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苦寒之地的陇头悲歌
——边塞诗中的陇地书写

2018-01-28刘丽莎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苦寒边塞流水

刘丽莎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我国西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从先秦开始,随着中原王朝和西北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作为国家政权防御重心的陇地,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受到中原王朝的关注。陇地常年不休的战事为我国古典诗歌中边塞诗歌的创作提供了内容丰富且意蕴深厚的写作素材。历代“陇头”诗中,大多以陇地荒凉苦寒的自然条件为背景,以“陇头水”的凄切呜咽为特色,多以秋冬季节为时间意象,或抒发作者思乡怀亲的愁苦心情,或表达作者爱国报国、渴望立功封侯的拳拳之心,或通过对陇地边塞战争的反思、对官场腐败的批判揭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这一类诗歌作品集中体现了边塞诗中“陇头”独具特色的地域性特征。“陇头”诗中不管是诗人倾力描写的边塞景象,还是诗人力图表达的个人情感都浸透了深厚的悲剧意味,在“陇头”诗长期的创作过程中形成了“凄凉苦寒”的特定诗歌意象和历史文化内涵。本文主要结合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所选二十余首“陇头”诗展开分析。

一、“求而不可得”的悲剧意味

《陇头》是汉乐府“横吹曲辞”之一。关于这个题目的缘起,《乐府诗集》解题云:

一曰《陇头水》。《通典》曰:“天水郡有大坂,名曰陇坻,亦曰陇山,即汉陇关也。”《三秦记》曰“其坂九回,上者七日乃越,上有清水四注下,所谓陇头水也。”[1]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可以看出,目前现存最早的《陇头诗》见于郭仲产的《秦川记》和汉辛氏撰、清张澍辑的《三秦记》。在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十八·杂歌谣辞》的《陇头歌》中记载:“郭仲产《秦川记》曰:‘陇山东西百八十里,登陇,东望秦川四五百里,极目泯然,墟宇桑梓,与云霞一色。其上有悬溜,吐于山中,汇为澄潭,流溢散下皆注乎渭。山东人行役升此而瞻顾者,莫不悲思,故其歌曰:陇头流水,流离四下,念我行役,飘然旷野,登高远望,涕零双堕。’《辛氏三秦记》曰:‘陇渭西关,其坂九回,不知高几许,欲上者七回,上有水,可容百余家,上有清水四注下,俗歌云: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2]

边关陇头在诗人的眼中总是带着许多挥散不去的悲剧色彩,该地实际地理位置上的偏僻遥远,气候环境上的苦寒萧瑟,都使陇头成为了边塞诗人抒发自己愁苦情绪、消解自身命运悲剧意味的极好对象。陇头诗中所描写的内容主要有三种:描绘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边塞战争;反映陇地恶劣的气候环境和陇地的苦寒之景;抒发远征行人的离愁别绪和远离故土的思乡之情。

(一)战争成败,边塞之歌

陇头诗在描写中原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边塞战争上,或反映边塞将士、陇地人民痛苦艰辛的生活状况,或感叹将士有志难酬、揭露社会官场黑暗的不合理的现实,或关注边关战争、抒发对时政的议论,或表现将士英勇抗敌的爱国思想、为国抗战的慷慨气概。如唐代张籍的《陇头》:

陇头路断人不行,胡骑夜入凉州城。汉家处处格斗死,一朝尽没陇西地。

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谁能更使李轻车,收取凉州属汉家。

这首诗具有很强的写实性,描写的是安史之乱后的边塞景象。诗歌开篇表现出陇头人烟荒凉,路断难行,胡骑夜晚攻入凉州城,汉军格斗杀敌,死伤无数,陇西的大片国土一下子丢失殆净。边地的民众被驱往胡地做奴隶放养牛羊。本是我朝的人民被迫身披毡裘,学习胡人的语言。面对军队失败、边民被掳掠的惨痛现实,作者在末句殷切期盼唐王朝能够出现骁勇善战的将士,收取失地。边塞的战争不仅使将士死伤无数,也让边地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再看王维的《陇头吟》: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

