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目标设计

2018-01-28哈尔滨师范大学段春宇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核心目标素养

哈尔滨师范大学 段春宇

核心素养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在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定义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这种素养是学生在接受不同阶段教育时形成的基础素养,也是学生们知识、能力、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需要对语文教学目标进行合理设计。因为一节语文课,是围绕着如何实现教学目标来进行的。语文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过去教学目标的设计更加注重学生们基础知识的学习,但随着三维目标的出现,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就更加科学了,使语文教学不仅是教语文,还真正实现语文教做人的育人功能。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区别在余文森的《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体现为:“三维目标”忽略人本性与人的发展内涵的界定,而“核心素养”则更能体现以人为本发展理念。[2]当然,余文森还是认为三维目标是实现核心素养的途径,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基于语文核心素养来进行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就可以参考如下的原则和策略,科学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原则

(一)要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是语文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是进行学习的人。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除了重视向学生传授什么样的知识、以什么方式来传授知识,更应该注重的是学生会怎样的理解知识,需要什么知识。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教学目标,能够实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而“三维目标”的教学方法主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提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开始注重学生的“学”,改变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可以说是有教有学。例如,《语文教学范式研究》中有这样一则《散步》的教学案例,教师在播放CAI课件,同学朗读之后问大家这样的问题“谁能以文中小男孩的身份给同学们讲述这个故事?”“以小男孩的身份说说我有一个什么样的奶奶、爸爸、妈妈。”[3]这两个问题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目标的设计也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学生体验“我”的身份,使学生掌握文中主人公的情感。

(二)要以未来为方向

核心素养的发展是学生能力的一种终身性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的能力也不是阶段性的,而是终身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学目标也要以未来——学生的未来和社会的未来作为其设计的方向。语文教学目标的未来性不是单一的、抽象的,而是多元的、具体的。语文教学目标应给明确学生需要哪些核心素养、进而决定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同时,语文教学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真正能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效完成、并且提高学生的某种语文素养。除此之外,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也要考虑社会未来的需要,因为学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的发展,所以要站在未来的社会前面考虑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三)要以参与社会为目的

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是我们教师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关于核心素养的历年研究也体现了这一点,“研究结果都集中到一个‘全面发展的人’”[4]。“全面发展的人”是那种具有较高的社会参与度,能够积极智慧的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度与社会参与能力,语文教学目标在内容上会重点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国家认同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与思维,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知识技术的运用能力。

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有社会性的途径。语文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部,而会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未来的语文课堂会是开放性的、灵活性的,而这种课堂培养出的学生就是能够终身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才。

二、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一)以提高文化知识为目的设计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文化知识,所以,文化知识的学习也是学生学习的首要内容。而且,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也包含了“积累与整合”[5]这个方面。所谓的积累与整合就是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和对语文知识的整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就使得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紧紧地围绕教学内容,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不断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例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课文《故乡》,就可以设置这样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理清作者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行文线索;鉴赏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了解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以引导学生自学为目的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

新课标倡导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主要依据。过程与方法目标,更加注重的是一种活动的形式,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学生又会以怎么样的方式来接受知识,使他们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所以,在过程与方法目标设置的时候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自主性,学会让学生们自己学习,目标设置的意义也是要让学生们掌握自己学习的能力,拿来一篇文章,知道需要阅读什么,怎么阅读。仍是以《故乡》为例,设置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课前预习,整体感知文本,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通过分析鉴赏,领略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探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通过师生交流谈论,辨析小说主题,感受作者蕴含的精神,提高探究能力。预习是同学们在课前自己进行的,师生合作交流和探究环节是课堂上完成的,充分地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以学生参与社会为目的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社会”是在特定环境下共同生活的人群,能够长久维持的、彼此不能够离开的相依为命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结构。每个人的存在是离不开社会的,学生学习也是为了能够在社会上更好的生活,所以,使学生更好的“参与社会”是教师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最终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可以说是一种德育目标,教师设置目标要来源于教材但是高于教材,不能局限于知识能力范围,而是升华到一种世界观范围。并且要注重学生们生活的实际,不可与现实世界脱轨严重,否则这种目标的设置也就没有了它本应存在的价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现的意义就在于使同学们以正确的三观来参与社会。例如,《散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可以设置为: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和责任感;培养尊老爱幼、真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样的目标看似是针对某一篇课文而设,但是随着课文篇目的增多,学生们的思想、情感也会得到全面的发展,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Z】.教育部出版,2014(1)

【2】余文森.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

【3】李冲锋.语文教学范式研究【M】.华龄出版社,2006(11)

【4】吴爽.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J】.教育家,2015(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03年版)【Z】.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6】韩新文.让经历成为学习的财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规划与实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7】吴爽.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J】.教育家,2015(9)

【8】钟启泉.“核心素养’’赋予基础教育以新时代的内涵【J】.上海教育科研,2016(2)

【9】《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0】《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猜你喜欢

核心目标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