜闻乐见,为大学生学习和接受,并内化为大学生自觉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品质。
(三)红色文化所标榜的道德模范对大学生品德培育的示范价值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秉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等,如此丰富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巩固了红色文化的道德根基,实现了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互通与共融。这样一整套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与价值原则,并且通过一个个鲜活、直观、生动和典型的道德模范展现出来,他们身上承载着红色文化对他们塑造后的良好品质和人格魅力,具有一些穿越历史时空、跨越地域局限的东西,具有恒久的生命力与价值,正是这些东西构成了道德模范的基本特征,为大学生树立了稳固的道德标杆与价值准则。红色文化所标榜的道德榜样,就是大学生做一个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道德理想之现实化、具体化和明确化的模型。模仿道德榜样就是大学生个人品德培育现实化、具体化和明确化的有效途径。道德模范之所以对个体品德具有重要的示范价值,就在于:一方面,榜样与其他的教育方式相比,它是一种全面的教育方法,榜样所注重和培养的是个人品德的全部因素,因而它是一种引导大学生模仿和学习某些品德高尚者的道德认识、道德感情和道德意志的综合道德教育方法。另一方面,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榜样是一种具体的、感性的、直观的、形象的和生动的方式,无疑增强和提高了受教育者的道德感情、道德意志和道德认识。道德模范的典型示范与全面培养,对于确保大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具有非常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广大青年大学生要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个人品德的建设就显得尤为关键与迫切。个人品德的建设与培育离不开文化的滋养,红色文化作为一种主流思想文化或主流意识形态,代表着先进文化的方向,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有益资源,对于大学生个人品德的建设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