长安少年在月夜登上边塞戍楼,看到陇头明月和陇头行人夜晚吹笛的景象,心中怀着在边地建功立业的热忱希望,就仿佛是当年关西老将的真实写照。但是,今日将士身经百战以后却无人封赏他们。最后两句诗人跨越时空的界限将目光移向汉武帝时期的苏武,诗人借此感叹有功不赏的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用深切同情的笔触凄切低回咏叹关西老将战功赫赫,却得不到应有封赏的失望,对其表示深切同情,并以此揭露和谴责官场的黑暗。

刘孝威《陇头水》:

从军戍陇头,陇水带沙流。时观胡骑饮,常为汉国羞。衅妻成两剑,杀子祀双钩。顿取楼兰颈,就解郅支裘。勿令如李广,功遂不封侯。

将士戍守陇头,从陇头流水混杂泥沙入手,写陇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同时诗人看到胡骑饮水军队却无力反击倍感凄凉。在诗人生活的南朝,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乱不断,少数民族的挑衅使汉国蒙羞,诗人关注边关战争,同时也发出了对时政的议论和自己的感慨,蕴蓄着浓浓的家国悲剧意味。

顾野王《陇头水》:

陇底望秦川,迢递隔风烟。箫条落野树,幽咽响流泉。瀚海波难息,交河冰未坚。宁知盖山水,逐节赴危弦。

在陇底望秦川,看到陇山烟雾迷蒙,野树萧条,流泉呜咽,凄凉寒冷的情景,“波难息”、“冰未坚”等词语暗喻瀚海、交河的少数民族对中原地区的侵扰。在面对如此艰难危险的环境,战士们“逐节赴危弦”,毅然决然赶赴战场,表现出不畏艰险,为国奋战的慷慨气概,将士离家出征的英勇豪情多了悲壮美。

(二)环境恶劣,苦寒之景

陇头诗展现了陇地的山川风光,流水呜咽,悲风呼号,苍野茫茫;渲染了塞外恶劣的气候环境,满目萧条凄凉,零落荒芜,荒凉无迹,苍茫空旷;夜晚居住在陇地,天寒地冻,寒冷彻骨,凄凉愁惨,一派苦寒凄凉之景,格调悲凉哀愁。如陈后主《陇头水》二首(其一):

塞外飞蓬征,陇头流水鸣。漠处扬沙暗,波中燥叶轻。地风冰易厚,寒深溜转清。登山一回顾,幽咽动边情。

向读者展现出塞外陇地的景象,荒凉大漠的苦寒之景:扬沙、寒风、冰雪,呜咽的流水。最后一句登上陇山回顾,流水的呜咽之声不禁使征夫动容。全诗将陇地恶劣的环境,荒凉的景象,征夫内心的凄凉苦寒结合起来,表现得淋漓尽致。

江总《陇头水》二首(其一):

陇头万里外,天崖四面绝。人将蓬共转,水与啼俱咽。惊湍自涌沸,古树多摧折。传闻博望侯,苦辛提汉节。

陇水在万里以外四面堵绝,呈现出穷途末路之势。征人与那蓬草一起随风飘转,陇头水就像人的哭啼一样哽咽不止。惊惧的激流随势奔走,古树处处摧折,使征人内心产生了无限的苦寒愁思。

北朝民歌《陇头歌辞》: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朝发欣城,暮宿陇头。寒不能语,舌卷入喉。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陇头歌辞》的曲名本出魏晋乐府,这首民歌虽然篇幅短小,但却蕴含丰富。陇头山下河水奔流,想着自己孤身一人,飘然于旷野之外,作者心中不由得充满了哀伤之情。中间一首则极力渲染陇头气候环境的恶劣,早上从欣城出发,夜晚住在陇山,长途跋涉之后天气却寒冷到舌头卷入喉中连话也说不出来。一路凄苦寒怆使作者耳闻流水之声也如哭泣一般,站在陇山顶上遥望故乡,不禁心肝断绝。前两部分作者将笔墨投向外在的景物描写,最后一句“心肝断绝”实为点睛之笔,将自己埋藏在景物之中的苦寒凄凉之情倾吐而出。

