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的对比分析

2018-01-28刘大壮辽宁省大连辽渔医院辽宁大连116113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9期
关键词:锁钉交锁髓内

刘大壮 辽宁省大连辽渔医院 (辽宁 大连 116113)

股骨骨折主要由火器伤、辗压、车祸以及重物砸压等外伤性因素所引发,若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很有可能会造成深部感染、神经及血管损伤、骨不连等并发症。本次实验研究选取股骨骨折患者54例,分别采用钢板内固定与交锁髓内钉两种治疗手段,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纳入本次实验研究的全部54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男15例,女11例,平均年龄(35.7±7.7)岁,其中包含高空坠落伤患者6例,打(砸)伤患者5例,摔伤患者4例,交通事故伤患者8例,其他伤患者3例;观察组男16例,女12例,平均年龄(36.2±7.3)岁,其中包含高空坠落伤患者6例,打(砸)伤患者4例,摔伤患者5例,交通事故伤患者9例,其他伤患者4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钢板内固定治疗,调号患者体位至仰卧位,为患者提供插管静吸复合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以骨折位置为基准,打开15cm左右的纵行外侧切口,充分暴露骨折端,清除软组织。在C形臂透视的指导下完成复位处理,将骨膜剥离后于外侧旋转锁定钢板并逐个钻孔攻入螺钉。患者完成手术治疗后及时冲洗创面,逐层缝合手术切口。

观察组患者采取交锁髓内钉治疗,麻醉方位与体位参照对照组,完成常规消毒处理,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需要事先清仓软组织。作长约6cm的手术切口于大转子向近端,暴露骨折位置,安放好导针后使其穿过梨状窝至略低于小转子水平;以导针完成扩髓处理,大于髓腔直径约1mm左右;在对位对线满意的情况下插入髓内钉,将远、近两端的锁钉进行固定。完成手术治疗后利用生理盐水对创面进行冲洗,留置负压引流管,逐层缝合手术切口。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通过SPSS18.0软件分析相关数据,通过例数和百分比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在对组间资料进行对比的过程中,组间通过χ2值来进行检验;以±s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组间通过t值来进行检验;在P<0.05的情况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

对照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54.3±25.1)mL,平均手术时间(96.6±17.7)min,平均术后引流量为(97.7±8.1)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4.7±1.5)d,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34.4±8.7)周;观察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41.4±11.1)mL,平均手术时间(64.7±12.1)min,平均术后引流量为(60.1.7±6.9)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0.0±1.9)d,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21.1±7.7)周,组间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

对照组完成手术治疗后出现2例膝关节疼痛患者,2例感染患者,4例固定松动患者,并发症人数共计8例,共出现30.8%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完成手术治疗后出现1例膝关节疼痛患者,1例感染患者,1例固定松动患者,并发症人数共计3例,共出现10.7%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临床医学应对股骨骨折疾病主要采取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随着我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交锁髓内固定已经成为治疗该疾病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交锁髓内钉属于中轴线固定的一种,具体措施为中央型平板式固定,几乎不存在固定后弯曲应力方面的干扰,不会对肢体生物学造成严重的影响,与生物学固定原理相契合[1]。在完成远、近两端固定后,针、骨、锁钉之间的整体性较强,能够避免出现骨折短缩等不可以伤害,进而起到防止旋转、控制骨折移位等效果,具有良好的力学稳定性。患者在完成手术治疗后能够于早期承担负重,进行功能锻炼,对于各种不稳定型骨折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比于交锁髓内钉治疗方法来说,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点[2]:①严重损伤周围软组织,切口较大,对骨折位置的正常血供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不利于骨折的快速愈合;②需要在对一部分骨膜进行剥离处理之后才能够进行钢板固定,对骨折端血运造成影响,增加骨不边以及骨延迟愈合的概率;③于骨膜内侧放置钢板,钢板与骨皮质之间紧密贴合,使骨膜血运造成破坏。交锁髓内钉治疗技术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带锁,能够避免出现移位、旋转等问题;②防止出现骨折端的应力遮挡问题;③术中软组织、骨膜剥离少,对正常血运不会造成严重影响;④不需要外固定,功能恢复快;⑤能够有效控制术后感染率。

髓内钉治疗技术虽然有着许多方面的优点,但仍然需要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进行严格的控制,比如内固定失败、延迟愈合、感染、锁钉断裂、神经损伤、脂肪栓塞以及肺栓塞等。手术医师需要对该疾病技术的缺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适应证并对治疗方案进行周密的计划,对髓内钉的精细进行合理的选择,禁止暴力手术。患者手术治疗后,医护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在形成骨痂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负重锻炼,将远端锁钉及时拔除,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抗炎治疗,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3]。为了确保患者在完成手术治疗后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康复,医护人员还需要加强患者的用药护理,将各种药物的使用方法、使用时间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向患者进行一次全面的介绍,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为减轻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医护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争取患者对于治疗与护理工作的支持,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健康环境,改善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体验。

经调查研究发现,纳入本次实验研究的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0.7%和30.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患者术中、术中各方面的指标明显较优(P<0.05)。调查研究结果提示,相比于钢板内固定治疗法来说,交锁髓内钉治疗手段能够有效加速患者骨折愈合,同时也能够对手术创伤进行严格的控制,具有术后恢复快、术中出血量少以及创伤小等方面的特点。

[1]林琳.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的对比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9):66-67.

[2]孙建强.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2):68-69.

[3]李小龙.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股骨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6):37-38.

猜你喜欢

锁钉交锁髓内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对照分析
新型锁定交锁髓内钉固定在胫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远端是否锁钉疗效比较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交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的临床观察及并发症分析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