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平台构建策略研究

2018-01-28王立全王素焕全立梅张向军

天津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新兴产业战略生态

王立全,王素焕,全立梅,禹 延,邓 倩,张向军

(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 天津300300)

近年来,全球经济竞争格局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面临着深刻调整。新技术、新产业迅猛发展,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推出一系列政策加强科技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布局战略性创新平台聚集企业集群,以抢占未来国际产业竞争制高点。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平台也是我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赢得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推动力。

1 战略新兴产业与创新平台的内涵与理论

战略新兴产业具有“战略”和“新兴”双重内涵:战略性是指从国家利益出发,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对综合国力提升具有重大影响力;新兴代表着市场对经济系统整体产出的新要求和产业结构转换的新方向,具有明显的技术驱动和重大科技创新的特征。因此,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是我国在当前国际大环境下的重要课题。

创新平台作为一个工程技术载体,最早可追溯到20 世纪初,由福特汽车公司提出。其后,平台方法在工程实践领域的成功运用,使其受到了学术界广泛而密切的关注,美国西北大学教授 Meyer先后提出产品平台和技术平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诞生的创新平台理论受到了广泛关注。我国对创新平台的研究自2000年以后逐渐升温,众多学者从创新平台的支撑系统、指导者与参与者、服务者与服务对象、对区域产业升级的影响等多方面开展了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平台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2 国外战略新兴产业与创新平台发展现状

国外对战略新兴产业与创新平台的起步和研究都早于国内,能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和创新平台的建设提供经验和启示。

2.1 美国

美国政府为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平台的建设推行了一系列成效显著的促进政策。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美国重新认识到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并提出“再工业化”战略。此后,美国政府不断提高对节能环保以及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并先后通过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NNMI)、发布《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一个初步设计》方案、制定《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战略计划》、发布《美国创新战略》等举措构建创新网络、创新环境和创新平台,服务新兴产业发展。美国希望通过对新兴产业和创新平台的支持,能够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2.2 日本

日本作为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长期以来坚持“科技创新立国”战略。通过制定国家战略计划,规划引导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对新能源、医疗护理、尖端装备技术等领域持续政策支持。在建设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平台方面,日本政府将政策支持重点放在与其传统优势产业关联度较高的行业领域,通过制定国家战略计划、增加投资、税收优惠、促进研发创新等手段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2.3 德国

作为老牌工业强国的德国,以其高品质、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闻名全球。德国在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特别注重科学战略决策的作用,注重发挥战略计划的牵引作用,包括制定《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加入“地平线2020计划”等一系列举措。德国面向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规划了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重点发展领域,并通过多项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促进政策来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此外,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强化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紧密结合,依托国家力量促进如弗朗霍夫、史太白等机构加强技术向产业的转化。同时,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为其技术创新项目和科学研究计划提供经费资助。

3 我国战略新兴产业与创新平台发展现状

我国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区域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关于组织实施战略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的通知》等一系列战略新兴产业和创新平台的政策扶持,并相继批复江苏、安徽、湖北、广东、深圳、北京、上海、哈尔滨、石家庄、厦门、甘肃金昌、河南新昌、山东淄博、江西景德镇、湖南株洲等 10余个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试点。除被列入试点工程的省市外,全国其他省市和地区也深刻意识到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加快新兴产业布局,创立重大战略创新平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然而,与此同时,我国的战略新兴产业和创新平台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阻碍,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①产业核心技术瓶颈有待突破;②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培育不完善;③国际化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④融资体系亟需健全。因此,需要综合技术、政策、人才、产业和市场生态等方面,进行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平台体系的设计和策略研究。

4 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平台的构建策略

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平台的构建需要综合技术、政策、人才、产业和市场生态等多方面因素。

4.1 聚焦发展核心,坚持市场引领

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表现为集成创新,具有高智能、高投入和高风险的特征,因而构建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平台需要采用聚焦发展的模式,按照区域特色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整体布局,以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为带动,推进建设一批产业特色明显、产业链比较完善、辐射带动作用强的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平台。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应坚持产业引导和市场决策的核心作用,摆脱政府对创新平台的行政干预以及创新平台对政府资金的依赖,促进创新中心的“自生造血”和“循环发展”。

4.2 强化支撑保障,夯实发展根基

我国的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平台还处于培养阶段,仅仅依靠市场的自发行为是不够的,需要政府从政策、科技服务、人才和金融等 4个方面夯实发展基础。

首先,宏观政策是创新平台的基础,需要政府根据市场实际需求制定战略新兴产业和创新平台的相关规划和政策,在产业政策、区域产业安排、创新平台发展上起到引导作用,推动新兴产业和创新平台互相促动发展。

其次,科技服务是创新平台的重要保障,包括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科技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和行业协会组织等,负责承接创新平台核心技术的产业化,以降低交易成本和促进技术合作。

再次,人才是创新平台发展的创新源泉,直接决定着创新平台的创造力和持续发展动力,应健全和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发展规划,增强人才建设的计划性、前瞻性和主动性。

最后,加大金融对创新平台的推动力,通过强化财税政策支持和鼓励社会资本融资等方式加快核心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助推技术由创新平台向新兴产业的转化。

4.3 加强互联互通,构筑多极生态

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平台的构建需要秉持开放、合作、共生和持续的精神,通过打造国际交流生态、产学共生生态和标准引领生态的多极生态,让创新平台融入产业链和知识创新链当中。

通过打造国际交流生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技术进步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助力“走出去”,实现新兴产业的国际化,提升市场占有率,实现技术进步与效益提升的内生循环。

通过打造产学共生生态,强化产业与高校院所的融合,实现产业与学术科研的无缝融合,让科研成果服务产业发展,让产业资本推进科研探索。

通过打造标准引领生态,大力推进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落地,打造产业标准高地,加快创新平台探索一代、研发一代、标准化一代的产业标准引领能力建设。

猜你喜欢

新兴产业战略生态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生态养生”娱晚年
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国际化的推进策略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陕西经济挺起“新支柱”——“数说陕西70年”之新兴产业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生态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