(三)征人思乡,离愁之情

陇头诗中,对亲人、故乡的思念感怀也是部分诗人经常描写的内容。游子远行,将士戍边都不得不面临背井离乡的凄凉境地,若此行终点是荒凉苦寒的陇头地区则更让人心头的愁苦久久难以驱散。借陇头一地环境的苦寒凄凉以及“陇头水”的幽咽流离,抒发游子将士内心的离愁别绪和浓郁的思乡之情,此例在陇头诗中并不鲜见。如翁绶《陇头吟》:

陇水潺湲陇树黄,征人陇上尽思乡。马嘶斜月朔风急,雁过寒云边思长。

残月出林明剑戟,平沙隔水见牛羊。横行俱足封侯者,谁斩楼兰献未央。

首句写陇地景象,水流潺湲树木枯黄,直抒陇地征人的思乡情长和怀想之悲。接下来描写陇地恶劣的自然环境,战马嘶鸣、风急刺骨、雁过寒云,残月升起照亮宝剑和铁戟,平坦的沙地上隔着陇水可以看见牛羊,作者选用的字词都含着急切的怨愤和悲凉,闻之使人心痛。末尾作者直言朝政腐坏无功受禄之人遍地横行,谁又能砍下楼兰王的头颅献与皇上呢?全诗表现了在陇地征战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希望能够凭借杀敌卫国建立功业的拳拳之心。

谢燮《陇头水》:

陇阪望咸阳,征人惨思肠。咽流喧断岸,游沫聚飞梁。凫分敛冰彩,虹饮照旗光。试听铙歌曲,唯吟《君马黄》。

诗歌开篇以征人思乡点题,在一片苍凉肃杀的环境中强化了“陇头水”的苦寒特征。我们眼前浮现出征人在陇山思念家乡亲人的画面,幽咽的流水,在断岸喧嚣,游离的泡沫在飞梁下聚集,高山峡谷与湍急流水相互映衬。野鸭仿佛收聚冰雾的光彩,长虹仿佛映照着五彩的光芒,构造出了一种奇幻的陇地景象。最后一句写在荒芜的边塞,只能听到饶歌一类的军乐,只能吟诵《君马黄》一类的词,勾勒出一幅征人远行的画面,体现出征人内心的无可奈何与愁苦。

卢照邻《陇头水》:

陇阪高无极,征人一望乡。关河别去水,沙塞断归肠。马系千年树,旌悬九月霜。从来共鸣咽,皆是为勤王。

在高高的陇坂上,征人登高远望,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关河”、“边塞”等陇地景物展现了苍茫荒凉的环境,“千年树”、“九月霜”、“战马”、“旌旗”把荒芜苍凉的气氛呈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一句赋予全诗凄婉的情感,表现出征人思乡的无限愁绪以及戍边的艰辛和征战的困苦。

张正见《陇头水》二首:

陇头鸣四注,征人逐贰师。羌笛含流咽,胡笳杂水悲。湍高飞转駃,涧浅荡还迟。前旌去不见,上路杳无期。

陇头流水急,流急行难渡。远入隗嚣营,傍侵酒泉路。心交赐宝刀,小妇成纨裤。欲知别家久,戎衣今已故。

从“陇头水”开篇,呜咽幽鸣,流水急湍,行人难以度过,征人随贰师将军远征塞外,犹如四下的流水,或急或缓,漂泊悲咽,突出全诗悲凉、凄苦的风格。接下来用“羌笛”、“胡笳”等军乐乐器和流水的幽咽之声相对比,听着陇水呜咽,看着陇山艰险,联想到遥远的酒泉,抚摸着妻子缝制的戎衣,在悲伤凄怨的氛围中写征人离去,归途杳杳无期,“心交赐宝刀,小妇成纨裤”,用细腻的笔法表达出边塞战士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

所谓“求而不可得”在“陇头”诗中更显悲剧意味,故乡和亲人对于戍边的将士或是远游的行人都已经飘然不可期许,家国安宁、英雄救世都成了诗人寄托在英雄先辈身上的忧思,边塞苦寒、战争不断带给普通民众的更是一场人生悲剧。

二、“凄凉苦寒”的地域性意象

意象是诗人接触过客观事物以后,根据感觉的来源传递的表象信息,在诗人思维中形成的有关客观事物的加工形象,是客观的形象和诗人主观的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意蕴和情调的东西。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意象的使用通常会决定全诗的意蕴,而有地域性特色的“陇头”诗中经常运用与环境、气候相关的景物来进行创作,恰如英国文化地理学家迈克·克朗所指出的那样,“文学地理学应该被认为是文学与地理的融合,而不是一面单独折射或反映外部世界的镜头或镜子。同样,文学作品不只是简单地对客观地理进行深情的描写,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不同方法”,[3]集中体现出“凄凉苦寒”的文化内蕴。陇头诗中“陇头”作为意象的使用,主要有两种类型:地理位置意象和气候景物意象。

(一)地理位置意象

“陇头”是陇头诗中极具代表性、使用频繁的地理位置意象,“陇头”又叫“陇、陇坂、陇山、陇坻”等。陇山高峻,翻越艰难,山风呼号,环境恶劣,战争凄惨,生活苦寒,征人思乡,塞外凄寒的情感借“陇头”融入诗中。陇头因此成为人们感受苦难,抒发苍凉苦寒情怀的圣土。如鲍溶《陇头水》:

陇头水,千古不堪闻。生归苏属国,死别李将军。细响风凋草,清哀雁落云。

该诗从咏史入手,简洁凝练,首先概括了千古的陇地之事,接着回到汉代苏武和李陵两位历史人物身上,思考二人跌宕起伏的命运,最后叙述陇头的风景物象,风声呼号,草木凋落,大雁哀鸣,残云落日,突出陇头的荒凉凄清,进一步加深了全诗沉重哀伤的意境。

僧皎然《陇头水》二首(其一):

陇头水欲绝,陇水不堪闻。碎影摇枪垒,寒声咽幔军。素从盐海积,绿带柳城分。日落天边望,逶迤入塞云。

诗歌开头就用“心欲绝”、“不堪闻”表达内心情感,破碎的影子摇晃枪垒。寒冷凄清之景使战士幽咽把征人内心悲凉苦寒之情绪烘托到了极致,赋予深重的悲剧色彩,具有哀婉悲怨的美感基调。

梁元帝《陇头水》:

衔悲别陇头,关路漫悠悠。故乡迷远近,征人分去留。沙飞晓成幕,海气旦如楼。欲识秦川处,陇水向东流。

诗歌开篇用“衔悲”二字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悠悠”二字又给诗歌增加了悲凉的色彩,心悲而景凄。关路漫长,故乡遥远,征人在陇地戍守多年,要离开陇地回到故乡。接下来两句描绘了独特的意境,感受到了边地尘雾扬沙的昏黄之景,同时衬托出征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最后一句由陇头流水带出征人望归之情,迢迢陇水流不尽征人的思乡之情,音节悲壮苍凉,境界雄廓。

僧皎然《陇头水》二首(其二):

秦陇逼氐羌,征人去未央。如何幽咽水,并欲断君肠。西注悲穷漠,东分忆故乡。旅魂声搅乱,无梦到咸阳。

征人的心理之悲就犹如幽咽的陇头水漂泊无依,登高望到天边没入云朵的落日,欲断愁肠,在环境恶劣的陇头大漠,抒写怀乡之悲,表现征人的悲苦艰辛。

《陇头流水歌辞》:

陇头流水,流离西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西上陇坂,羊肠九回。山高谷深,不觉脚酸。手攀弱枝,足踰弱泥。

全诗四言为主,字字满含凄楚悲伤,山路险峻,九曲回肠,人迹罕至,山高谷深,行役之身犹如流离之水,突出了陇头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翻越陇山时环境之艰险。篇幅短小,蕴含丰厚,陇头的刺骨寒冷,苍凉凄苦,行人孤苦飘零,内心凄凉的心情满含其中。

(二)气候景物意象

陇头是边塞征人戍卒的必经之地,有着非常特殊的气候环境,在陇头的丰富景物意象中,“陇头”与“陇头水”又是很具代表性的独特意象,艺术技巧成熟,成为象征征人生命悲剧的艺术符号,表达出悲凉、愁苦、思乡的情感特征。如车喿攵《陇头水》:

陇头征人别,陇水流声咽。只为识君恩,甘心从苦节。雪冻弓弦断,风鼓旗竿折。独有孤雄剑,龙泉字不灭。

全诗紧扣“别”字立意,陇头流水呜咽,侧重从流水声引发诗情,以愁思之心品解流水之声,仿佛水声亦是心声,接下来诗人抒发自己的心声,“只为识君思,甘心从苦节”。在陇地恶劣的自然环境之下,白雪纷飞,积雪覆盖冻断弓弦,寒风凛冽吹断旗杆,一切都显得零落荒凉,萧条苦寒。

杨师道《陇头水》:

陇头秋月明,陇水带关城。笳添离别曲,风送断肠声。映雪峰犹暗,乘冰马屡惊。雾中寒雁至,沙上转蓬轻。天山传羽檄,汉地急徵兵。阵开都护道,剑聚伏波营。於兹觉无度,方共濯胡缨。

秋天的陇头,狂风怒号,幽咽断肠,山峰被大雪覆盖,冰雪满地,雾气弥漫,展现了陇地特殊的气候。在如此恶劣的天气环境下,行军艰难,但是汉地急于征兵,聚集在军营,与少数民族作战,叙情绘景,情实景真,倍觉苦寒,苍凉悲壮。

罗隐《陇头水》:

借问陇头水,年年恨何事。全疑呜咽声,中有征人泪。自古无长策,况我非深智。何计谢潺湲,一宵空不寐。

作者首先在没有生命物象的“陇头水”上加了一个“恨”字,作为启发诗兴的符号,写出征人内心的情感,开篇就十分沉重,接下“自古无长策”,道出了封建王朝社会中永恒的无奈:战争不可避免,征人离家远行,边塞之苦没有尽头。在环境恶劣的陇头,诗人夜不能寐,内心孤苦凄凉之感完整地展现在了读者的眼前。

王建《陇头水》:

陇水何年陇头别,不在山中亦呜咽。征人塞耳马不行,未到陇头闻水声。

谓是西流入蒲海,还闻北海绕龙城。陇东陇西多屈曲,野麋饮水长簇簇。胡兵夜回水傍住,忆著来时磨剑处。向前无井复无泉,放马回看陇头树。

自古以来,征人戍客在陇水旁、陇山上呜咽悲凉,征人未到陇头听闻陇水声不禁产生了即将踏上征程的迟疑,前路杳远,不知有何种命途。想起有人说过或西流入蒲海,或北绕龙城,屈曲的陇地,潺湲的流水,荒凉的塞外之地,又增加了一些恐惧。接下来写胡兵出没,战争不断,体现出陇地的紧张气氛,征人放马回看陇头,映衬出此程艰险,前途未卜的内心漂泊无依之感。

《陇头歌辞》: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朝发欣城,暮宿陇头。寒不能语,舌卷入喉。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运用比兴的手法,以陇头流水幽咽之声起兴,流水本属无情之物,用“幽咽”移情于物,表示河流在冰层之间呜咽,像是人在哭泣,把情感加在无情的流水之上,从水声引发诗情,衬托出游子凄凉伤感的情感。后两句直抒游子遥望自己的家乡,有家难回,顿时心肝断绝,思乡之情更为强烈,与前两句相呼应。

意象是主体“神与物游”的结果,不仅表现出主体的情感与审美,更是一种文化沉淀的反映。[4]陇地客观位置上的地域性特征,经过历代诗人的长期创作形成了独特的地理位置意象和气候景物意象。“陇头”是陇头诗独特的意境,承载了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的离愁乡思,诗歌运用这些意象给原本苦寒的诗歌氛围平添了几分凄凉哀伤,使诗歌内涵更加丰富,感情更加充沛,艺术技巧更加成熟,文化意蕴更加深厚。诗词意象的形成,是由诗人们所处环境的可意象性决定的。所谓可意象性是指区域地理环境中所蕴含的,对任何观察者都很有可能唤起强烈意象的特性。[5]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乐府诗集》中所选诗作,有大量吟唱陇头山川风物和人文故事的作品。但是,创作诗人大多是借乐府旧题《陇头水》发端,本人并没有到过陇头本地,对陇头边塞的感知多有主观想象的成分,诗中所咏风物、所绘征战生活多系想象或传闻,出自诗人的虚构。虽然诗人无法从戎戍边,直接切身感受陇头景象,风云霜雪,但他们用自己的艺术想象丰富了诗歌内容,扩大了诗歌的文化意蕴,为陇地创造了独特的文化意味。如陈后主《陇头水》二首(其二):

高陇多悲风,寒声起夜丛。禽飞暗识路,鸟转逐征蓬。落叶时惊沫,移沙屡拥空。回头不见望,流水玉门东。

以景为主,情景交融,首联先写陇头悲风,寒冷彻骨的景象,颔联、颈联写陇地边塞之景物,禽飞鸟转,落叶移沙的恶劣天气环境,尾联写征夫回首四顾一派凄凉的景象,流水东去,苍野茫茫,从而表达出作者凄婉哀伤之情,诗风萧瑟凄苦。

徐陵《陇头水》:

别涂耸千仞,离川悬百丈。攒荆夏不通,积雪冬难上。枝交陇底暗,石碍坡前响。回首咸阳中,唯言梦时往。

诗歌抒写了陇头奇险的山川,恶劣的自然环境,用“千仞、百丈、不通、难上”等词语渲染了陇头凄凉愁惨的气氛,通过惨淡意象的抒写,烘托出作者回首咸阳,内心悲苦难耐的心情。

“陇头”和“陇头水”在人们世代吟咏下形成了具有深厚艺术传统、象喻思乡凄凉苦寒的文化符号,千百年以来承载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离愁乡思,陇地也成为人们抒发苍凉凄绝情怀的一方净土。陇头诗是历代诗人智慧的结晶,在中国古典诗歌创作过程中具有经久不衰的传统,在历代诗人的创作中,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也积淀着大量的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艺术符号。因此,陇头诗必将成为我国古典诗歌史上的一颗耀眼闪亮的明星和一座记述边塞历史的伟大丰碑。

参考文献:

[1]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311.

[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20.

[3] 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M].杨淑华,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52.

[4]王晓玲.汉魏六朝诗文中的“陇首”意象及其文学意蕴[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42.

[5]李智君.诗性空间:唐代西北边塞诗意象地理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4,(6):109.

猜你喜欢

苦寒边塞流水
相见欢·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感
流水
观菊赏鹦有怀
咏棕树
苦寒伤阴与坚阴之探讨
流水有心
苦寒吟
边塞饮酒记
梦回边塞
前身寄予流水,几世修到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